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选择《听我的电波吧》是因为漫画内容与播客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引发对音频媒介的思考。作者自己在做播客时,发现漫画中的许多讨论和思考对播客制作有启发作用。此外,漫画中的角色和情节也提供了许多关于广播行业的独特视角。
美奈玲原本在咖喱店工作,因前男友的诈骗事件在醉酒时对一个中年男人马腾进行了激烈吐槽。马腾录下了这段录音,并在广播中播放。美奈玲发现后去找马腾算账,马腾趁机邀请她成为电台的兼职主播,利用她的表达能力和独特声线制作节目。
广播在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价值包括普惠性、公共性和在地性。很多老年人和弱势群体仍然依赖广播获取信息和娱乐。广播内容相对负责任,聚焦公众议题。此外,广播在极端自然灾害时能迅速、广泛地传达关键信息,具有很强的抗灾能力。
在漫画中,北海道发生地震后,广播局通过应急电源和煤油发动机保持供电,持续播报官方提供的灾害信息和安全注意事项。广播局还提供了本地的援助信息,如免费食物和洗澡的地方。在停电和网络不畅通的情况下,无线电广播成为直接快速的信息传达渠道。
邪教教主认为广播行业已经衰落,主要因为视频媒介尤其是短视频的冲击。他认为广播曾经是一个小众言论的避难所,但现在这种作用已经名存实亡。他觉得年轻人不再关注广播,即使内容再好也吸引不了年轻人,广播行业毫无希望。
美奈玲反驳说,广播和声音媒介有其独特的价值,不应该与短视频等媒介直接比较。她认为年轻人会逐渐成长,对内容有个性化的喜好,广播从业者应该准备好丰富有趣的内容。此外,广播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发光发热,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无限之住人》和《听我的电波吧》都探讨了在时代变化中旧群体如何面对现状。《无限之住人》中的天津英九最终失败,象征着旧武士道的落幕。而《听我的电波吧》中的马腾通过创新和整活来守护广播的智慧和趣味,展现出更加乐观和务实的态度。
这期我们来聊聚焦广播题材的职场搞笑漫画《听我的电波吧》。
原本在咖喱店工作的25岁女生美奈玲,因为一场“录音敲诈”事件意外转行为札幌藻岩山电台的兼职主播。在遭遇各种稀奇古怪节目选题与录制现场的同时,美奈玲也凭借自己强悍的吐槽能力与毫无顾忌的外行作风,在看似暮气沉沉的广播业里成功掀(制)起(造)了(了)几(不)缕(少)波(事)澜(故)。
之所以很想聊沙村广明的这部《电波》,一方面是因为广播与播客同属音频媒介,天然具备讨论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则是好奇:在推荐算法与视频媒介大行其道的今天,广播所代表的传统公共媒介是否还拥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与闪光点?如果有,那么究竟是什么?
本期我也有分享自己少年时期听广播的经历,以及十几年后在clubhouse上的一次奇妙偶遇。
欢迎收听。
****「自由泳」建立了阅读&泛文化兴趣听友群,可加微信(ID:tytheti)入群**
【时间轴】
02:26 漫画聚焦广播行业,但与播客有很多共通之处
07:00 自己关于广播的记忆 & 21年在Clubhouse里的一次“久别重逢”
14:06 漫画开场:醉酒喷人录音被公开,咖喱店女员工怒闯广播圈
17:19 对于播客主播的口音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宽容一些?
29:54 漫画中的梗: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剧事件
34:14 一次离谱的绑架事件&背后真相
38:36 广播的普惠性:依然有很多弱势群体通过广播来生活娱乐
40:30 广播的公共性:信息相对而言负责任、有质量,聚焦公众议题
45:54 广播的在地性:假期和父母一起听收音机,找回了消失的「附近」
49:53 广播的抗灾属性:面临地震、台风等极端情况时的强大抗灾能力与覆盖面
58:50 关于广播的担忧:(1)失去言论避难所的作用 (2)年轻人都去看短视频了
01:02:07 美奈玲的反驳:年轻人总会成长,广播人先考虑怎么做好内容吧!
01:06:50 视频媒介不可能占据所有用户时长,总有人需要音频陪伴
01:08:17 内容领域是否广泛存在“今不如昔”的现象&单一媒体霸权时代的消逝
01:17:37 内容平台没有承担言论避难所的义务&我的个人看法
01:22:04 沙村广明的《无限之住人》与《电波》在主题上的继承关系
【参考资料】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 [加拿大] 马歇尔·麦克卢汉
“负螺旋”态势下日本广播的应对策略 - 张彩
美国广播产业如何平衡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 - 寇炳楠
暴力美学,脑洞巨大,动漫禁播?浅谈病态&猎奇风格的鬼才漫画家沙村广明系列作品)
【BGM】
Pride - 遥海
Pride instrumental - 遥海
【商务合作/联系】
微信:tythe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