cover of episode Ep66 文献剧、戏剧构作和后戏剧剧场

Ep66 文献剧、戏剧构作和后戏剧剧场

2024/7/11
logo of podcast 这是真的么IsThisReal

这是真的么IsThisReal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年是见学暑校的10周年,除了《风暴之眼》的第二轮演出,我还在准备一个婴宁参演的文献剧,叫做《记忆的衲线》。在做前期的案头工作之余,我采访了李亦男,向她求教了一系列我自己对于文献剧、戏剧构作以及后戏剧剧场的一些疑问。 李亦男曾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戏剧系,2008年开始,她在中央戏剧学院陆续开设了戏剧构作和当代西方剧场等课程。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文献剧和戏剧、传统戏剧的差别,戏剧工作与导演、演员的关系,以及德国剧场独特的反思性和后戏剧剧场的衍生以及发展,还有文献剧和真实、现实的关系。 在这次聊天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喜好创作文献剧的她,有着强烈的想要让普通人在公共空间中诉说的愿望。这离开了以传统意义上追求美,或者作为美的追求的中产阶级市民戏剧,来到了更加广阔的一个社会空间。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和美都可以放到我们口袋的时代,剧场到底用来做什么?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思考。 ——曹曦 Shownotes** 为什么我对文献剧特别感兴趣 在我看来drama是被提升和美化过的现实 相对于文学,直接读文献更过瘾 历史总是由掌权者写就,因此留下普通人的故事更宝贵 用剧场的形式展现文献,观众能给你现实的回应 如果不特意创造机会,人们直接交流的能力也会失去 “在场”并与其他人分享同一个时空越来越难得 后戏剧剧场在今天是自然的一个选择 document与documentation 技术的变革会让戏剧消失吗? 在剧场里使用新媒介可以反思新媒介本身 布莱希特的启示:跳出集体感性,对自我进行理性注视 在剧场中可以同时拥有感性和理性 戏剧构作是个什么样的岗位? 要成为一个好的戏剧构作,首先需要对世界有广泛的知觉 创作文献剧的过程也是一个反观自我的过程 怎么看待文献剧创作中的主观与客观 不把虚构的能力集中在剧作家一个人身上 德国的「应用剧场艺术学」与英美applied drama完全不同 在中国实践这类戏剧最大的困难是学生对他人不感兴趣 文献汇集让孤立的个人相互看见

△李亦男在维也纳大学 本期主播** 李亦男 | 文献剧导演、戏剧构作、大学教师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嘉宾介绍 **  李亦男 ** ** 李亦男,文献剧导演、戏剧构作、大学教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文学专业(本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硕士)、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硕士、博士)。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戏剧系、慕尼黑大学戏剧系任教。2008年起任教于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课程:《当代西方剧场艺术》、《戏剧构作概论》、《戏剧构作实践工作坊》等。** 主要学术出版物:《当代西方剧场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戏剧构作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后戏剧剧场》(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17)。** 主要剧场创作:《有冇》(2015)、《水浒》(2017)、《黑寺》(2017)、《北京地貌》(2018-2021)、《中国地貌》(2020-2021)。** 2023年起任教于维也纳大学,教授课程:《剧场作为方法》。** 延伸信息**** 文献剧(Documentary Theatre)**** 文献剧是以真实事件、历史档案和口述历史为素材,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出真实的人物和故事。这种戏剧形式追求历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经验进行深刻反思。** 文献剧的核心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对于历史(曾发生过的事件)的认识与再现。德国当代文献剧戏剧构作凯•图赫曼(Kai Tuchmann)将文献剧理解为一种“对于历史的另类书写”方式。这是与社会权力结构紧密相连的主流历史叙事(如学校历史课本、电视等主流媒体中播放的历史纪录片等)相对而言的。这种剧场形式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剧”之间的重要区别是:不是要演出(Enactment)某种历史材料本身,而是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再现(Re-enactment)。** 《我在北京送快递》 ** 由胡安焉创作的非虚构作品集,2023年出版。该书收录了胡安焉十余年间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多地,前后从事的19份工作经历回顾。从酒店实习服务生,到面包店学徒、便利店店员,胡安焉以近乎摄像机般的敏锐捕捉下了打工经历中的“悬浮”时刻。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细致描述自己的打工生活,并不时跳出叙述的框架,对自我意识的变化和内心活动进行剖白。 “胡安焉把自己的劳动现场作为写作素材,让公众看到了一个群体的生活境况。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也认识了一个名为‘胡安焉’的人。他的文字简练、精确,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他小心选择字词,谨慎分辨高傲与孤僻。他没有什么腔调、立场,也没有什么急着要倾泻而出的情绪、见解。他只是很安静地在生活,这和他的经历、所处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反差。”(第九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提名词) 《跑步穿过中关村》 **

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写作的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2008年。本书由三个相互关联的中篇小说组成,单篇分别塑造了一个引人注意的人物:卖盗版光碟的敦煌、办假证的边红旗与靠经营小书店过活的王一丁。这三个彼此关联的虚构故事共同描摹和编织出北京边缘人物的生活与命运。 《后戏剧剧场》

德国著名剧场学家汉斯·蒂斯·雷曼1999年的划时代力作,中文版译者李亦男。书中包括:戏剧剧场的操作秘密、布莱希特之后的剧场、“纯粹戏剧”与“非纯粹戏剧”、剧场艺术与行为艺术等内容。雷曼用“后戏剧剧场”这一术语,涵盖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欧美剧场艺术中的一种彻底的变革趋势。这种趋势反对以模仿、情节为基础的戏剧与戏剧性,反对文本之上的剧场创作结构方式,强调剧场艺术各种手段(文本、舞台美术、音响音乐、演员身体等等)的独立性及其平等关系。雷曼列举了大量案例,系统性地总结了后现代戏剧的普遍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人们看到,在现代之后,戏剧的发展并非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而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贝托尔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布莱希特一生经历了德国政治体制的巨大变迁,尤其纳粹上台后被迫流亡了15年。这让他终身对政治敏感,并影响了自身的戏剧观。他反对戏剧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投射,而是要让观众与舞台作品疏离,并作出理性的反思,即实现一种“间离”效果(也被称作“陌生化效果”)。本雅明曾评价布莱希特“他成功地改变了舞台与观众、剧本与演出、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功能关系。”。在本次聊天中 ,李亦男导演提到在剧场中可以同时拥有感性与理性,她认为布莱希特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跳出集体的感性,抵达一种更高的理性注视,这种自我观看可以同时发生在演员与观众身上。 《黑寺》**

李亦男导演、Kai Tuchmann戏剧构作的文献剧作品,于2017年上演。 《黑寺》是一个声音剧场作品,以声响采录、音频拼贴与现场演奏/演唱构成一种空间装置。该剧仅使用声音媒介做文献剧,而放弃视觉、文本等手段,从而探索“表现”(representation)的边界及剧场的边界。 △文献剧《黑寺》剧照 《黑寺》内容上展现的是昌平区白庙村拆迁中普通居民的体验和感受。在长达10个月的创作过程中,李亦男导演带领剧组成员在白庙村进行了采访调研,并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收集所谓“纪实”性素材的过程中,创作者愈发感受到作为调研者的“主观性”与所收集材料的“客观性”之间的张力。在主观视角下拼贴的客观材料是否能够反映“真实”?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延续至今。(参阅《表现的边界——谈文献[?]剧〈黑寺〉的创作》,李亦男,发表于《广东艺术杂志》2017年11月刊) 《记忆的衲线》**

《记忆的衲线:历史、戏剧和我》是由曹曦导演,以中国教育戏剧的重要推动者、剧作家李婴宁女士的个人经历为线索创作的文献剧。该剧将由李婴宁女士亲自上台讲述她的个人经历,并配以照片、书信、影像等文献,描述她所亲历的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社会变化以及戏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进。作为庆祝见学暑校十周年的剧目之一,《记忆的衲线》将于2024年8月10日在北京·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风暴之眼》二轮演出

2024年8月1-3日 将于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购 票 通 道 ▼ **后期 |曹曦 编辑|徐海星 音乐丨Blue Beings by Tamuz De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