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资治通鉴第四辑 226-230

资治通鉴第四辑 226-230

2024/11/29
logo of podcast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

People
熊义
Topics
本集主要讲述了汉宣帝时期,在霍光死后,宣帝如何逐步清除霍氏家族对朝廷的控制,以及在此过程中进行的政治改革。具体包括:废除富丰制度以疏通信息渠道;设立中书部门以制衡尚书,加强皇帝对信息的掌控;通过调整郡太守的任期,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对丞相梅贤的“起骸骨”事件的分析,探讨了汉代退休制度的雏形。此外,还讲述了宣帝时期与匈奴的关系变化,以及宣帝如何处理朝中各种政治事件。 本集详细分析了汉宣帝的政治策略,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削弱霍氏家族的影响力,同时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治局势。宣帝的改革措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体现了其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同时,本集也探讨了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官员的任免制度和退休制度的雏形,展现了汉代政治制度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宣帝会采纳魏相的建议废除副本制度?

废除副本制度可以让宣帝直接看到上书内容,避免霍光通过拦截副本控制信息流通,从而削弱霍氏家族对朝廷的控制力。

霍光主政时期,宣帝为什么只能看到霍光愿意让他看到的内容?

霍光要求所有上书必须一试两分,正本和副本一并送到上书处,霍光通过查看副本决定是否让宣帝看到正本内容,从而控制了宣帝的信息来源。

魏相的建议如何改变了上书的流程?

魏相建议废除副本制度,上书只需提交一份正本,虽然正本仍可被领上书室的大臣查看,但不再需要副本,减少了霍光对信息的控制。

霍山在看到弹劾自家的上书时会如何应对?

霍山会拦截这些上书,不让宣帝看到,以保护霍氏家族的利益。

宣帝后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削弱霍氏家族的控制?

宣帝下诏让群臣得奏封市,尚书可以密封,只有皇帝本人才能拆看,霍山无法再偷偷拆看,从而进一步削弱了霍氏家族对朝廷的控制。

汉朝政府的组织结构中,丞相的实际权力如何?

丞相名义上是政府领袖,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只是替罪羊,真正的权力掌握在御史大夫、太尉或大司马大将军手中。

尚书和中书部门在汉朝政治中的地位如何变化?

尚书和中书原本是皇帝的秘书处,地位较低,但在霍光主政期间,尚书部门变得重要,霍光死后,中书部门崛起,成为皇帝的贴身直属,逐渐演变成咽喉岗位。

宣帝如何通过赏赐来争取官员的支持?

宣帝每五天听取一次汇报,对表现出色的官员厚加赏赐,以此激励官员尽职尽责,并通过赏赐买人心,增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宣帝对郡太守的重视反映了什么?

宣帝认识到郡太守的任期长短直接影响地方政治的稳定,只有当郡太守有较长的任期,百姓和基层官吏才会信任并服从他的教化。

宣帝立刘氏为太子后,霍光夫人的反应如何?

霍光夫人对此非常不满,认为刘氏是宣帝当平民时所生,不应立为太子,甚至气得吃不下饭,大口吐血,认为宣帝欺人太甚。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宣帝为削弱霍氏家族权力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包括废除富丰,下诏让群臣奏事封缄,以及中书部门的崛起。最终,这些策略导致了三省六部制的萌芽。
  • 宣帝废除富丰以改变信息渠道
  • 下诏奏事封缄架空尚书部门
  • 中书部门崛起,成为皇帝的贴身直属部门
  • 三省六部制的萌芽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 欢迎来到熊义讲头 资质通鉴 第四季上一讲谈到魏相给宣帝出的主意是废除富丰 宣帝深以为然 马上就让魏相挤失中了也就是说魏相变成了内朝官 是宣帝身边的亲信 方便推行既定方案那么问题是 废除富丰而已 到底能管多大用呢

先前霍光主政的时代,不管任何人给皇帝上书,必须一试两分,一个正本一个副本,正本和副本一并送到上书处,领上书室的大臣,也就是霍光拆开副本查看,如果认为不合适给宣帝看,就连同正本一并搁置,所以宣帝只能看到霍光愿意自己看到的内容。

魏江的建议,如果付诸实施的话,那就意味着上书的人不需要腾写副本了,而只要上报一份正本,这份正本按照惯例的话并不会被密封起来,领上书室的大臣依然可以看到内容。

现在领尚书室的大臣既有张安氏也有霍山那么我们假想一下如果霍山看到有人尚书弹劾自家人他会怎么办呢当然他会从中作梗直接把这份尚书拦截下来不让宣帝看到

霍山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所以仅仅废除富丰还不足以达到魏相所希望的让信息渠道变通畅的目的从后来的事情推断魏相给宣帝出的主意远不只有废除富丰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循序渐进的组合拳要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一步步清除霍氏家族对朝廷的控制力

宣帝很快就会下诏让群臣得奏封市也就是尚书可以密封只有皇帝本人才能亲手拆看霍山啊就算想偷偷拆看但宣帝呀惊得很会派中书令把封市取走根本不给霍山机会而这就相当于把尚书部门架空了

我们看汉朝政府的组织结构高级官员合称三公九卿政府领袖名义上是丞相但很多的时候丞相只是一个吉祥物甚至比吉祥物还不如一来什么天灾人祸就拿丞相当替罪羊借以民间的不满情绪有个宣泄的渠道

实质上行使丞相权威的有时候是御史大夫有时候是太尉或者是由太尉演变而来的大司马大将军然而在霍光主政期间尚书部门忽然变得特别醒目而霍光一死忽然有一个中书部门插手进来让领尚书室的高官图换奈何

但这个上书部门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处是少府的下属机构职责呢仅仅是收发文件而已按说随便找几个阿妈阿狗都能胜任每天从各个渠道递交上来的文件确实有可能太多了而且我们已经领教过汉朝人写奏书的风格很会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皇帝如果都要认真看认真处理的话确实吃不消

那么秘书们为皇帝分忧,对所有奏疏做一次筛选,无关紧要的东西就不劳烦皇帝费脑子了,这也没什么不对,但问题是到底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判断标准太主观了。

另一方面密疏人微言轻没有什么存在感一般来说呀奏疏不会针对他们发出弹劾但如果由朝廷重臣领上疏试问题马上就会凸显出来

原先的制度设计还有上官杰和金密迪他们可以和霍光形成制衡结果却变成了霍光一个人领尚书室这就意味着他就算再怎么胡作非为引发了成千上万的弹劾也可以轻松弹压得住所以朝廷重臣一旦领尚书室就完全可以只手遮天了

宣帝用来制衡尚书的中书部门是五帝时代的产物五帝把集权程度搞得很高为了方便自己发号示令离自己最近的人自然就成为了传声筒离皇帝最近的人当然就是宦官了宦官当中有文化的就被任命为中书业者令简称中书令

中书部门名义上和尚书部门一样都是少府的下级单位,但实际上是皇帝的贴身直属。现在我们从后光和宣帝的政治运作当中,清晰看到了尚书和中书这两个原本地位很低,毫无存在感的小部门是怎么演变成咽喉岗位的。

后来唐朝搞三省六部制以三个省也就是三个中央衙门来切分相权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最高长官分别是尚书令中书令和世中三省的职权合在一起约等于一个汉朝的丞相

而这三省的名称和长官的头衔都是从汉朝来的,原本都只是汉朝皇帝的贴身小秘书,小跟班,现在我们在宣帝执政期间看到的就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

在霍光过世的这一年,宣帝一方面麻痹着霍氏家族,一方面积极投身政务,当然也不能太积极了。所以宣帝的做法是每五天听取一次汇报,自丞相以下各自报告自己的本职工作,凡是表现出色的,宣帝都会厚加赏赐。我们怀着小人之心来看,宣帝大手大脚的赏赐应该不乏要买人心的意图。

要满人心的话首先要争取见面机会面对面做沟通人与人之间很多隔阂负面情绪往往只要一见面一沟通就能缓和不少见过面有过沟通之后自然就会发现对方也是跟自己一样的是有血有肉有苦衷的人

而越是见不到面无法做直接有效的沟通就越是容易把对方想成坏人甚至魔鬼只要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看得出宣帝的这一步走得非常成功宣帝啊出身民间对民生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对于怎样执政真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认知

《辞职通鉴》描写宣帝这一时期的各种历经图制,出处是汉书宣帝记,但是汉书宣帝记的记载过于大而化之了说宣帝让群臣可以奏风势,也就是可以给自己写密信,宣帝因此了解下情,于是上下相安,各级官员都很尽职尽责

但我们从常识也能知道任何拨乱反正的事业都不可能这么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有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过程当中少不得要有九九八十一难所以《辞职通缉》的这一段记载我们最好把它当成对宣帝执政风格的一种总括

核心有三点,一是寻民则实,对各级官员不但听其言而且观其行二是注重司法公平,三是在各级官员当中格外重视郡太守前两点并不稀奇,但宣帝对郡太守的重视心态应该是从民间生活经验当中得来的

常规的认识是只要郡太守称职是个青天大老爷各地百姓就容易安居乐业国家因此才可以欣欣向荣但宣帝认识到这个因果关系其实并不成立就算太守大人再怎么清正怜悯爱民如此但只要任职时间短或者任职时间不确定当地的政治一样会很难搞

只有当老百姓其实也包括基层官吏都相信本地太守大人有很长的任期才不敢糊弄他才会服从他的教化先帝的这份洞见旁观者会觉得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往往当局者迷

不仅在宣帝之前甚至在宣帝之后很多世代朝廷对地方官的任期往往都不重视在司马光的时代这个问题就很突出地方官特别没地位一般都是中央官在政治斗争当中的败了阵被赢家赶出朝廷才会到地方任职

如果政治局势有了变化朝廷释放善意那就把他调任到离京城更近的地方做地方官反之呢就越变越远这样一看做地方官简直就和流放无异那么相应的地方官能在当地如何做事当地百姓又会怎么接受自己的父母官就只能各凭造化了

另一方面,知识分子议论地方观问题,争论的焦点总是集中在郡县制和封建制,孰优孰劣上面,却是在封建制下,贵族老爷世世代代管理自己的封地和封地百姓,对未来的确定感最强,对人的熟悉度最高。

贵族老爷大概率上不可能节则而予于更不可能关闭民法反而呢只会对底层民众有更多的恩惠以换取底层民众对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的支持再者刚刚讲过的那个人怕见面的道理在这种政治结构里面同样发挥着作用

贵族老爷和底层民众时不时就要见面时不时就要一起解决问题所以并不难形成融洽气氛而郡县制的地方官只是过客做几年就会走地方官想的是节则而愚多做政绩给自己的职场履历表增彩盘登上更高一层的政治阶梯至于当地百姓的私活当然并不是很有所谓

就这样知识分子争来争去有说封建制才是亲民政治的有说郡县制势不可挡的而凡是纸上谈兵就很容易导致极化现象双方各钻各的牛角尖越发的水火不容

只有像宣帝这样的实干家才有可能一眼看出癥结所在一刀切中肯进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没错郡县制势不可挡朝廷不可能开历史的倒车封建制呢也确实就是胜过郡县制的亲民政治结构那就

不妨折中一下好了尽可能延长郡太守的任期只要他们表现好就给足他们赏赐封关内侯都是可以的也就是说让他们虽然做的是郡县治下的郡太守但因为任期足够久所以给当地百姓的感觉更像是封建治下的贵族老爷

当然当中央高层出现了空缺岗位还是少不得调任那些表现出众的郡太守做中央官的这既是对郡太守的奖励也是对中央集权下不可逆的郡县制的必要妥协

所以在宣帝的执政期内好干部层出不穷宣帝之事号称忠心但我们不免要问一声了这就可以忠心了吗君太守做的是好是坏皇帝真的容易看清楚吗匈奴难道就不来捣乱了吗我们下一讲再见

你好,欢迎来到熊一讲头,辞职通鉴第四季这一讲我们先给宣帝第第二年收割委,看看当时的匈奴问题胡彦堤蝉鱼过世继位的是他的兄弟左贤王,这就是须履全渠蝉鱼依照匈奴的传统,新蝉鱼不仅要接掌上一任蝉鱼的权利,还要同时接手上一任蝉鱼的女人

这一回偏偏例外,须驴全渠谗于以幼大将军的女儿为大燕之,贬处了前任燕之,于是前任燕之的娘家人不干了。兄弟渠寡嫂这在汉人看来禽兽不如,而在匈奴人看来不渠才是禽兽不如。须驴全渠谗于的这种做法冒匈奴之大部位显然要惹麻烦。

当时的汉兄局势正处在缓和期这当然不是因为双方忽然都想化干戈为玉帛了而是汉帝国判断以匈奴如今的实力已经不足为虑了于是做出了一下休养生息的措施放弃了所谓的塞外诸城先前五帝积极北伐深入塞外修建要塞前面讲过的寿祥城就是这种情况

这类药材离匈奴近离自己的大本营远自然环境恶劣不但危险而且无论是自给自足还是仰赖后方补给成本都很高所幸把人都撤回来地就不要了

虚履全局谗语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开心召开高层会议准备积极搞外交重新恢复核心关系那就是在这个时候前任燕芝的父亲左大且瞿开始使坏了说汉人很狡猾以前总是使者在前边装模作样的来和谈大军呢跟在后背趁我们放松就开战要不咱们不如也用一用汉人的奸计吧

平心而论,这一季就算得逞了,最多也只是一场战术意义上的小胜利,占一点便宜而已,而在战略意义上要吃大亏的。这就像一个伤员蜷缩在角落里,默默养伤才是正经事,总不能因为看到身边的一名壮汉在闭目养神,就一手拄着拐,一手拖着吊平,冲过去抢人家的午餐吧。

这位左大且屈并没有得逞,正当匈奴大军迫近汉帝国边境的时候,忽然有三名匈奴人逃跑投敌去了,将自家人的军事部署和盘拖出,让汉军迅速进入备战状态,匈奴知道逃不到便宜,兴兴而去了。

这件事看上去充满了偶然性其实算不得多么偶然因为人一旦进入颓势就像俗话说的喝凉水都会塞牙这倒不是迷信而是因为在颓势的状态下凝聚力也好吸引力也好自然都会差了带队伍的会发现队伍不好带了单打独斗的会发现落井下石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匈奴处在运势的下行期,就连老天爷都来落井下石,降下了一次超级天灾,使人畜死亡十之六七。虽然伤成这样了,但因为先前实施了左大且屈的方案,这时候的匈奴生怕汉帝国趁火打劫,不得不打起精神,增强防御,提着十二万分的孝心。

匈奴这回倒是多虑了汉帝国还真没有震惑大捷但是曾经被匈奴收服的一支名叫西入的游牧部落看到了机会全族几千人驱赶着牲畜一路和匈奴激战终于突破了匈奴的防线归向汉帝国去了

西入到底属于哪个民族古人呢有说匈奴的有说羌族的已经无从考证了交代一下后话将来汉军大将冯凤氏征伐羌人征调的军队就有所谓入种正是帝杰二年归汉的这些西入人的子弟

帝杰二年的大事件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就该进入《慈智通鉴》第 25 卷汉记十七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从帝杰三年开始

春三月宣帝下诏隆重表彰交东国相王成因为王成在任上孜孜不倦的招来流民使得交东国申报户籍的流民多达八万余人政绩太亮眼了必须的好好奖励所以封王成为关内侯级别提高为中两千使

事有凑巧王成没等到享福就病死在任上站在宣帝的角度这倒不是很有所谓重要的是自己通过表彰王成向天下官员传达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态度鼓励各地的地方官积极学习王成的好榜样为民生事业好好的努力

是的宣帝出身于民间便利底层社会甚至民生极苦那么问题来了当这样一个人当上了皇帝怀着真诚的心为天下百姓做好事真能做到几分呢

王成的职位是交东国相,交东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距离长安万水千山,宣帝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他再怎么遍历底层社会,深知民生疾苦,也不可能切身感受过交东国的政治生态是什么样的,王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把满民留民重新申报户籍是怎么回事。

他对王成政绩的全部了解仅可能来自于王成申报的上记而已

王成从交通国申报上纪到长安,相当于今天从山东发公文到陕西,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这几乎称得上山高皇帝远了,随便王成把数字写成多大,宣帝到底也很难做核查,后来真相浮出水面,王成那些所谓政绩竟然纯属虚报。

更要命的是正因为王成壮着胆子敢报数字政绩压过了所有同僚又是封关内侯又是级别提高到中两千十榜样作用之下其他人呢是有样学样啊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八个字在宣帝时代就不稀奇了离奇的是王成的事迹被汉书收录进了《寻历传》我们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理解什么叫寻历了

按说当王成虚报数次的事情被揭露出来,宣帝只要严加惩处,以尽效尤也就是了。虽然王成死得早,但追夺他的待遇总还是可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宣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情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寻名则实这条路,以当时的技术手段而言,实在是不好走啊。

问题只要往深处想,就会发现很难想出解决之道,以至于宋朝学者胡寅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深深叹息了一句,甚在是之难乎何时也。当我们理解了宣帝的无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直到清代始终都有知识分子深刻缅怀着周代的封建制了。

当年夏四月,宣帝立刘氏为太子,太子既然有了配套的老师,当然也要有,于是把秉吉为太子太傅,舒广为太子少傅,这一套程序看上去很自然,其实一时激起千种浪,一切麻烦的根源,只因为太子刘氏的亲生母亲是已经过世的许皇后,

先前宣帝求威实顾剑的时候不但不肯辜负结法妻子还特别想要报答岳父想给岳父徐广汉封侯当时被霍光拦住了妥协之下只能封徐广汉为昌城君现在时过境迁霍光已死宣帝终于封徐广汉为平恩侯了了这个心愿

宣帝真可谓是用心良苦,虽然给徐广汉封侯,却并没有推翻当年霍光的意见,也就是说徐广汉并不是因为做了皇帝的岳父才封侯的,而是因为做了太子的外公,想想也很合理,既然太子都立了,如果让太子的外公做一名区区的昌城君,这就显得没有小心了。

然后为了搞平衡宣帝正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封霍光的侄孙霍云为贯阳侯的霍光的子侄当中最核心的人物有三个一个是霍光之子霍羽一个是霍光的侄孙领尚书室的霍山再有就是这位霍云了这一连串安排下来会不会得罪什么人呢当然明眼人一定看得出来霍皇后恐怕受伤很重吧

许皇后毕竟已经过世了,现在的皇后是霍光的小女儿霍承军,如果立刘氏为太子,将来刘氏继位,名义上当然要认霍承军这个皇太后,但两人毕竟是后妈和继子的关系,怎么可能亲得起来呢?

更要命的是,霍承军年纪轻轻,现在虽然还没有一儿半女,但将来哪天如果生下了一个男孩,皇帝一家人的关系到底该怎么处呢?难道皇后亲生的长子就不该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吗?

霍承军到底是什么心情,史料并没有交代,不过霍承军的母亲在听说了刘氏被立为太子之后,气得不但吃不下饭,甚至大口吐血。霍夫人咆哮道,刘氏是皇帝当平民的时候生的,怎么可以立为太子呢?将来如果皇后生了儿子,难道只能做诸侯王不成吗?

在霍光夫人看来,宣帝实在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至于许皇后是怎么死的,这时候她老人家当然就想不起来了。

霍光夫人和宣帝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行动派,既然对生活生出了如此大的不满,可不是发几句牢骚就能算得了的,必须拿出行动,勇于改变。但是刘氏毕竟已经立为太子了,连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都配齐了,徐广汉也封侯了,木已成舟,板上钉钉,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了。

还能怎么办呢我们下一讲再见

上一讲谈到宣帝立许平君所生的刘氏为太子全套工作都做足了直戚的霍光夫人暴跳如雷不过退一步说就算霍光夫人已经死了立刘氏为太子这种安排依然有着很大的隐患肯定啊

会在现任皇后霍承军的心里深深扎上一根刺一旦霍承军将来生了儿子不论刘氏能不能顺利继位这一家人的关系注定会难处霍光夫人是行动派既然对生活生出了如此大的不满可不是发几句牢骚就能算得了的必须拿出行动勇于改变

眼下看来无论是让霍皇后吹枕边风也好还是唆使群臣劝宣帝废掉刘氏也好都不现实唯一能做的安排其实啊我们都不难想到当然就是下毒了人是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的再难走的路也可以一回生二回熟再邪恶的事情既然做过一次自然呢就一不做二不做

所以励志金句总会鼓励人勇于迈出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嘛同时啊儒家的保守腔调里总会重申君子慎使

霍光夫人在毒杀许平君的时候从长情来看应该还是怀着几分忐忑的只要牙一咬心一横豁得出去而在当下这个满心不甘认为全世界的委屈都集于自己一身的时候就未免还剩下几分忐忑几分纠结了

操作层面上,上次下毒世界许平均生产的时机,有专业女医生下手,但这次无人可用怎么办呢?没办法呀,打虎亲兄弟上阵母女兵啊,只能叫做亲生女儿了,霍光夫人仔细调教霍皇后如何下毒,看来真的是可以冲破一切道德反理。

至于霍皇后别看她是一个在锦衣玉食当中长大的大家闺秀但在杀人这种事情上母亲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这一对母女也许有过激烈的争吵,有过种种复杂的活动和心理活动,但始料只是平铺直续,让我们看到年轻的霍皇后好几次召唤刘氏赐给她食物,但刘氏身边总是有保姆的,保姆团队太子吃的任何食物都要自己先尝一遍,这就导致霍皇后随身带着的这份毒药怎么都没有机会喂给刘氏。

这条线暂且按下不表该看看朝廷里的大事件了当年五月丞相梅贤向宣帝提出了辞职辞职通信的原文是丞相贤以老病起骸骨这个说法在以后历朝历代还会不断出现这句话里骸骨指的就是自己属于千称相当于我这把老骨头

在专制体制下做官理论上说就相当于把自己这把老骨头啊一点不剩的给了皇帝从此呢也就不由自主了如今实在是年纪太大了一身病所以没办法斗胆向皇帝起骸骨意思是求皇帝开恩把自己这把老骨头的所有权还给自己让自己可以回家一养天年

解释了这么一通现代读者反而不容易理解了老人家难道还不能正常退休了吗确实啊不能

回顾一下汉朝从开国以来这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那么多政府高官都是死在任上的现代人之所以很难理解是因为现代医疗有着很强大的续命能力当然在续命的过程当中有的人可以慢慢康复也有的人只是苟延残喘这个痛苦的过程往往可以持续好几年甚至更久

但古人呢没这个条件即便是霍光这种地位的人忽然生个病躺在家里没多久就过世了五弟呢也是操劳了一辈子在人生的最后关头还可以布置证安排那的死是很快的事情其实今天我们看一些农村地区老人一大早出门抡着锄头在田间劳作忽然间呀一松手人躺倒了就那么走了

这种现象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暴毙一般都是本身就有基础病只是平时没做过体检旁边也没什么三甲医院身体的某个核心指标早已经是逼近临界值了最后忽然爆发了所以我们看这些老人活到老干到老根本就不存在退休养老的意识

活到老干到老这才是人类历史上的常态在职场上如果生了病真的干不动了可以请病假但前面讲过汉朝制度请假请到三个月官职自动罢免官职没了待遇也就没了在官员请病假请到了三个月的时候如果皇帝特别看重这位请假的官员就会有所谓赐告也就是延长假期

我们在这个背景下回看丞相梅贤,他是在宣帝本始三年接替蔡易做的丞相,顺便说一句,这位蔡易丞相就是死在任上的。梅贤继任的时候就已经七十好几了,四五年坐下来,也许确实因为干不动了,所以才会提出起骸骨的申请。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里起骸骨的意思并不是申请退休而是申请辞职当时并不存在退休制度

宣帝批准了维贤的起海股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理解辞职的程序应该是办理交接结算当月的工资从此以后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但宣帝不是这么做的而是赐给维贤黄金百金还有安车四马这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专享的豪华轿车

司马光很可能搞错了细节,赐给安车司马是渡延年起骸骨之后的待遇,维贤的待遇其实更好,得到了一套豪宅,老人家呀,未必需要这么多的奢华事物,但给赏赐就是给面子,维贤可以风风光光的回家养老去了。

接下来的一句话是重点,丞相治世自贤使,意思是说啊,维贤开启了丞相治世的传统,从此以后,丞相都可以像维贤一样申请治世,皇帝呢,也会像宣帝一样爽快批准,给一笔丰厚的赏赐。

在梅仙之前 御史大夫杜延年也曾因为同样原因起骸骨也被批准了 并且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只不过杜延年当时确实生了重病 几个月之后就过世了 根本就没有机会安享晚年

所以退休制度的雏形也许应该从危险起骸骨算起这样一算在这样一种雏形状态里有资格退休的人只有成像而且既没有标准的退休年龄也没有固定且定期的退休金

所谓治世顾名思义治的意思是归还世的意思是做官所以治世就是辞官不做了相当于向皇帝递交了辞呈那么问题来了儒家早就有治世的说法福生传下来的《尚书大传》说大夫七时而治世

这说的是周朝制度,大夫一级的高官到了七十岁就该退下来,回到家乡为人示表去。李继呢,也有同样的说法,还说啊,这不是硬性规定,只要大夫啊继续从政,那就随身配几张,出差啊,配安车,还要有女人贴身照顾着。

岂不说这到底只是汉人的想象还是周代的真实状况在周代的封建制里大夫如果真的致誓回江回的是自己的封地自己就是那一片封地的领主也就是说贵族到朝廷里边当官是尽义务而不是为了挣薪水大夫的收入不是由国君定时支付的而是从自家封地里来的

所以大夫不论在职还是离职基本收入是不受影响的

而等到中央集权制度胜出之后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就变成了雇主和雇员的关系雇员是要领工资的所以才有两千十六百十这类标准工资的高低是和行政级别挂钩的这就意味着雇员一旦致誓把官职还给了皇帝自己如果没有封地的话那就等于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不可能再领工资了

当然,仅就丞相而言,公孙红以后当丞相就伴随着封侯,所以就算辞掉了丞相的职位,但爵位还在,封地还在,离职之后的稳定收入还有封地做保障。

从维先以后 治世逐渐演变成退休制度 这个过程充满波折 原因不难理解绝大多数作为雇员的朝廷官员 只有工资收入 没有封地收入 一旦治世的话 就等于固定收入的来源断了至于皇帝到底能赏赐多少 甚至赏赐与否 那就全看皇帝的心情了

那么人之常景官员呀只要占了一个好位置就怎么都不愿意退下来制度化的解决方案还要等到平地时代当时茫茫主政出台了一项退休金政策凡是比两千十以上的官员年老致逝的致逝之后可以继续拿俸禄但不是全额而是再值俸禄额度的三分之一一直领到死

我们知道后来王莽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他搞的各种改革几乎全被推翻了但这项退休金制度只是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不但死灰复燃还被发扬光大适用范围逐渐推广到全部官员退休金的比例也要提高 70 岁这个年纪在很多时候也真的成为了一个法定退休年龄

虽然各个朝代的退休方案都不一样,但大体上说,官员 70 岁退休,退休金是半奉,也就是在职工资的一半,只有极少数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能拿到全额退休金。

白居易有一首诗题目很直白题目就叫不治世劈头就说七诗而治世礼法有明文于礼于法年满了七十岁都该退了但是何乃贪荣者思言如不闻有些人就是贪心不足死活不退可怜八九十

尺舵双谋婚,这些人都八九十岁的高龄了,老眼昏花,牙都掉光了,心是走肉一般,但就是这么不要脸,恋战权威,不肯退休。

从宣帝缔结三年成像维前起骸骨开始制式这个动作渐渐从孤立事件演变成制度从辞职演变成退休今天提起现代退休制度人们总会追溯到 19 世纪的普鲁士其实那个时代的普鲁士退休制度也是仅限于官员群体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

汉朝呢话说回来维贤志士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的优待一个很有可能的原因是宣帝其实巴不得他老人家赶紧让位也许维贤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积极主动起骸骨的那么假如真是这样的话宣帝到底为什么呢我们下一讲再见你好欢迎来到熊一讲头辞职通鉴第四季

上一项谈到丞相维贤治世得到了宣帝大手笔的赏赐维贤治世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的优待一个很有可能的原因是宣帝其实拔不得他老人家赶紧让位也许维贤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积极主动起骸骨的那么假如真是这样的话宣帝到底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要给位相腾位置

维贤虽然号称揍鲁大儒有定策安宗庙之功但宣帝在立太子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和霍氏家族耍权谋斗诡计这种脏活累活显然不是维老丞相能够胜任的宣帝身边的首席谋士就是魏相只有给魏相更大的权力更少的障碍宣帝在这场险恶的政治斗争当中才能给自己多争取几分

几分迎面梅贤忽然主动起骸骨宣帝恐怕大喜过望吧梅贤去世之后真的是一样天年去了一直活到 82 岁高龄交代几句后话梅贤有四个儿子老大梅方山任职高勤令职位不高但这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死得太早

老二梅红做到了东海太守两千石级别老三梅顺没有做过官留在家乡给父亲守墓老四梅玄成因为学术水平高和父亲一样做到了丞相所以当地流传一句话以子黄金满盈不如一金意思是说给孩子留遗产的话就算留一筐黄金也不如留一卷如

儒家经典换言之知识比黄金更值钱从维先一家人的生活状态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当时儒家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样板还可以看到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知识是如何可以改变命运的

唐代的儿童十字课本《蒙求》里有这样两句话危险满盈 下猴实践这是拿危险和下猴胜当典范鼓励小孩子好好学习

再看宣帝这边,梅贤一走,马上安排魅象升任丞相,这个安排来得特别自然,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处心积虑的努力,这是因为魅象当时的职位已经是御史大夫了,按照惯例,每当丞相的职位空出来,御史大夫就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接下来的问题是,魅象接替了梅贤,该由谁来接替魅象呢?这个人选,

就更有讲究了宣帝选的是才被任命为太子太傅的秉吉我们知道卫相和秉吉是一对私党秉吉对宣帝又有特殊感情这样一来在三宫的位置上张安氏和霍光之子霍宇合起来相当于一个太尉卫相和秉吉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御史大夫

张安士是霍光生前的好战友,左膀右臂,但他同时还是张鹤的亲兄弟,因此也就是宣帝的半个亲人。丙级呢,曾经也是霍光的好战友,所以丙级的上位并不容易引起霍氏家族的怀疑。而且丙级为人低调,在巫蛊之祸当中精心呵护宣帝的那段经历,他从来不讲,宣帝至今都不知道。

人物关系这样一做疏离显然或与客观上或多或少就是被边缘化了丙纪既然做了御史大夫空出来的太子太傅的职位就由原太子少傅舒广继任舒广的职人舒寿补舒广的缺做了太子少傅

参考汉书书广是春秋学的学术名家原本在家里开办授课名气很大吸引了远方学子慕名而来地方上有这样的人才地方官就会按照程序推荐给中央书广就是这样来到长安的书寿也

也是被推荐来的原本任职太子嘉令宣帝呢有一次来太子宫书寿啊做接待言谈举止特别让宣帝满意所以没有多久就拜他为太子少傅了这样看来书广书寿这书侄二人做了太子刘氏的老师仅仅因为他们文化高修养好配得上和政治斗争扯不上什么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舒广舒直对于宣帝而言并不是根正苗红的自己人当我们理解了这一层就容易理解《资治通鉴》接下来的记载里太子的外公平恩侯徐广汉为什么要多操一份心了

徐广汉认为太子年纪太小了,不妨让自己的弟弟中郎教许顺监护太子家。真是不能怪徐广汉多虑,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已经看到霍皇后三番五次要对太子下毒,徐广汉作为太子的亲外公,即便对此一无所知,但在那个压力感十足的政治氛围里面,难免关心则乱,疑神疑鬼。

从徐广翰这句话里,我们还可以留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徐广翰的弟弟许顺已经官拜中郎将了,这不但是比两千十级别的高官,而且是皇帝的亲信有一定的兵权,显然,宣帝正在努力丰满着自己的羽翼,一点点去和数大根深的霍氏家族相抗衡。

宣帝呢并没有马上做决定而是去和舒广商量舒广的回答是太子是国家储君老师和朋友必须都是天下英才不应该偏心外公家

而且太子的班底现在按照标准都已经备齐了如果再请许顺来做太子的监护人这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这可不是向天下人传扬太子美德的好办法啊哎 宣帝被说动了但还是没拿定主意又去请教魏相没想到魏相听说了舒广的意见竟然拿出了免官谢罪的姿态盛赞舒广有见识自己还赶不上

于是因为这件事舒广格外受到宣帝的器重

整件事里许广汉的担忧也好宣帝的犹豫也好舒广的见识也好魏相的自叹不如也好每一个人的每一种表现都特别耐人寻味很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格局站在许广汉的角度女儿死得早小外孙孤苦伶仃没有娘可不能再有一丁点闪失只放心让自家人去保护不放心让别人去保护就

就算徐广汉一肚子脏心烂肺也必须想到就连自己这个平恩侯的头衔和待遇都不是自己流血流汗挣来的而只是小外孙太子身份的衍生品更何况女儿已经死了一旦小外孙有个三长两短宣帝可还年轻着呢将来被哪个狐狸精迷了心窍自己一家人的荣华富贵就不一定还有保障了

话说回来,家天下的时代嘛,天下说起来都是刘家的,眼下其实就是宣帝家的,太子也好,自己也好,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必须抱团。站在宣帝的角度呢,当然心疼,这个过早就失去了娘亲的孩子,但是,请许顺做监护人,这种事没有先例,一旦做了,会不会平地起波澜,反而引起祸事家族的警觉呢?

站在舒广的角度,会认为宣帝和许广汉纯属关心则乱。没错,家天下的时代,天下确实就是你们家的,但无论是宣帝还是历任皇帝,谁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把这事说明白吧。很多事情能做却不能说,你们心知肚明就完了,别张扬。需要张扬的一定都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太子作为皇储需要张扬的是他作为下一任天子领袖的身份和美德因为他是属于天下人的而不仅属于刘家和徐家的一旦真的让许顺做了太子监护人了宣帝和许广汉的鸡贼嘴脸就相当于公之于众了这样一来人心还怎么可能凝聚呢

站在魏相的角度,自己一直以来是帮着宣帝跟霍氏家族夺权的,可想而知难度大,压力强,风险高。这样一来,坐着坐着难免一切都鸡贼化了,就会忘记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常规秩序。在这种秩序里边,宣帝应该是众望所归的天子,太子是众望所归的皇储。

再聪明的人陷入了权谋里边,见识不知不觉的就会浅了,格局不知不觉就会窄了。舒广讲出来的这个道理并不是什么惊人之见,以卫像的水平没可能想不到,但卫像竟然真没想到。

那些和魏相一样又聪明又努力还特别敢下注的人茫茫在自己投身的领域里沉浸其中再也跳不出来没法以旁观者清的视角在空中俯瞰自己所以舒广这番话在魏相听起来大概不适于一记当头棒喝吧

就这样舒广的一席话足以让宣帝和卫相警醒当皇帝呀要有皇帝的格局当丞相呢要有丞相的格局

汉家江山虽然真的是开国皇帝带着战友们打出来的消灭了战友们之后也真的变成了家族产业但这个道理皇帝一家人揣在肚子里就行了为了治理的方便绝对不适合表现出来这种时候格局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事有凑巧马上呢就出现了另一起考验格局的事情长安地区冰雹成灾要知道魏相刚刚当了丞相这场天灾就像是故意跟他作对要给他一个下马妹似的那么魏相该怎么办宣帝又该怎么办呢

时任大刑城的肖望之适时的提交了一份奏书说这场天灾是因为大臣一家一姓专权所导致的肖望之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把话说到了这个程度实在是相当于指名道姓了

也就是说魅象刚刚当上丞相什么事情都还没做呢天灾绝对不是因为他而发生的至于魅象的前任梅贤虽然名义上是丞相没有错但是他

但是在维贤的任期之内主持朝政的其实是霍光政治是好是坏其实不关维贤什么事如今霍光过世了按说老天爷呀也没有必要出来鞭尸但之所以发生煲灾显然是因为霍氏家族在霍光死后继续把持朝政这样的话天下到底是姓刘还是姓霍呢

那么问题来了以肖望之这样相当于指着霍氏家族鼻尖破口大骂的奏书宣帝是怎么可以看到的呢张安氏和霍山联合领尚书室张安氏虽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霍山怎么可能容得下这样的意见上达天听呢不用问这里边啊一定有蹊跷我们下一讲再见

你好欢迎来到雄义讲头辞职通鉴第四季上一讲谈到长安发生冰雹灾害肖望之上书做出解释矛头直指霍氏家族那么问题是以肖望之这样相当于指着霍氏家族笔尖破口大骂的奏疏宣帝是怎么可以看到的呢张安氏和霍山联合领上书室张安氏虽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霍山怎么可能容得下这样的意见上达天天

听听呢进一步的问题是这样敏感且关键的问题辞职通鉴怎么完全没有解释呢这确实啊要怪司马光因为答案明明就写在汉书《消亡之传》里一点都不难找

肖望之的人生轨迹很适合帮我们看清当时的政治生态肖望之是东海兰陵人很喜欢读书主攻方向是骑师师从于本郡名家后仓因为学业出色在当时的制度下肖望之被当地政府推荐到长安在管理礼仪和教育的太常部门接受深造肖望之继续表现出色在长安的学术圈里算是小有名气了

当时霍光主政秉琪向霍光推荐儒生其中就有肖望之还有一位王仲翁他的人生会和肖望之纠缠若干年

推荐有了接下来就该进入面试阶段了但问题来了主考官内官啊倒不难过但安检这官太难过了这倒不怪霍光讲排场实在是刚刚粉碎了上官且等人的政变阴谋霍光啊惊魂未定安保措施搞得要多严格有多严格

不管是官员还是平民谁要见霍光的话都要脱衣服搜身还有两名保安一左一右的把人抓牢要说这有多屈辱吧今天我们在机场过安检程度比这轻不了几分多数通道还是男女混检

大家之所以习以为常是因为我们过安检的目的是坐飞机等待我们的飞机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而等待消亡之等人的不是飞机而是火光一个掌握着至高权力的活生生的人

所以肖望之大感屈辱转身就要离场当然大将军的衙门哪是小小如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呢肖望之走不脱和保安起了争执霍光听说之后破例给肖望之豁免了安检程序当事情发展到这里我们会以为霍光会欣赏肖望之的书生胆色对他破格提拔

但并没有,火光当面听完肖望之表达愤慨,又陈述了统治者应该尊重人才的大道理之后,就把肖望之打如令策不予提拔了。

而和小网直同来的王仲翁等人呢都做了官尤其是王仲翁短短三年间就窜升到光禄大夫起事中的位置光禄大夫啊是正式职位级别是比两千时算是摸进了高干的门槛起事中意味着进入内朝是霍光的自己人

而肖望之呢以优等生的成绩做了郎官在皇家公院的一座大门看看门直直琴简单来讲就是皇帝的一名门卫按说儒家精神君子优道不优品既然道不行那么做个小官混口饭吃这才是正确的人生之道

但折磨人的是当年的同学王仲翁已经是比两千时的内朝人物了总要出门进门高级官员进出宫门排场总是很大还有一整套打呼小叫确认身份做登记的流程每当王仲翁大摇大摆的而来肖孟芝呢限于职责就只能恭恭敬敬的伺候着

王仲翁看着萧猛之这个样子,经不住感叹了一句,不肯碌碌反报官委,这是原话,意义过来就是当初你守一家规矩过安检不就行了吗?你偏不现在当个门卫你就开心了吗?在王仲翁这句话里,碌碌的意思是遵循常例照章办事,

陆陆是当时的常用语发音是确定的但写法多样有金字边的有十字边的有一补旁的不一而足无论字形怎么写都是表音而不是表意陆陆无为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至于报官这是个儒家典故

孟子讲过做官虽然不是为了牟利但有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妨出来啊谋个官做这种时候就不该追求高官厚禄了而要慈尊居卑慈富居贫不做高级职务专做低级职务最合适的就是报官击唾之类的差事只要呀赚够饭吃就可以了

所谓报官击破就是看门和打更前面讲战国史为兴林军策划窃服救赵的那位侯颖就自称一门报官者

王中翁这番话理解为满西也行理解为西洛也行但无论如何都很刺耳向往之不知道怎么理解的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各从其至意思是说呀大家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底线你走你的阳关道我呢走我的独木桥

这段简短但意味深长的对话从此就变成了一个文化鱼马当我们在历代诗词里读到的碌碌和报官的搭配源头就在肖望之这里比如宋仁苏过的诗句碌碌报官好书为闲语于读者假如不知道肖望之的这段往事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甚至从字面上根本看不出诗人有什么巧妙的用点

在苏国诗文的权威注释里边就有注释家只读出了孟子报官击拓的典故但没有读出萧望之的典故话呀说回来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假如霍光一直在位的话萧望之看来呢就一直要在门卫的岗位上熬下去了

没想到祸不单行肖望之的兄弟犯了法这样一来呢肖望之的家庭档案就不清白了狼官呢自然就做不了了只能回老家在当地政府谋职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政审说严格也严格一个做狼官都已经做了好几年的人可以因为兄弟的犯法事件被取消狼官资格

但说不严也不严回老家之后竟然还能在政府里面谋职想来呀也可以理解毕竟呢郎官和皇帝太监一定是政审最严格的

这个时候本该是肖望之人生的至暗时刻但我们有必要想到肖望之啊一直都是优等生长安地区的儒家大佬都认可他的水平当他做郎官看大门的时候别人呢就算欣赏他也没资格去安排人事调动而当他忽然被取消了郎官资格可就是个自由人了

当时魏相的正在御史大夫任上马上就把肖望之招收到自己的部门我们呢不难理解魏相的用心于公肖望之是一名公认的优等生赵定啊不该让这样的人才流失这是天经地义的于斯魏相和肖望之同病相怜都被霍光狠狠的欺负过同病相怜不难升华为同仇敌忾

然后经过查联的流程也就是考察和推荐有连结品质的人向网织顺利进入政府系统做了大型治理城也就是资质通鉴简称的大型城

大兴治理成这个职务啊虽然既不高级也不重要但对于消旺之而言相当于人生按下了重启键重新获得了大展拳脚升级大怪的机会然后呢真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利火光死了再然后就是地界三年的那一场冰雹灾寒

该怎么解释和应对这场天灾呢小王子确实有一肚子话但自治通鉴说他向宣帝尚书把矛头指向霍氏家族把持朝政那就错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霍山领尚书室直接就会拦截下来宣帝根本看不到

所以肖孟之的做法确实是上书了但内容很简单只是希望宣帝有空的时候可以招待自己吃顿便饭好让自己有机会当面口述在意的意义

这份上书真的瞒过了霍山的眼睛被宣帝看到了可想而知霍山的政治敏感度和谨小慎微的程度远远比不上霍光至于宣帝早在民间的时候就听说过肖孟之的名声这次见到肖孟之上书马上就很重视但

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可能是宣帝顾虑到即便召见萧望之也没法做到一对一的密谈吧霍家人在宫廷里边可有的是呢所以萧望之所希望的面谈到底没能实现宣帝安排了少府这条线让萧望之做书面报告必须直言不讳

肖蒙之的发言是以春秋大义开头的春秋有记载鲁昭公三年发生了褒灾当时鲁国大贵族济世已经接连好几代人把持鲁国政权终于把鲁昭公赶到国外流亡去了如今出现了同样的兵褒灾害当然昭示着同样的政局所以绝对不可以让霍氏家族世世代代把持朝政

宣帝无论如何都要积极走上前台多让公卿大臣当面走势义渐啊讲得很大胆很直白宣帝呢很快做出反应把肖望之为业者

按说肖望之的这些意见应该郑重宣帝下怀才对,那么宣帝的正常反应不管怎么说都不该像现在这样沉闷,所谓业者是个很低阶的职位,相当于传令官,这岂不是等于给肖望之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吗?

但并不是宣帝啊必须这么低调只要想想霍氏家族还有不少亲属都在宫廷当差就能体会到宣帝当时的辛苦业者呢虽然职位不高但离皇帝很近这样一来相望之名为业者实质上就是宣帝身边的高三小心翼翼的为宣帝甄选人才

小网织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人生拐点那么朝廷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呢护士家族难道对于身边汹涌的暗流就没有一丁点的觉察吗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