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015 阶级感 ‖ 你所说的阶级只是幻觉

015 阶级感 ‖ 你所说的阶级只是幻觉

2024/5/23
logo of podcast cake and

cake and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一期播客,cake和and反复录了很多次,总觉得在阶级面前,个体是那么的无力,只有认命才能获得内心平静。然而,内心里另一个声音又告诉自己,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阶级感的起源

00:11 说到阶级,cake最先想到小时代里的纸醉金迷,而and想到的是“我奋斗18年才和你一起在星巴克喝咖啡”

00:33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阶级的时候并没有深究阶级究竟是什么,与其说我们在谈论阶级,不如说在谈论阶级感。而触发每个人阶级感的事物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对有的人来说,小时代才能触发阶级感,但对于有的人而言,一杯星巴克就够了。

02:07 and回想小时候一起住弄堂的小伙伴,如果硬要说有等级秩序的话,也完全不依据家庭背景。不过稍微再大点的时候,父母语焉不详的叮嘱and不要和xx一起玩

05:25 and去父亲的朋友家做客,父亲的朋友事业很成功,资产雄厚,去之前父母会郑重叮嘱and要乖,不要做丢人的事情。因此,无论and如何好奇想要尝试,都因为害怕出丑丢人说自己不要或者不喜欢

09:33 cake和国外读书的小伙伴假期一起玩,父母没有任何提醒,也不觉得有任何特别

11:02 从原初创伤的角度心理分析,如果孩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对秩序的过程不是来自于自发的实践,而是来自于父母人为构建,孩子极其容易形成难以挽回的劣等感。这就是“阶级感”的起源

11:50 差异不等于等级,差异就只是差异。差异是肯定性的,而等级是否定性的。事实上,阶级感的形成恰恰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肯定差异,以差异为耻,因而走向了既定的等级秩序之中

12:30 and回忆第二个阶级感的体验。在中学,很明显能感觉到老师对于成绩最优秀的同学和成绩一般的同学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同样是偷偷踢足球,and会被拒绝进入教室,但是优秀的同学则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15:20 上学阶段,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很大程度是被老师直接影响,而不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碰撞而来的。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实际面临着两种秩序的碰撞。可悲的是,绝大多数情况是个体放弃自发秩序而向外部秩序臣服,甚至走向反动,自我正当化这种本质属于外部强加给个体的秩序

🔴阶级感的自我循环

16:48 最本质的成因是面对差异选择了否定而非肯定,而之所以选择否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个体独立感知和认识差异之前,外界就给这种差异给出了规定,通常是某种强制的排他性和人为设置的各种认知壁障。这就是阶级感的客观来源

18:55 在客观来源的基础上,出于规避创伤的心理驱力,自我会不断否定和自己有着所谓的“阶级差异”的事物。一旦自我走向某种极端的心理防御,自我更新的大门就彻底关上了。

20:30 《美丽新世界》——警惕别人给你灌输阶级观点“鲜花和书本是有害的”

🔴跨阶级的互动

21:11 and本科的外籍同学和他分享了很多自己从未想象的事情,虽然当时身上还残留着过去的物质,会存在自我否定和劣等感,但是and依旧选择去接触和尝试。

24:20 《回归故里》的作者迪迪埃·埃里蓬父亲去世后,朋友劝他回家时说,至少遗嘱公开的那一刻,你本人需要在场。但对于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他而言,根本就不会有任何遗嘱。

26:00 cake的朋友接受了cake的善意,但是内心充满了愧疚感。最后不想再租cake家房子的时候对cake说,我觉得你好像什么都不缺。

28:05 因为阶级感的存在,处于下位的人没办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口,即使这种想法再怎么真实和直接。预设的阶级秩序在一开始就剥夺了下位者的声带。而另一方面,下位者通过对上位者之所以上位的无差别的合法性质疑,对上位者亮出獠牙。跨阶级的交往,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血淋淋的。

30:28 我看到了不同阶级的我们之间的差异,我肯定这种差异,并坚信这些差异构成的自我是有价值,可能周期很漫长,但总有一天我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31:30 跨阶级的互动往往伴随着说不出口的痛苦和伤害

32:00  《回归故里》的作者写道:一对朋友,就是两段社会史试图共存的过程,有时在一段关系的发展中,即便它很短,也是在阶级“习惯”的惰性作用下的两个阶级之间的相互伤害。即便他们对彼此的态度和话语并不具有很强攻击性,也没有故意想要伤害对方,上述事实依然成立。

35:24 肯定差异,勇敢地接触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可能伴随着阵痛,但是收获的是全新的自我。

38:13 如果交“门当户对”的朋友,那友情就沦为了一场盛大的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