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生活在上海的人而言,2022年的春天都将是一段非常特殊的记忆。城市一夜之间停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戏谑的段子和朋友圈刷屏的新闻,变成了上海之外的一声声问候:「你在上海还好吗」。我们邀请到身边诸多好友,用他们各自的声音,来诉说这个问题背后真实的答案。 他们之中有援沪医疗人员,临时上阵的骑手,忙到飞起的团长、志愿者,或是身处疫情中心的人;也有为开店发愁的老板,在封城中迎接家庭新成员的新手爸妈,不得不带着猫跨越 1200 公里从北京开往浦东机场的女孩。 希望这些声音能给我们彼此带来慰藉,也为将来回想这段艰难时光保留可能。 非常感谢参与录制节目和其他应邀的朋友们:DJ、鱼子酱、Chelly、hilulu、弯尼、小Q&森林、Vivian、静、01&麦麦、叮当鱼、Brandon、Gaki、小门、斯嘉丽、君默年、小李、Rebecca、Simon…… Shownotes: 05:00 DJ - 想要请邻居吃一顿饭 想请邻居吃顿饭,和她面对面坐下来聊一聊。最大的改变就是想见的朋友一定要马上去见。 10:20 Chelly - 你很渺小,我很渺小 很多问题你分析也没什么用,也解决不了什么。你很渺小,我很渺小,我们做不了什么。陪伴本身和一些不需要导向问题解决的拥抱也很好。 18:50 Hilulu - 反正该发生的总会发生 一直以为自己是厌世的,现在发觉应该是我选择远离世界,但不能是世界隔绝我。感觉在配合抗疫方面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历史进程。 21:40 弯尼 - 阳性已经扩散到每层都有 经历过这件事情,你就没有办法再回到原来那个你了。这样的逃离其实是无效的,任何一个身份在这个地方生活都很脆弱。 30:25 Q总 - 店不行就只能关了 现在比开店之前预想的最差的情况还要再差一些。满足延迟个屁,断舍离个屁。我就是要及时享乐,想到什么尽快去做。 36:50 小Q&森林 - 快到预产期时,医院封了 一个人住院,可能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而上海三月份生产的这些孕妇,很多人都经历了这个事情。上海疫情结束之后最想做的就是囤货。 46:35 Vivian - 带着猫跨越京沪 1200 公里 我所有的所谓社会身份也好,都因为躺在机场地板上这件事情显得非常荒谬。这几年疫情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不是特别敢去预测很长久的未来。 55:35 叮当鱼 - 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 即使是在这样科学的防疫下,病毒依然还是找到了他们。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躲过病毒。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01:03:00 静 - 关心具体的系统中具体的事 我是一个不小心得到了幸运的人。关心受苦的人,关心被堵在高架上的货车司机、被遗忘的建筑工人、外卖小哥或者保安。 01:09:50 查理 - 我当上了我们楼的楼长 相比那些被帮助的人,其实我自己更加迫切地需要这个帮助别人的机会。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感觉有点歉疚,很奇怪,我也没有做错什么。 01:18:15 Gaki - 在老小区当志愿者 在浦西封控前,我们居委会因为办公室所在地有阳性,被提前隔离了。不管生活什么时候恢复正常,我一直都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有一点点改变,能进步一点点。 01:24:48 小门 - 援沪医疗人员 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时候闭上眼睛就会被电话吵醒,告诉我们任务。希望这个疫情不仅在上海,在整个地球上都不要再影响我们的生活了,因为时间真的挺久了。 01:29:15 Brandon - 我注册了顺丰同城的骑手 我突然想起我之前注册过顺丰同城的骑手,然后我因为这个拿到了所谓的通行证。我出去骑了一小会车,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变成怎么样子了,路上一个人都没有,确实有点恐怖。 01:36:15 斯嘉丽 - 刺猬们在结伴散步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人类交出了世界的主宰权,整个生态系统又生机勃勃起来。想吃刚烤过的鱿鱼干,再找几个朋友吹吹牛,真的很想过那种很平凡很日常的生活。 // 结语 // 当人们委身的巨型系统失灵,当街区和楼栋被隔绝为孤岛,我们反而前所未有地接近彼此,并看到城市里一个又一个「两千五百万分之一」真真切切经历了什么。所以我们想要用声音记录下上海疫情中具体的人的感受,封城中的创伤、愤怒、无力,慌乱后自发涌现的重建、默契和感动。 记忆是很重要的东西,它会给出答案。 因此, 保持纪录,而不仅仅是忍耐铭记现在,而不仅仅是数字关注个体,而不仅仅是大局就是我们回答这场天翻地覆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