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本期ITR节选自2020-21年由戏剧导师曹曦带领的见学线上年课《意义的层次:戏剧教学的核心途径**》。) 曹曦在两年前开始接触到关于「创伤」的概念,过去它仅仅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内,并且在这些范围中往往都比较个人化。而在经历了疫情之后,「创伤」作为一个心理学或生理学的概念,应该被教育工作者熟悉。但是「创伤」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化创伤修复的过程,其中还涉及到很多其他非常具体且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专业素养。本期ITR我们将会谈到「创伤」这个概念,更多的是先从创伤本身出发,然后再将它嫁接到戏剧,并思考如何应用到教育戏剧教学当中。 【本期预告】 • 疫情之后创伤与教育的关系 • 创伤概念的泛化以及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 创伤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那些不好的事 • 创伤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观点 • 童年的创伤并非都因为缺少爱 • 与自我割裂的影响 • 依恋关系对于理解创伤的帮助 • 真实感与依恋关系的二元关系 • authentic和real的差别 • 连接比积极和正确重要 • 适应反映对于文化生活的后果 • 战或逃以及僵直不动的生物-心理现象对于理解创伤的帮助 • 我们生活在一个出神的文化里 • 人们对于科技的成瘾并非完全是科技的错 • 创伤性体验与神经多样性的关系 • 卡塔西斯效果的社会功能 • 古希腊人如何看待剧院的责任 • 老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样重要 • 戏剧不是治疗 【本期主播】 曹曦丨编剧、导演和戏剧导师 后期|曹曦 编辑|绿裡 【延伸信息】 Lost Connections: Uncovering the real causes ofdepression and the unexpected solutions Johann Hari所著的一本探讨抑郁症的书籍。该书用大量的采访和实例,探索了焦虑和抑郁行为的九个成因。其中提到了“脱节”(disconnections)现象对于该症状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重新建立连接(而非仅仅通过处方药)来获得修复。
埃克哈特·托利** 曾被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灵导师,是一位在精神和心理领域的作家和演说家。出生于1948年的德国,托利用一种简明的语言讲述人类如何摆脱痛苦,并达到平静。他的著作有《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当下的力量》等。 欧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是一位美国社会学理论家,代表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精神病院》和《污名:管理受损身份的笔记》。高夫曼的理论深刻影响符号互动论的发展,开展拟剧论的研究途径,他对日常生活社会学、社会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社会组织(框架)、社会污名和全控机构等的研究极具影响力。 战或逃反应** (Fight-or-flightresponse)是一个生理-心理学的名词。由1929年美国生理学家怀特·坎农提出,其发现动物机体面对威胁时通常会激起神经和腺体的反应产生应激(压力),使躯体做好防御、挣扎或者逃跑的准备。后来,这一反应被认为是脊椎动物以及其他生物应激反应的最初阶段。不同的荷尔蒙雌激素、睾酮和皮质醇都会影响人们如何对压力作反应。 彼得·莱文** 莱文博士拥有生物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双博士学位,是身体体验疗法的创始人的发展者,在压力和创伤的研究和治疗方面拥有50年经验。由于对躯体性心理治疗的原创性贡献,莱文博士于2010年被美国躯体性心理治疗协会(USABP)授予终身成就奖。他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减压顾问,参与了航天飞机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同时也是全球性事物专案组机构的社会责任心理学家成员,为大型灾难事故和种族及政治战争提供咨询。
解离** dissociation指的是在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的功能上的崩解。起因通常是极大的压力或极深的创伤。包括相当广泛的经验,从与周围环境的轻微情感分离,到与身体和情感体验的更严重分离,不等。所有解离现象的主要特征都涉及与现实的分离,而不是精神病中的现实丧失。(维基百科) 爱丽丝.米勒**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其重要作品《幸福童年的秘密》解开了几乎一整个世纪对于儿童受害和早期逆境的研究。米勒定义了诸多(而且普遍认为可以接受的)(如打屁股)“毒性的教育”。在她的著作《天才儿童的悲剧》中提出了儿童创伤如何塑造人格和个性,以及它对于抑郁症的影响。 卡塔西斯效果** katharsis或catharsis基本可以被直译为“净化”。据说最早来自古希腊的医疗手段,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多用此概念描述一种涤荡灵魂的震撼,但在传播过程中,此概念的定义变得模糊不清。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宣泄了观众的怜悯或恐惧,后人也基本认可这一种定义。
【收听方式】 您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搜索「这是真的么IsThisReal」,订阅并收听我们的节目。也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这是真的么IsThisReal」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