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04 在台咨询实习面试的一波三折与初期的不适应

04 在台咨询实习面试的一波三折与初期的不适应

2020/4/27
logo of podcast 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

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

Shownotes Transcript

去台湾读书常常会被人们问起“为什么”,而对于我们学心理咨询的来说,这个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字“专业”。台湾的咨询行业受到法律保障,在台北地区行业发展甚至达到饱和。而拿到从业资质的唯一方式是通过相关考试,并且要在严格的体系中经过1年的兼职实习和1年的全职实习训练,才刚达到考证资格。1年的全职实习需要1500h工作时数,其中包括360h以上的接个案/团体、50h以上的督导以及团体与行政工作等。主播张怡和浚溢,就是冲着这个魔鬼训练来的,如今回首,那些痛苦和不堪已经渐渐淡去,留下的就是岁月的磨炼和工作的宝贵经验了。不过在这个“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当然要来回顾一下那些“不可说”的经验与历程啦。本期播客谈到的主要内容是:1、台湾心理师训练要求是什么样的;2、博士班除了咨询的实习之外,督导的实习是什么样的;3、寻找咨询实习单位的时候,会遇到微歧视吗?(当然会);4、实习初期的适应,会遇到什么状况;5,在前台与案主的相遇应该如何展开;6、不同机构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我们都想成为被宠坏的心理师。这一次才是我们有关实习经验分享的第一期,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主题将会被一一“自我暴露”,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如果你有不同经验,也欢迎来分享,主播所说的只是我们主观经验的诠释,如有不周,还望理解。 【播客介绍】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 【主播介绍】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也系统学习北美戏剧治疗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工作联系:psycamille(微信) [email protected](邮箱)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