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over of episode 生滚粥 9:在难以返乡的当下,思考地域身份和流动性(张倍瑜 对谈 陈柏麒)

生滚粥 9:在难以返乡的当下,思考地域身份和流动性(张倍瑜 对谈 陈柏麒)

2021/1/26
logo of podcast Rolling Congee - TIMES MUSEUM

Rolling Congee - TIMES MUSEUM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进入2021的开端,我们对正常流动的渴望因为最近的“返乡核酸证明”又被再次抚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和每一个地方的关系,无论这个地方是当下的附近,真正意义上的家乡,还是你曾经的所到之处。 这期“生滚粥”我们邀请到去年10月在“口岸联盟”中和我们同行的张倍瑜和陈柏麒,以地域身份和流动性为起点打开了很多话题:比如说,将广府、潮汕、客家这三个颇具广东特色的地域身份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段中,可以看到怎样的演变轨迹?国家在身份塑造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说身份就是一堆随身携带的名片,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如何使用它们?今天的乡村或地方,需要怎样的“乡绅”?附近与远方,本土与世界是不是一组不可调和的二元关系?对于策展人和学者来说,必然的流动性是否也会带来自我怀疑?艺术圈、艺术圈、各种圈,圈内外是否应该有更多的交流? 播客的最后,“生滚粥”透露出了其学术为体,美食为用的真实内涵,不仅带货咖啡奶茶,还谈到了潮州肠粉和广式肠粉的恩怨情仇,请大家一定要等到彩蛋哦! 嘉宾介绍 张倍瑜,曾任澳门大学历史博士后,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东南亚华人文化史,民族音乐学、全球史和冷战史。 陈柏麒,持续处于过渡状态中的研究者和写作者。 时间轴: [01:26] 柏麒和倍瑜各自的研究兴趣以及接下来的计划。 [07:44] 身份认同往往是情景化和策略性的,每个主体有很多身份认同 [13:20] 流动跨域的地域文化认同,与国家民族的认同是相伴而行的;地域的文化认同具有包容性跟灵活性,可以去适应所有国家对它的诉求 [14:34] 对项飙提出的“乡绅”的批判意识,如何启发了柏麒回归乡土的实践 [15:55] 当我们重新理解乡绅的时候,需要思考乡绅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 [23:03] 潮汕洋楼彰显了在特定历史阶段里潮汕人的来往和创造,今天看待潮汕洋楼的眼光是被放置在目光的历史中的; [29:08] 流动性给予文化活力,文化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在当地吸取资源跟灵感来创新,文化不是纯正的,文化认同也不是纯正的 [31:36] 如何理解华侨、华人和海峡华人的区别 [42:12] 边境之所以为边境,是因为它允许人们通过。 [47:02] 后疫情时代,流动不再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本的象征,反而成为了需要被隐藏的经历。 [48:46] 人类学的公共性是一个迫切要摆上台面的问题,而艺术的领域所思考的公共性问题,或许可以和学界有更多交流 [50:12] 艺术圈的决策者不敢提出争议性的问题,艺术行业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在和和美美的状态下运行 [54:00] 彩蛋之美食漫谈:潮汕的奶茶、咖啡、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