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来份杂碎

来份杂碎

2025/3/22
logo of podcast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我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书名为《来份杂碎》,它讲述的是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书中提到,在美国中餐馆里,‘杂碎’这道菜历史悠久,做法简单,食材随意,却在一百多年时间里被美国人视为中国的国菜,这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除了杂碎,美国中餐馆还有许多菜式,例如西杏鸭、左宗堂鸡等,这些菜听起来似曾相识,但实际上并非正宗的中餐。这本书探讨了美国中餐的演变过程,以及美国人对中餐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误解。 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鲁·科伊是美国知名饮食文化学者,书中大量史料来自美国著名图书馆馆藏,真实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本书从三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出发,梳理了美国中餐史:一是1844年中美旺夏条约签订时,中美双方在饮食文化上的碰撞,展现了当时文化交流的艰难;二是1896年李鸿章访美,炒杂碎成为当时美国白人唯一尝过的中式食物,并被视为中餐象征,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误读;三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后,美国人对中餐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北京烤鸭等菜肴变得流行,这标志着美国对中国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通过这三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中餐的演变路径,以及文化传播的有趣现象。中国菜最初给西方留下的印象是粗鄙和恐怖,这说明口味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心理因素决定的。炒杂碎之所以成为中国菜的代表,一方面是因为它最早传入美国,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简单廉价且具有包容性,符合美国移民国家的特点。美国中餐是在美国环境下发展出来的独立系统,和正宗的中餐关系不大。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改善,沟通增多,中餐有了新的发展,但美国中餐并没有摆脱廉价饮食的地位,这说明真正深刻的文化交流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