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版《笑傲江湖》成功的原因在于其颠覆性的改编,尤其是将原著中的喜剧元素和人物关系戏剧化,同时融入了徐克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创新武侠理念,打破了传统金庸剧的框架。
徐克最初邀请胡金铨担任导演,但两人在创作理念上存在分歧,胡金铨的历史感与徐克的离经叛道风格难以融合。最终,胡金铨因身体原因退出,徐克接手完成了电影。
《沧海一声笑》由黄霑创作,融合了古风与武侠精神,旋律简单却气势磅礴,成为武侠电影的标志性音乐,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武侠文化的象征。
许冠杰饰演的令狐冲更贴近市民喜剧风格,带有小人物的幽默感;而李连杰则展现了江湖大侠的潇洒与狂放,尤其在武打动作上更为专业和飘逸。
林青霞通过其独特的气质和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兼具英气与阴柔的东方不败形象,打破了传统武侠角色的性别界限,成为影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角色。
张纪中版《笑傲江湖》虽然初期因选角和风格问题受到批评,但随着时间推移,观众逐渐接受其制作精良的历史剧气质,评分逐步提升,成为经典之一。
周润发饰演的令狐冲与角色气质不符,发哥的形象更偏向江湖大佬,缺乏令狐冲应有的青涩与调皮,导致观众难以接受,成为金庸剧中的另类。
连载版与后来的旧版、新修版在回目上有所不同,如连载版的第一篇叫“福威镖局”,而后两版改为“灭门”,气氛更加阴冷肃杀。结尾部分在新修版中增加了令狐冲的内心感悟。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期的银心树下,我是普尔猫那今天呢,我们又请到了海妖老师返场那肯定是继续我们这个金庸影视专题哈所以这一次呢,我们就要继续接着聊《笑江湖》海妖老师 Hello hello 大家好,我是海妖,我又回来了《笑江湖》会是我们这个系列里面到目前为止是和前面都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之前一说到金庸虽然是影视改编但是基本上聊的都是事这影基本上是忽略不计的好像这电影都不太给力我往往说金庸剧自然的就把电影忽略了但是笑江湖我觉得是一个异类就是我们在说起笑江湖的时候电影马上就会想到徐克的那一版
聊这个电影版《笑傲江湖》或者今天聊《笑傲江湖》的影视改编真的是给这个电影界证明辩护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之前聊的几期我们也都讨论过为什么这些小说难以改编成电影它有它的难处没有
当时拍摄上面尝试的一些失败像射雕啊 神雕啊他不是没有拍过电影但是那些尝试不得其法《笑傲江湖》是一个异类吧得天时地利人和偶然出现的这样一种电影上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后面也可以聊一下它的争议就是这个异类最微妙最异类的地方就在于大众都公认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笑傲江湖》的改编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在香港电影史或者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这么一系列的《笑傲江湖》的电影但是景勇老爷子本人却是对这部电影的偏见非常大
所以呢我们今天就先来重点聊一聊《笑傲江湖》这部电影刚才你说到虽然其他的小说也都有一些电影的改编但是我觉得与其说那是电影不如说是长篇电视剧那些虽然是用电影形式呈现的但是你觉得它无非也就是把书里面的故事拍一遍一集一集地往下拍所以反而是有一点像一个电影版的连续剧
但是徐克的《笑傲江湖》那就是横空出世因为徐克的《笑傲江湖》是一个系列拍了三部这三部可能都得来说一说因为它都有背后的故事第一部呢就是《笑傲江湖》了如果大家关注片头的话会发现这部里面它的总导演其实是胡金泉先生
虽然大家今天聊都说这是徐克的三部笑傲江湖但是如果我们正儿八经地看他的主创表徐克从来就不在最关键的那个导演位置上如果要这个展开来说的话那就是会铺陈的非常远了这涉及到香港这些电影公司他们的各种历史包括徐克他组建电影工作室亲公主拉上新宝就投了徐克
这个更有点像就是现在的这种电影创投的模式有点像老代新香港当时的制片模式或者它的产业模式下自己琢磨出了一种去挖掘新人或者是说尽可能快速的有效的把这些新的人才新锐的导演能够给他们展示机会的这么一个办法第一部《夏浩江湖》
徐克呢是决定请胡金泉先生来做导演嘛胡金泉先生啊那是一代电影宗师啊尤其是在武侠片这个方面而且徐克本身他之前拍的片子有一些就是借鉴或者说致敬了胡金泉先生的我觉得当时他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甚至是可能有一种追星的成分在里面吧对
但是可能从结果来说的话还是事与愿违吧这部电影它因为有胡金泉导演的加入所以整个的故事已经超越了武侠就是它有浓厚的那种历史感这个一定是胡金泉先生给它注入的《小老乡湖》里面有很多那种掺和大魂的东西这个是不可能出现在胡金泉的电影里的
最后的呈现可能从观众看起来不觉得但是你放到这两个导演看的话它里面还是有很多风格上不同意的地方的我是看有一篇魏君子老师他采访施南生就写到当时拍《笑江湖》的时候胡导因为他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而且之前已经很久都没拍戏了所以当时他的状态可能也不是那种巅峰状态另外就是胡金泉导演他是那种
非常完美主义者的我记得徐晓峰导演也提到过就是他在鼎盛时期他要一块旧的布这个布不能是故意做旧的你要等它变旧到拍《笑傲江湖》的时候他也是不停地去买布做各种服装
老先生当时身体也不太好了他那种完美主义者他要去看哪个角度拍得更好因为电影的那个场地他有好多是在山上有人扶他一起走来走去然后看哪一个角度更好很费时间所以最后这部电影呢它耗时也长花费也大第一部《笑傲江湖》它从票房上来说是亏损的
很难想象吧这么一部载入影史的电影啊但当时是亏损的而且是在大获好评的情况下叫好又叫错的情况下胡宁权的这个身体状况包括他的很多创作理念也导致这个电影到最后是谁主控谁是投入了主要的灵感啊
成为最核心的导演这个方面一直有争论当然现在大家都公认说他在风格上或者气质上最后成片上看起来更像徐克他里头其实是有一个徐克和胡金泉博弈的过程有一些相对温和美好一点的说法胡金泉最后是因为身体原因退出了创作这个影片后面就交给作为监制的徐克去拍
另一个我觉得从个人性格上或者是说从创作理念上更可信的一个江湖传言的版本是其实是因为两个人在创作分歧上的这种矛盾越来越大胡金权想要的那套东西和许克想要的那套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够共同存在在这么一部电影里面所以就导致最后胡金权是等于是没有完整的参与这部电影的创作吧
是由徐克来做完了这样一部电影如果大家是那些熟悉胡金泉电影的观众朋友就是大量的看他之前的电影同样就是如果你是那种熟悉徐克电影的这种观众你会意识到这两个导演他的风格属性是非常强的这种风格表现在各个方面
是那种你一看到他的电影你就能感知到说这个是胡金泉的风格那个是徐克的所以《笑江湖》其实是一个很神奇的很难得的这种影史版本就是你在这个里面又能看到一点胡金泉的这种影子然后你又能看到他内核上他的这种离经叛道的东西又明显是只有徐克会想出来的这样一些创意我觉得都不用大量的月片去看他们之前的电影
把《笑傲江湖》三部曲看完第一部到第二部就是《东方不败》的时候因为第二部和第三部就是完全是徐克掌控了嘛你就能明显地看出来这个电影的风格的差异
这三部片这两天也是因为准备这个话题重新又重看了一遍之前阴差阳错之下我没有完整的是一口气把这三个全部重看一遍的而且我之前没有在特别了解许可的情况下看这三部电影然后周围重看发现一个
特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三部电影几乎囊括了你在其他的徐克电影里面可能没办法一口气感知到的徐克的各种奇思妙想和他的各种的奇奇怪怪的爱好啊各种恶趣味在里面
这几乎是他初出茅庐时候对于他理解的电影他的创意他的审美的一次极大成的等于有点像这种毕业展演一样的这种呈现那展开讲讲
第一部的《笑傲江湖》甚至都已经是,如果我们放在金庸的影视改编里面,那你确实可以说它是很颠覆传统,但是你如果和第二部第三部《笑傲江湖》比起来,你只会觉得第一部《笑傲江湖》还是保守的点,还是传统的点,这个第一部里头它颠覆最大的一个东西是,一个是它把它给戏剧化了嘛,
看《笑傲江湖》的原著大家是不太会觉得说它是有特别喜剧的这种色彩令狐冲和小师妹在里面完全是一个插科打魂的这样的一种角色就是永远长不大然后永远和周围世界相对来说有一些恶不入的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吧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物包括他其实在里面把那个魔教改成了一个民族的这么一个符号
他就是把日月神教和蓝凤凰嫁接了一下对里面甚至有很多他说的那种方言包括他第一部对岳不群的一些处理只是说解构了这个人物的这种作为枭雄作为这种阴谋家伟君子的一些阴险独大的地方把他变成一个小丑式的角色
这个和第二部直接让林青霞饰演东方不败跟令狐冲谈恋爱比起来就太小巫见大巫了第二部东方不败和令狐冲的这个感情线也是金庸当时最不满意他的这个改编的一个很大原因嘛
但是第二部相比起第三部来那又是小五见大悟了第三部是徐克对他的很多宅男式爱好的集中呈现就是他其实原本的《笑傲江湖》应该是没有特别凸显的这种国际的或者是说时代的这种
痕迹的但是你能感觉到第三部里头有点像是把它放在了一个时间线打乱了稍微有点就是我觉得按照原本时间线不太可能出现什么日本人啊然后荷兰人啊就是各方的这种外国势力也卷进来这些人物这些角色卷进来纯粹是许可特别喜欢什么日本忍者啊然后浪人啊就是这种漫画二次元的这些东西
等到第三部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可以说和金庸小说原著没有任何的关系他就是个同人文他就只有东方不败这个人物还跟小说有关系而且只是说名字上有一些关联身份背景上有一些关联但具体这个人物本身他的性格他的故事他的遭遇等等已经完全是徐克自己自创的这些故事情节内容
因为第一部赔钱了嘛虽然不算是血亏但是毕竟赔钱了但是呢因为口碑非常好观众也非常喜欢所以就接着拍这就也是港片创作的传统就是第一部受欢迎的话是必须要接着往下拍的所以就接着拍了第二部第三部施南生呢他也看笑说我们拍的电影往往都是从第二部开始才叫座的
这补充说明一下施南生是许克的前妻一直到现在都是许克非常重要的工作上的合伙人和制片人虽然两个人已经离婚了但是施南生等于是最早的站在许克身边帮助许克的这个人
这个甚至可以回扣到咱这个金融漫台系列的第一期聊射雕英雄的时候的一些往事就是射雕英雄传当时的那个电视剧版不是也聊到说徐克有参与了一部分吗实际上据传言当时徐克进入到无限没过多久之后
他本来是打算去投入这部《社交英雄》的创作他其实是在电视台认识了施南生两个人才扪身的心的想法打算转而投到电影创作的这个事业上去才有了后面的这样的一部电影版的这种《小江湖》的创作徐克进入无限之后等于是因为认识施南生有了一些事业重心上的转变
施南生的意义可不仅仅是说对于徐克而是对于一代香港电影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幕后操盘手幕后操盘手制片人的角色对新义城成立的时候就拉他进去他甚至是帮助整个港片的拍摄创立了一套行政管理模式就是这个拍电影的流程整个的这个制度
都是他那个时候一点点摸索就当时他做了一个表就是把这些制度啊条例啊包括这种流程啊做了一个表说后来发现就这个表香港影坛就一直在复用二十多年了还在用他这个表
其实也是因为他跟徐克这一代的电影人和之前可能胡金泉代表的这种电影人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他们开始有了大量的海外留学背景这一代指的是香港新浪潮的这一代像施南生 徐克 许安华 东升
他们有非常多的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想要把它带入到香港电影创作里来的这样一种野心和企图那不同人带进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徐克可能带进来的是他对外来文化的一些奇思妙想上面的灵感或者巧思施南生带进来的其实是一套
可能对香港电影从它的一个这种土法炼钢或者是说这种野蛮生长时期慢慢转向到八九十年代能够有这种相对工业化的成体系让时期的一套比较重要的这种管理模式《山生》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营策略它是它的纲领第一永远不亏钱
第二是说你不是每一部你都能赚到所以说专业的电影公司呢应该是一年里面拍一部大片几部中等规模的几部小的这个大片一定要成功成功之后你就要拍第二集第三集而且一集比一集贵从这样的一个规律去拍的话只能保证一个整个电影公司的运作先说到《尸男生》和《徐克的关系》我是觉得
施南生可以没有徐克但徐克离开施南生不能没有施南生对你看看后来徐克没有施南生之后而这两年他什么样大家也都看到了《笑傲江湖》电影版他一上来其实他就给了这个故事一个历史背景非常明确的历史时间就放在了明朝
这个呢既是影迷们和书迷们打架的地方就说这个书里面明明是没有明确的历史朝代的但是呢其实金庸先生他自己后来在有一次交流的时候有人提问嘛说孝江湖是不是明朝的故事他自己是承认的说这个故事差不多是发生在明朝正德到崇祯年间嘛
徐克去选择把它放在明朝的原因当然不光是金庸的说法他把这个故事放在明朝有他自己的非常多的考量就这个里头牵扯到的很多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明朝那个时间段特有的而且就跟他真的是只有明朝从正德到崇祯年间会特有的一些历史情况和一些人物比如这个里头有什么东厂西厂的一些特务
倭寇啊这样的一些角色包括草书民族问题都是当时的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才会有才会能够去呈现的一些清洁和内容这个肯定是他为了他更长远的野心而考虑的一个点我倒觉得这个历史感啊更多的是来自胡金泉在第一部里面他的历史感是比较浓重的包括就是他那种氛围感
胡金泉他是拍过龙门客栈的后来徐克又拍了新龙门客栈所以他们之间的这个渊源啊还是内在的一些我觉得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实是有很多契合的第二部第三部的时候这种历史感呢它就越来越弱化了但是之前的这个整个故事的一个框架它还是继承下来的第二部第三部的时候他想要的不是那个历史感
徐克可能到第二部第三部他更想要的是那个历史背景能提供的很多的特殊的角色和情节点相当于是徐克笑江湖的一个设定
这个用一些更专业的那种游戏术语最近打黑神话打多了对游戏稍微有点了解就是徐克在《笑傲江湖》二三部他想要设定的那个世界观更像是一种在很多的这种魂类游戏或者是这种大型的 IPG 游戏里面可能会提到的就末法时代的这样一个在北京就是一切都即将分崩离析
一切都即将朝着一个衰退的迹象趋势去过渡的这么一个时代就是他的二三部里面大的历史背景也有就是其实是想讲说明朝整个政府系统即将就瓦解这个王朝都走到了它的历史边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惯例乱神的会出现很多外来势力卷进来的这个状况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啊
《笑江湖》电影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经典和它的主题曲是密不可分的就是黄瞻的《沧海一生笑》现在这首歌它已经超越了《笑江湖》本身它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武侠精神的符号只要一说到武侠片 武侠电影或者武侠小说配一个 BGM 的话马上会想到这首歌《沧海一生笑》这个原本在
小说里面他没有明确的给出一个创作上的方向或者是说这首歌大概是什么他真的是黄山的一个个人才华推出来的这么一部音乐而且这个乐曲他不光是说本身的这个纯唱度或者是他的这种 BGM 的这个旋律啊或者是什么的一些成就或者是他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就他对于《笑傲江湖》整个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就甚至有点像是为了这碟醋而包了这盘饺子甚至有点像这个感觉第一第二部里面几乎是一有机会就去唱这首歌就他的整个的创作底色他的情节的底色都是围绕着这首歌去展开你刚才说的这个我也特别有同感这支曲子一出来你甚至觉得整部电影好像都是他的 MV
对对对黄瞻后来访谈里面提到过说当时他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因为在书里面他只说这个是叫笑江湖曲笑江湖这个书名也是这么来的嘛就是刘正峰和屈阳两个人琴箫合奏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觉得太难了他又有古风古艺又有这种武侠的江湖气还要朗朗上口还好听
当时他就想了很多办法查大量资料最后他忽然受到一个启发就是大音牺牲他说不要那种繁杂的东西反而是反谱归真用最简单的所以他整个《三一生肖》里面他就是用了中国的传统五音就是工商交织语你现在想想的话那个曲调其实他的选律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他就恰恰地表现出了那种笑江湖的气势我记得我第一次在电影里面看到的时候在船上嘛刘振峰和徐阳两个人一个艳势侠一个道长他们两个在争命尽头合奏这首曲子电影里面因为他做了一些改编他说令狐冲年轻人你和我们一起许冠杰在旁边也是边弹边唱的加入他们
啊 張詩珏這真的是天作之合
我看广站自己写的关于这段回忆的一些文章就说许可给的要求或者说他这边觉得他能体会到的这首歌应该有的一个创作方向首先是说他要表现出这三个武林高手共同唱一首歌而且要显示的出说这首歌是只有他们三个人能够弹奏的出来只有这三个高手能够懂得的这么样一个一首歌而且这三个高手的身份也特别的特殊
两个老的是准备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还有一个其实是年轻志得意满的江湖星宿这种少侠一样的角色就他要同时在这个歌里面体现出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况位又要同时体现出三个人的这种惺惺相惜
他当时想这样的一首歌你要能够在音乐里体现出这种气质很难他只有两个创作方向一个是你把它写的特别的复杂特别的难就全世界就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弹出来你体现出这种高手风范然后他就想到第二种方法是我就把它写的跟儿歌一样简单就是大道至尖
大音齐声没有那么大的技术然后后来就说他在看到他黄有力教授写的中国音乐史的时候看到那本书里面引述了宋书乐制里面写的四个亿他说大乐必业其实跟他一开始能想到的大道之简的想法是差不多的嘛乐是一种宏大的音乐你在旋律或者节奏上你应该更追求一种简单的结构和效果这次因为准备做这期节目的时候嘛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笑傲江湖曲在每一个版本里面它是怎么呈现的因为好像我们现在觉得都已经就是根深蒂固地默认啊就是笑傲江湖曲就等于沧海一生笑了但实际上我们有这么多版本的改编嘛按道理来说每一次拍笑傲江湖的时候都应该有一支这个版本的笑傲江湖曲的
就把这几支曲子都找来听了一下我就发现每个版本里面对待这支曲子那个态度真的是只能说差异过大吧《笑傲江湖》这个电影就对这支曲子是非常重视的请黄瞻来专门创作然后包括黄瞻也投入了这么多的心血之前有很多电视剧版本它可能里面就是
找一段这种古曲吧或者是说有古风的这种曲子就听完之后就过去了也留不下任何印象只有 TVB 有一个版本就是吕宋贤和梁佩玲的那个版本那个里面的《笑江湖曲》也是专门定制的那一版的《笑江湖曲》呢它更像曲因为《苍蝇一声笑》我们一想到的就会是
歌里面你就会配上就是第三位武林高手的他们唱出来的那个歌词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确实是歌但是 TVB 这个版本里面它真的是曲那一首曲子也是非常能有《笑傲江湖》的意味
再一看他的这个编曲就制作是胡伟利先生也是一代港片港剧里面的配乐大师还有一个版本我记得是任先奇的那个版本他是在《笑傲江湖》之后拍的嘛他在那里面直接就把沧海一声校的旋律用进去就当那个《笑傲江湖》曲了
还有的像央视版的整个音乐是赵继平老师制作的但是在那一段刘正峰和屈阳对奏的那一段里面呢他有曲子然后也是鼓曲但是后来是慢慢的渐入是有女生的歌唱的也很飘逸包括那一段拍的呢因为实景拍摄嘛那个确实是意境非常的优美啊
但是那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笑傲江湖曲》这个赵继平老师他后来也说过他说觉得每个人心里面都有自己的《笑傲江湖》所以这个《笑傲江湖曲》它就留白了听上去像一个经典的那个摸鱼逃课的理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自己的《笑傲江湖曲》后来我就在想其实《笑傲江湖曲》是《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主角整个书都是因为这支曲子来的吗
现在这支曲子就是这个《笑傲江湖曲》呢最经典的版本大家公认的那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影版的就是黄瞻的这一版一个就是试版的就是胡伟利先生的那一版这好像就成了一个规律当他的曲子成为经典的时候那他承载这个曲子那一部影视作品它相应的也必然是经典但如果这支曲子
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能他对应的那个影视版本也不会评价太高至少曲子谱的好就说明他的整个的制作是用心的嘛而且也侧面的说明他这个制作班底能请到的人能请到的这种
创作的人才是更好的就是他有更大的资本和本钱去创作这样的一首歌因为实际上我们理性的来看就是说《笑要江湖曲》在整个电视剧改编或者电影改编的重要性确实就像赵继平说的那样就是你完全可以说它是每个人心中最有不同的《笑要江湖曲》所以我就把它留白就说得过去
从成本考量上来说那当然确实就这个东西它是一个花钱花力气的这个性价比不是那么高的一个事但是很多时候影视剧创作它确实就需要这种韧性吧就是你不那么去理性的从资本从
回报性价比的这个角度去考量才可能出现像徐克这版或者是像吕宋贤那一版的那个《笑傲江湖》的那种歌那个真的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任性或者是说我抛开成本的角度去考虑之后才可能产出了这样一些经久不衰的这种作品或者说可能也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吧
这两版啊如果从制作上来说电影的这个《笑笑江湖》那制作还是相对精良的因为投入也在嘛而且还亏了点钱 TVB 版的《符画道》啊什么的都还挺粗糙的但是 TVB 它拍金庸剧当然一会儿这个我们再展开来说说剧版的时候
这个金庸剧或者说武侠剧吧它还是能够抓到一些其中的精髓所在的就是有一点该省省该花花的意思 TVB 的一个创作模式上在于它其实把更多的心思和更多的创作上的精力花在了选角上
他们其实只要选绝对你看 TVB 历来拍的电视剧啊这个当然也出于香港本身的人才足够多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只要选绝一对这个片子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它的传播度啊它在受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就有了一个基础保障说到选绝了那我们也肯定要来说说啊咱们先说电影吧
也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笑不相乎》拍了三部曲但是这三部尤其是第一部和第二部这演员是完全换了一个班底就没有见过这样的一般来说咱拍三部曲这个演员都应该是有一些传承的或者是主要角色他可能不换配角可能换一换但是第一版的令狐冲小师妹任盈盈到第二部全换
第一部的令狐冲是许冠杰第二部就换成了丽莲杰我觉得他俩唯一的关联就是两个人名字都一样都是杰现在找不出任何相同点第一部的小师妹是叶童第二部小师妹换成李嘉欣第一部的任盈盈是张敏第二部就换成了关芝林
当然第一部因为东方不败没有出场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是到第二部和第三部她倒是这两部是贯穿的第三部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她直接就把令狐冲给省略掉就不再需要这个主角而且我觉得她第一第二部做的另一个比较狠的地方就是那些换不掉的演员
这个角色我就只让他出现一集就第二集这些角色就不会再出现了比如说第一部里面的岳不群按道理如果我们纯粹从原著小说的角度去考量这个人物出场时间其实很长的但他在这个里头他就直接等于说第一部里面就被解决掉了令狐冲给打败了林平之这个角色他第一部里面实际上做了一个狸猫换胎子式的改写他
他其实是由东厂的人假扮的林平之跟无间道一样的他在人员选角上他说是他到第二部他也不用再去多讲林平之怎么怎么样这个角色第一部也就交代完结束然后他的这个第二部才出现任我行也就是说他第一部成功巧妙的规避掉了任我行任盈盈的一些重要的这些戏份东方不败的一些戏份也是就是第一部基本就完全规避掉
他这个选演员选班底的这个效率实在是太高了对好多这个配角就是一轮游对但是这也太直了呀你看那个第一部的林平之是张学友演的嘛就是假林平之啊他其实是个东场的人张学友就凭这么一个角色拿到了金马的最佳男配他演的也确实好嘛就是他能够把两种角色
两种气质都演在一个角色身上就是他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在于原著小说里面其实是不存在这么复杂的一个
角色的原著小说里面我觉得形象最复杂的就是岳不群他是一个典型的这种伪君子形象又是一种臣服很深隐忍多年的这种枭雄的形象其实我觉得徐克多少有点是把张学友演的黎平之当作一个原著小说里岳不群的反面形象去显他是反过来的他原本是个东厂的特务头子
他要扮演的反而是一个天真没有什么伤害性的林平之的这样的一个形象对他多少是靠这两个角色的反复的对比衬托出了许冠杰的这个令狐冲是一个真正能够做到表里如一的人嘛他给令狐冲的这个角色
注入的属于徐克的解释或者属于徐克对于令狐冲这个角色理解就是他其实是一个真的很纯真或者说有点儿童心性的这么一个人物说到令狐冲许冠杰和李莲姐从你的观感来看哪一个更贴近一些想象中的令狐冲
第一遍看这两部的时候因为它整个班底全换了尤其是主角换了我真的以为这是不同版本的《笑语江湖》就是李延杰和徐冠杰的后来都查才发现这居然是同一版《笑语江湖》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你要是第一遍看完全不知道这些背景知识你衔接不起来怎么这两个能串到一起这个完全不能怪你
就没有见过这么拍的对我觉得就是许冠杰演的可能更像是他们许致兄弟之前自己的那套模式里的这种风格和气质的人物就是有点这种市民喜剧的这种小人物形象的呈现许冠杰他不会演出那种就是后面李连杰演的有很多李连杰原本角色的那些特性就是李连杰
那种最经典的角色不都是类似的这种就是他要表现出他的潇洒表现出他作为江湖大侠这种洒脱也好或者是这种狂放不羁也好而且是有点小小的骄傲在身上这种状态也好这个是许冠杰这儿比较少如果把他们两个单独来看
我会更喜欢李莲姐不为别的就是她的那个一朝一世特别是那个独孤九剑荡剑式那种潇洒飘逸我觉得是在第二部里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毕竟武功这方面李连杰他更专业嘛相对来说他是正儿八经的真的是能打的对也包括第二部因为是局客掌控了嘛所以第二部你把它放到整个电影史尤其是这个港片史来看的话他就是开创了新武侠这个流派啊以前武侠电影都是那种硬瞧硬骂一朝一世的但是就是从《笑江湖》尤其是《东方不败》
都是说徐克开创了一个新武侠模式就是这种你不用再一招一式的过招了是以视觉呈现的效果怎么惊艳怎么潇洒怎么震撼这么来的《东方不败》里面它其实是融合了很多舞蹈特效这些在里面
那个里面的都不是一朝一世了那真的是一朝过去真的是自命以上的排山倒海所以这种落到令狐冲李连杰然后他的那个见识是真的漂亮包括他里面有好多他喝酒就是那种动作的设计行云流水一般就是好看
这个还不光是特效招式设计上就是它还多了很多第一步其实不太会有的这种就它打架会加入很多的小的道具最典型的就是东方不败用的那个针线嘛丝线要表现它从男变女的这么一个过程里面就是越来越多的阴柔气质的东西就大量的这种薛华针啊线啊蜡烛啊对于令狐冲来说的一个武打道具是那个
九葫芦他有大量的这种道具加入进去他的那个打斗就变得不是像之前我们看老式的那种武打片可能非常的传统板击他多了很多奇招怪招这种靠想象力去堆叠的那个部分这个后来马上就被各种致敬东和湖外就是拿针线绣花那一段马上就被周星驰用到路顶记里
刚才说这是单独来看但是呢如果你是把它放到电影里面就是当它和其他人物发生关系的时候有一些耐人寻味之处比如说令狐冲和小师妹这种关系的复理你就会觉得许冠杰和叶童他们之间的那种就更让人信服真的能看出来他们是轻微竹马的师兄妹
而且电影里的设置和书里面是不一样的电影里面小师妹是对大师兄暗生情愫但是呢又是懵懵懂懂的但是这个大师兄呢是把这个小师妹就只是当妹妹就是他们之间是一种很纯粹的兄妹情电影里面的设定是令狐冲就是和任盈盈是一见钟情嘛
所以那种分寸的拿捏是许冠杰和叶童之间的表达是非常有信服力的就是你一看你就知道他们的情感状态是什么样但是在这点上李连杰那一版尤其是当小师妹换成了李嘉欣在电影里面让师兄弟们不把她当女孩子看甚至是她换成女装开始打扮的时候师兄弟还捉弄她
这个说服力我觉得就差了一些因为那是李嘉欣啊我觉得这个里头有很多徐克故意的地方他不是说我不知道李嘉欣我拍成这样而是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是李嘉欣我偏要这么搞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我觉得说这第二部《东方不败》里面女性角色她的演员林青霞关芝林李嘉欣
还有余安安他们都在一部电影里我天就是现在你都没法想象一个电影班底卡斯然后能有这样的一个组合太不可思议了
你提到关芝琳我突然想到就是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第二部里面许克对于令狐冲和小师妹之间的人物关系放到后面他拍黄飞鸿的时候来理解就很顺畅他其实就是按后面他拍黄飞鸿和石三仪的这种模式和关系来
来拍或者来理解这种人物的就是黄飞鸿和十三姨也是这种插歌打魂然后中间还要加一个这个小徒弟一样的这样的角色就大量的这样的喜剧成分不会让他感受到说有这种像叶童和徐冠杰能演出来的那种暧昧情窦初开的那种感觉在徐克这可能被解构的更深更彻底还有一点啊可能还是和作者的性格有关
金庸笔下的男主角有很多都是要失恋的或者说就是在情感之路上是非常不顺利的往往都是有暗恋苦恋单恋这样的戏份在里面就像令狐冲是特别典型的小师妹那种就还挺虐的
令狐冲原著里面这个人物他跟小师妹的这个情感相比金庸写其他的爱情故事就更现代化它是一个现代的情感关系里我觉得特别能够理解的这么一个三角链的这个模式就是小师妹令狐冲林平之对于令狐冲来说他对小师妹是有很多的情感
但是对于小师妹来说特别容易理解就是在她的眼里令狐冲因为她本是性格的问题然后也因为两个人朝夕相处的问题她是不太会把令狐冲当作一个恋爱对象的角度去看待她对他没有那种情感反而是当林平之这个外来者进入之后等于一种陌生感或者一些
林平之身上有一种不一样的这种性格特质他不是那种整天没心没肺的就显得特别玩闹这样的一个性格因为他的家世因为他的什么东西带来的一种更忧郁性格特质使得这个小师妹实际上更容易对林平之产生一种爱情上的好感反而令狐冲他性格本身就是一个会让人觉得你就是一个大哥哥吗或者这样的一个形象的角色
这个从人物关系上来说书里面他对这种情感上面是有更细腻的很多描写的但我想说就是为什么书里面金庸先生他会安排自己笔下的男主角往往都有一种爱而不得或者是说会失去爱人等等这样的一些设计从一个侧面这也是一种在情感上不自信的表现
可能在投射出来一些在情感关系里面其实是他更能捕捉到那种失败者或者是有一些些自卑的这样的心理但是呢你看在徐克的作品里面我们是很少看到男主角失恋的徐克的这个作品啊
他的人物都是自信满满不管是男主还是女主在徐克的作品里面的这个情感关系里他都是带有那种主动他很少有那种虐恋就是那种因为性格上面的就是自己的那种躲闪或者是退让造成的那种不圆满
是觉得这个跟人的性格有关创作者他自己内心的一种投射许克他很多电影体现出他的爱情观是觉得说这个东西我觉得是我喜欢的那我就一定要拿下或者掌控住我的这种主动权我要主动出击然后我要想尽各种办法我就充满了各种自信就是最后一定能跟这个人在一起
在《笑话江湖》里面不光是说他给令狐冲赋予了这样一层色彩他其实反过来也对东方不败有同样的这种描写和塑造就是东方不败在第二部里面也是类似的一个状态他是一个对爱情非常的执着自信某片布局我要怎么样得到他的这样一个任务
林青霞的这个《东方不败》虽然说她已经和书里面的人物啊基本上可以看成两个人物了但是呢不管是从林青霞的角度还是说从电影史的角度林青霞和《东方不败》这个角色她都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经典了
这是一个就是无论从他的人物的符号意义我们说了很多更深入的意义上来看比如说他对性别二元论的一些挑战或者是说他对这种武侠片就只能有固定的那几类的男女的传统角色这种挑战这是一方面的成就我觉得更直接更直观的就是林青霞真的是贡献了他影史上
能够在他个人的角色表演里面都排前几的这种经典形象尤其是胡中喝酒的那场戏他在房间里面关了灯和令狐冲打斗的那些戏他其实已经完全改写掉了东方不败这个角色本来的一些设定了这个角色原本在小说里面是
金庸对阴谋也好对于这种这种枭雄啊等等的这样一些负面角色的最极大成的塑造之一有点怪有点让人有点心生畏惧的角色原著小说里面都不败被塑造成不男不女他列了刻画宝典列成那样金庸更想呈现这种他让人恐惧或者让人有点近而远之的这么一种气质和态度
就是在小说里面东方不败它是带着一种妖气是是但是你看林金霞完全不会有这种妖气啊她身上是那种首先妖气被她的这种阴气给替代掉了而且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我觉得可能在港片的时代里面都很难找到这种就是比如说像形容张国荣啊这样的一些男演员我们说他的美说他的帅是男生女相嘛
这样一种形容但我觉得林青霞是一个
难得能女生男相的这么一个演员简单点说这就是天选的东方不败的这个演员他能够中和掉东方不败这个角色身上各种复杂面的这种不男不女然后英柔然后又是枭雄又是武林门主的这种性格特质又同时几乎能非常偶然的就显然不是金庸本业就是非常偶然的去
去除掉了这个角色身上本来有些怪异别扭的地方他把他的复杂面在那一面尽可能丰富呈现出来的同时又通过他自己的气质让这种复杂面带来的这种副作用的东西给消除掉《独王不败》对林青霞也非常重要他们真的是相互成就但是这种成就里面呢它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在里面
你要知道林青霞那是琼瑶女郎她是拍琼瑶电影《窗外》就是琼瑶的第一部作品《窗外》其实是琼瑶带有自传性的一部小说所以林青霞你也可以理解为琼瑶可能就照自己想象中自己年轻的时候小说里面那个主人公的样子找到的
林青霞开始是从一代这种言情片文艺片这样出道一路拍下来包括自己的感情经历也是一段虐恋到她拍《东方不败》的时候她是刚刚经历了人生里面的至暗时刻和秦瀚多年的情感不得不结束
这个时候徐克向他发出邀约请他来演东方不败那对他来说是一个太颠覆的事情了一代文艺片纯情女神要来演一个东方不败这样的角色我们现在来看固然是一代经典但是他这个人物的设定毕竟也是一个非寻常人类吧当时他要做出多大的突破
徐克他能想到请林青霞来演这份眼光也是不走寻常路吧有时候我在想这种神奇啊一个我觉得是徐克这边他的慧眼他的坚持也是林青霞他能接受他去尝试最后这样有了
这么一个我们现在来看是天选之人好像是天作之合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那个可能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然后由此徐克他就牢牢的就举起了这个新武侠的这个大旗就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代总师林青霞就此转型
之后他也拍了一些武侠片嘛像那个《天龙八部》《六指擒魔》都是他后来那段时间拍的包括那个《鹿鼎记》就是成功转型当我 30 年后再看《东方不败》的时候我看到的就不只是电影了其实也是一代人的人生那种选择无论是创造这么一个角色也好还是答应去接演这么一个角色也好
对于徐克或者是对于顶清霞来说他都不是一个正规的或者是说保守的这种逻辑下面能够产出的这么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主意这个想法这个 idea 真的是
做出了很大的这种创新或者突破或者是这种冒天下是大不韪的去想说我能不能就叛逆一下创造出来而且我觉得对于聆听者来说这是一种
不成功变成人的这么一种冒险因为很显然就是对于东风不败其实到至今关于这个角色都只存在两种讨论就是非黑即白一种是认为他会援助会经典就是他只有负面评论他只有极端的负面评论和极端的正面评论就是这个角色一旦出演他在观众心中你要么就是
成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形象你要么就是被骂得狗血淋头说你怎么能够这么毁掉一个形象就是他没有退路可走的这么一种选择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结果就不管怎么说《东方不败》这个形象还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这个荧幕形象这个已经立柱了但是假如说当年这部电影失败了这个角色塑造失败了那你想想看
死后一个人的人生会是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是有些事真的很难去回想再去看当时的话那真的是觉得有一种走钢丝的那种惊险在里面其实我们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情是一个你说它一种巧思或者是什么一种灵感就是我觉得把它归结为巧思或者灵感这真的是从后世一种
站在一种宏观历史视角下你才能看到俯视这个历史你才能看到的一种东西但我觉得对当时深处其中的人而言我们与其说它是灵感就不如说它是一种突破就是豁出去的这种对或者说是冒险因为我相信在那个时代未必
只会有一个许可或者未必只会有一个林青霞想到说也许可以这么做就更多人他没有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他没想到而是他不敢去这么拍然后这么演这么一个角色就是勇气才是这个里头更被忽视的是的或者说那个时候我觉得从创作者的角度可能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观众准备好了没有
对对对是相对来说主创尤其是他剧组有很多团队人或许可以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你要让观众突然接受说《The Homeboy》突然是这样就好像有点难或者说让观众来接受武侠片可以这么拍对对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就是因为武侠电影嘛这是咱们中国电影一个非常独特的门类啊如果你把它放到武侠电影发展史来看的话那又是另外一番意味就是你既可以说它是好像开宗立派创新但也可以说离经叛道所以争议也是非常大的
这两年我们也看到一些武侠电影它其实又要回归传统要去恢复那种硬桥硬马一朝一世的像徐晓峰导演他就是非常重视啊就是这个电影里面的这种时朝这个风水流转啊《笑傲江湖》这部电影它里面你能挖掘的东西就太多了
可以在里面去挖电影史可以去里面去看导演的这种成章史你也可以去看里面一个一个演员太丰富了就是实际上喜欢搞这种性别反串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的这种
创意想法其实对徐克来说从来不是一个偶然的灵光一现的想法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趣味另两个可以去索引的东西一个是青蛇嘛就青蛇虽然没有这种反串但是他其实是对法海的这个性格做了一种巨大的颠覆有男生女生反串的这种一个是狄仁杰就是邓超演的那个角色他其实是稍微有点阴柔的形象
后面可能更经典的大家这两年老是拿来把他当成那种互联网段子的那个角色是《龙门飞甲》里面陈坤演的那个于化田的角色就是你能看到徐克对这类角色他一直有这种兴趣就是所以我很能够理解他当时很有可能选择《笑傲江湖》一开始他打算改编这个剧本开始
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奔着改编《多梦不败》这个角色去的或者是说就对他而言拿到《多梦不败》这样一个角色真的就是他的第一个冲动或者找到这样的角色他的目的就是我要把它改编成一个这种有点突破二人性别论的然后有点给观众带来一种在性别审美意识上完全颠覆传统认知的这么一种新的形象主义
难道继承了徐克一波的反而是于正吗你说于正的那个版本笑我江湖他那版的那个笑我江湖直接把东方胡拜变成了一个女角
情节完全改写把书里面任盈盈的做的事情都移植到东方胡白身上以至于看那一版的观众都大声疾呼说让令狐冲和东方姑娘在一起吧这个真的得批判一下余真对我觉得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
虽然你说他表面上看起来做的事差不多都是做了一种男女反串的突破但是我不得不说你于正做这个事情用一些夸张的说法是有点居心不轨的这个想法你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多么丰满东方不败这个角色
因为我看过那一版我不得不承认我当年莫名其妙的有一些恶趣味居然完完整整的看完了于震那一版的《笑傲江湖》就是他的那个请陈乔恩来演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他就是想把它演成一个国偶剧他就是想让这个东西变成一个只有女角色能够满足的就是《东方不败》和这个令狐冲的这种近段的这种禁忌之恋的情节啊
因为当时陈强也是台湾偶像剧的一个标签式的这种演员他找他来演我觉得也出于这样的考虑他跟徐克的差距在哪就在于说徐克从来没有说过他影片中的东方不败是一个女角他从来没有承认过就哪怕到第三部的时候他都点得非常的明就是东方不败是一个练了葵花宝典之后本身是男人然后
他性别认知转变变成女人的这么一个人而且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来源是当他看到令狐冲之后发生的这个转变就是徐克他其实内核是他讲的是性别认知的事情这个我觉得更前卫就是你在香港 1990 年的影片里面他其实讲的是很多可能到今天的 LGBT 影片
都没有那么广泛去触及的这种性别流动性别认知的这些问题就是东方不败原本是一个男人练葵花宝典把自己练成不男不女这个状态这第二个状态是不男不女第三个状态是当他看到令狐冲之后
他渴望成为一个女人因为他对令狐冲有某种爱慕之情而在遇到令狐冲之前其实就是他和他的那个小妾嘛他其实是拿那些他身边的女的侍妾来假装说我自己依然是一个男儿生
就是他有某种自我欺骗在当他看到令狐冲的时候他已经放弃这种自我欺骗和自我催眠然后说那我就想变成一个女生我甚至会因为说我现在说话像男生而感到不愿意面对令狐冲就是要找一个人来替我说话因为这个人没有女生的声音来说话就他包含的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性别认知的这种议题而这个议题
余震是完全没有去触及的他纯粹就是把这种国务剧来拍总之我是觉得那一版大家不要去看对对对我是不承认那一版是笑笑胡的刚才我们说的因为这部太丰富了我们可能就光聊这个电影啊这期我就都聊不完但是我们其实还没有展开说里面有非常多的配角每一个都不白给三十年后再来看啊
都有一些追忆和缅怀的意思了尤其是唱笑江湖的那两位对扮演刘正峰的是吴马然后扮演屈阳的是林正英如果看那种带弹幕的版本的话一到这个地方然后就有很多朋友玩梗啊就说这个燕赤霞和僵尸道长他们本身就是一部香港电影史他们更像是香港电影的某种荧幕形象
非常重要的标签或者是符号吧这个也是香港电影很难得很宝贵的地方我们看很多别的地区的电影未必把它和很多就是非常鲜明的这种荧幕符号给挂勾起来
我们回想内地这么多年的电影你其实也不会是说想到有一些所谓的这种能够代表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国家电影气质和风格的这种荧幕形象但其实燕赤霞或者是说江氏道长林振英演的这些都是非常
经典的这种你想到这两个形象你看到这两个形象你就会联想到很多独属于港片的这种特殊的气质事实上这个也是一个站在历史后来者角度上去看会玩这样的港
实际上《笑江湖》的拍摄是在《倩女幽魂》之前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吴玛老师还没有成为艳势侠我们是从后来者的角度会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说两个经典一幕形象的同框这真的是
天作之合或者是真的是某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偶然当时恐怕连徐科自己都未必会想到这个铜筐的历史意义有这么大因为当时这个历史意义本身都还没有产生不存在所谓的江氏道长和艳势侠见面的这样的一个世纪会面如果我们放到当时第一部你会发现五马他是一定会来拍的因为他本身就是胡金泉的弟子
而且它是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个很奇特的存在因为那个时代是拍这种武侠电影我们都知道是有两座高山啊一个是张彻导演一个是胡金泉导演那吴马先生呢他是同时是两位导演的弟子他们拍的电影里面都有他而且都比较重要
当时请胡金泉导演拍那吴马他是肯定要参与的《一切女幽魂》是在这个之后拍的吴马也是凭艳势侠也是拿了金马的最佳男配对于吴马来说这里头可能还有另一层的含义是胡金泉时代的一种告别就几乎像江湖像一个断代的这种标志一样
它意味着新老两代的香港武侠片的传统要完成它的一种交接或者要完成一种非常疼痛的这种转型这个转型不是那种
缓慢地产生的它是突然之间就有这样的一种巨变就是新一派的武侠导演和旧一派的这种胡金泉这样的武侠导演之间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在创意在各种方面天壤之别我觉得这个也是就是上到这部影片的两个导演胡金泉 徐克下到中间很多参演的演员身上的一种就是时代感吧
他们自身都可能未必会觉察到的就是《笑傲江湖》本身附带的这种特殊的对于影史的意义就假如说你现在打开两本传记一本是徐克导演的传记这里面提到《笑傲江湖》那绝对是浓墨重彩的是他的成功之作是他奠定了一代新武侠大师的一代宗师的一部经典作品但如果
打开另一本传记是胡金泉导演的传记那你就会发现《笑相活》就是一部英雄迟暮一代大师的黯然退场同一部电影但是对于不同的电影人包括他在电影史上的位置在不同角度看对于一代人来说然后是繁花四季对于一代人来说就是落花流水
事实上 2022 年的时候拍过一部胡金泉为主题的纪录片就叫大侠胡金泉分成上下两部曲那里面的确《笑江湖》不是他的重要的讨论的部分虽然这里头你也能看到徐克
在纪录片里面出镜了但是整个影片就是这部回忆胡金泉的纪录片里面大家更多谈的是侠女是空山灵羽是大醉侠这样的经典制作不太会去讨论校务江湖如何如何这个就是我们作为影迷站在现在去回看影史的时候一些很多让人唏嘘之处吧
这个也是某种巧合吧这种唏嘘或者是这种时代风云变换的东西就真的和《笑江湖》它本身这个文本这个小说的主题是非常相似的其实就像第二部开头念的那首诗《一路江湖岁月催》
天下风云出我背一入江湖岁月催黄土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罪
这个就像赠予或者判辞一样已经写明了戏里戏外的很多的事情而且不光是说所谓的胡金权和徐克的换代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隐含的换代是很多人会忽视的是许冠杰和李连杰的这种交接就是许冠杰他代表的是香港上一个时代的可能七八十年代的那种
市民喜剧的东西像半斤八两这样的一些影片李连杰其实是一个他大陆就是等于是有一些新的创作的这种势力班底能够进入港片的工业体系之后有了一个新的至少在当时的那个武侠片的时代连杰真的是就是断代式的这种开启一个新时代的这种五大明星现在来看真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有很多
辛老交接的意味而且我觉得其实他这个文本讲的也是一个辛老交接的故事嘛
我这说的这个文本还不是指金庸的《笑个江湖》就实际上在第一第二部里面第三部咱就暂且不论了就第三部太非了它也没有什么主题上的传承啊之类的第三部纯粹是徐克自娱自乐的一个东西第一第二部的主题其实就是在讲的这种新老交接就江山带有才人出嘛
旧的人和新的这种不同的这个世纪之间的这样一些摩擦或者是矛盾他不断的是去讲一种非常悲凉的或者是有点萧瑟的这种气质无论是最开始那个两个大的前辈对吧就是五马和林正一演的代表的是江湖的老前辈要退隐江湖最后却还不得善终还要被追杀的这么一种局面他又要讲岳不群和令狐冲他作为师徒
亦师亦父的这么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第二部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明显这种萧瑟的感觉他其实就是讲令狐冲也就是电影版里面的令狐冲在经历过这么两重的考验和经历之后他自己也闷声的退役就虽然
从他的年纪上看他也是一个处处江湖的小毛孩但是他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悲凉感所以他要门生退役他要离开这个江湖尤其是在经历东方不败的这个事情之后更是这样子他的结局是退隐江湖的这么一个
目标这个电影最独特的地方也就在于这就是主角的目标从来就没有是我要成为武林第一我要成为武林门主也不是我要复仇我要怎么怎么样主角的目标很怪他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主角的目标就是我要退隐江湖这个有点甚至很像徐克之后参与的
英雄本色的一些故事内核就是你想退出江湖但江湖不让你退出的那种有点黑帮篇底色的质感你这么一说的话还真是电影的改编其实是有一些徐克他之前拍英雄本色系列那种框架的东西在里面就是狄龙说的那个我不当大哥已经很多年话是可以放在令狐冲身上他有一种
黑帮片式的这种萧瑟感英雄陌路的这个质感其实在我觉得很多传统武侠片里面是不太处理类似的这种人物或者是形象尤其是如果我们今天就拿胡金泉的来对比的话胡金泉大量的这种武侠片他其实是讲的一种向上的这么一种故事的走向但是许克的这个我觉得他的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就是一个
可江湖格格不入的人物令狐冲是一个没有什么追求我就想和小师妹两人每天也不是说我要和小师妹怎么样在一起甚至他连这种爱情追求他都是没有的这个人物的内核是非常奇特的他的追求就是
快乐开心我和我的师兄弟们好好的生活在一起就行了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一样的这个主角的设定这也就导致为什么第二部里面很多人会说相比于令狐冲的话反而东方不败更像是主角
因为东方不败是这个电影里面非常另类的它跟令狐冲比起来它是有追求的它是有它的这种宏图霸业江山一统这样的一种夙愿你说它是阴谋家也好是萧英雄也好是什么也好它所代表的故事走向是我要不断往上走我要进取我要发展我要怎么怎么样但是我觉得这个底色还是令狐冲带出来的那种底色就是一种
我从一开始一入江湖我就厌倦江湖的这么一种对江湖的失望的感觉人的心境真的是会变化的小的时候看电影版《笑江湖》的时候对他最不满意的就是他不尊重原著就算是电影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就觉得说这改编的书里不是这么写的呀
比如说她和小师妹的这种关系也包括很多人物的命运走向这次重看的时候我还记得第一部结局的时候就是她骑马带着小师妹走了嘛她和师兄弟们约着要去退隐江湖我当时看到她和小师妹在马背上离开的那个背影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就我当时那一刻的想法是如果真的是这样多好啊
因为我们都知道书里面两个人感情是很苦的嘛小师妹最后的结局也很悲惨过了这么多年再看你就特别希望每个人的结局能是一个圆满的就不求他有多好就是不是说他要如何的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是在江湖上有取得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不是这种你就特别希望每个人都是平平安安的好好活着这个也是徐克改编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实原本《笑傲江湖》的故事按金庸的写法他写的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东西他是写令狐冲这个人物从他视角来看他一切坚信的笃定的信仰崇拜的东西都轰然倒塌的过程
师父发现是个大坏蛋跟任盈盈产生纠葛又发现你们这儿也是一大摊子烂事他永远是处于一个这种过程里面就是他不断地卷入这种纷争然后从这种纷争里面他自身也受到很多的影响自身的事业也好爱情也好也不断地一杯去收场的这个过程但是我觉得在徐克里面徐克好像不太忍心去这么做就是他这个里头的令狐冲从来是一个
纵然江湖腥风血雨然后阴谋诡计跌出然后充满了很多的悲剧但是好像这里头令狐冲永远是相对来说置身事外的一个角色
他其实第一第二步的给的结局都是全身而退了就哪怕第二步没能说让他跟那个多么在一起但是我觉得这个也不太必要去这么拍两个人有一个这种短暂的相遇相知和突然的离别也是一个更好的结局处理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安稳的这种退隐江湖的这么一个结局他其实是用一套
更喜剧的方式把令狐冲这个人物和他周围的这个世界做了一点点的小小的间隔或者是说让他能够稍微跳里出来就这个人物相对来说还是有很多的可能有很多的这种剧情的处理空间能够让他全身而退的原本的令狐冲是一个越剪越深的这种人物形象
这个作品最后呈现出来还是投射的是创作者他自己他的思想他的性格金庸先生写的是武侠小说但是他心里面永远装着的是庙堂是历史是厚重徐克他拍电影他心里面的永远都是江湖是浪漫是热血
所以这种气质上的不同它一定是会体现在他们呈现出来的文本和影像里面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是当然金庸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所谓妙堂一种隐喻也好一种折射反思也好他为了完成他的这种反思或者是什么实际上他很多小说里面结局他给的就绝对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嘛
之前咱聊的那个射雕神雕天龙八部然后一天其实主角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善终的这种结局我觉得对金庸来说这一种残忍性在于
似乎在他的笔下这些主角是为了这种反思的力量能够形成然后这种隐喻这种折射能够被表现出来就他有一种必然将要牺牲的这种宿命感在但我觉得徐克是他会有首先他就不太 care 或者说不太关注这种我要对庙堂对什么什么东西有一种反思或者是这种特别沉浸其中的这种思考
那当然了因为他们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都完全不一样而且还有就是你看金庸先生他一直觉得说我不是说为了想写武侠小说而写武侠小说的要不是为了我自己办的名报我得把它卖出去我觉得他都不想写武侠小说他一直是想做历史研究的他后来到老年那还要去拿学位去研究历史在他心里面
还是有那样的一个目标的但徐克不会有这种想法他拍电影就是拍电影就喜欢拍电影对对对我觉得两个人在创作心态上很大的不同就是金庸是一个做很多事情都是最温之意不在酒的那个感觉就是我写武侠小说我有一个更深的目的是为了明报
我写这个情节是背后有一个更隐含的我的一个爱好或者我的一个观念是我想传达比如说对意识的某种思考对佛学对什么什么的一种考量它永远都是有一点这种自问之疑不再救的感觉
但徐克真的是一个我拍这个电影我就是因为我就爱拍他甚至包括很多时候他不存在说什么讨论很多别的导演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要加这个特效你知道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人物形象你是为了什么别的更深的用意你要这么理解徐克电影会失败因为对徐克来说很多时候他真的就是觉得这么好玩或者他真的就是觉得我就对这个形象感兴趣我就想往里塞的这么一种儿童玩游戏的心态在里面
我们也没有说想把金先生和徐克导演做这样对比至少不是我们做这期节目也至少不是我们这期节目的一个初衷但为什么聊着聊着聊到这了呢就是因为一个原著小说作者和他的这种影视化的改编的创作者他们之间精神层面的
有一曲同工之处也有这种创作理念上面的不同所以才会有我们看到的就是他们都是一代经典但是呈现出来其实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一定是有他们深层次的原因的所以影迷心目当中《笑傲江湖》系列是一代经典但是在原创者角度金庸先生看来是拒不承认
甚至是说这版权不能随便的卖了这个太危险了
我听到了另一个传闻因为这两年徐克不是在筹拍他的什么《世界英雄传》他要把《世界英雄传》拍成电影而且据说拍的应该还是不是正传是守向阳就是他把那个射雕和神雕又想了一个这种同人文的办法现在反正也不太知道他想要拍出来的剧情是什么东西但据说之所以这个项目拖到现在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在金庸老先生生前
不太敢或者说可能不太方便去冒险去颠覆援助去拍这么一个东西的我觉得主要是金庸先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就是这个原因嘛对自这个校长降屋之后徐克肯定是上了金庸先生的黑名单的
咱聊金庸影视改编我觉得核心的主题其实还是金庸是一个核心另一个核心就是影视改编我觉得影视改编这个东西我从一开始的一个观点和态度就是就不要一步一区的去就像于华说的他说张艺谋改他的活着改的最好的地方就是他不尊重原著就是你给出的和原著不一样的解读
这个才是很多改编者真正要有的这种具备的素质就是不能完全套着远处来你得有你自己的想法和你自己的一些创作的主观的态度在里面你才能真正把一个东西改成一个好的作品而不是改成一个纯粹简单的做一种媒介转换就是把它从一本书变成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但是实际上
那就是一种翻译那不是一种创作当然了我觉得于华老师就是他评价电影活着的那个话术也高情商那是是是借用他这个话来聊一下说对这种观点认可至于他真的以为张艺谋的那个活着好或者坏除了他和张艺谋本人之外恐怕不会有真的人知道我觉得至少从结果上来说是好的
今天一直啊就是这个电影版就已经聊了两个多小时了聊不完啊这个电影其实第三部根本就没有触及这个第三部其实可以专门开一个太飞了前两天重看这个第三部电影我当时想哇许可当年怎么能把一个电影拍的这么乱七八糟就是真的就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真的很推荐大家虽然我们今天主要聊的是前两部但是很推荐大家也看一看第三部可能被很多观众忽视的一个冷门的电影叫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这三部片名特别有意思连起来第一部叫笑江湖第二部叫笑江湖之东方不败第三部叫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这三个片名你就看嘛它就是一个不断地往外飞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偏离主题的一个过程
就是他从《笑傲江湖》不断不断地往外把主题片的已经就是到第三部已经完全天马行空每一个情节往下走你就会觉得怎么突然这种情节也插进来了这种人物怎么也进来了这个元素怎么也能混搭进来的这是我觉得徐克极尽为止他生涯里面最任性的几部电影作品之一这是一个纯粹展现他有多么任性的一部作品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是
这个第三部啊你就把它当一个徐克电影看就可以了已经可以和金庸的小说没有关系了第三部和改编已经没有关系了但是我们刚才因为聊的都是电影版啊那还是要来聊一聊剧版像《少老江湖》这么经典的作品嘛电视剧的翻拍那也是一版接一版啊从八十年代港台就都拍过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
我们之前说过金庸剧在 TVB 就是有一点震台之宝的意思基本上就那个八十年代的时候是一步一步地拍而且是拍一步就火一步不光是剧本身受欢迎演的演员当时就是演 TVB 金庸剧的演员要么就是已经小有名气或者成名的演员来这里面单纲来单收视率
要么呢就是新人但一定是无限那个时候力捧的新人演员拍了以后也都成功被观众认识但是 1984 年 TVB 的这一版《笑江湖》呢就有点另类了我们现在看一下他的演员表啊你现在来看也都是很神奇的存在这版的令狐冲竟然是周润发发格扮演的
任盈盈是陈秀珠其实这也是一代 TVB 女星啊包括她后来年纪大了以后她在金枝玉镍里面演皇后那个辨识度也是很高的演小师妹的是七美珍也是当时 TVB 的当红女星啊而且那个时候周润发呢是
在 TV 拍了上海滩啊什么的然后也是非常受关注的一个当红小生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你觉得这部剧啊那在当时播出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什么情景据我了解是很扑的是吧就是基本上这个剧到现在为止
去问说周润发演过哪些角色大街上一百个人能有两三个人能说出来他演过令狐冲那就了不得了这个是一个怎么讲有点玄学的对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让他大红大紫的准备然后这个电视剧扑了对 是的所以就是说他在金庸剧里面是一个另类的存在按说金庸剧就是一个收视率的保障但是这一部就花铁卢了
可能由此啊也让大家认清了这个发哥是好演员但是他不适合古装周润发有一个特征是后面各版的《笑傲江湖》都不太有的就是大众普遍印象里能看到的那些令狐冲的演员吕宋贤
徐冠杰李连杰李亚鹏甚至包括余正版的那个霍建华他们共同特征是都是有点偏向小生青涩青春气的那种感觉发哥那是一个一米九的山东壮汉一样的那个质感在那个电视剧里面他不是不能演出令狐冲的那种调皮捣蛋或者什么东西
但是很简单你就想象发哥演的那个赌神或者赌圣里面他其实也是类似的性格特质的角色吧就是有点调皮捣蛋有点魂不令有点玩世不恭然后又能独当一面这种角色但是赌神你是可以想象这个能够说的合理的但是你把赌神里面那个发哥赌神的形象塞到《笑傲江湖》里面这个太突如了
这个剧啊现在视频网站上是有的如果想怀旧的话是可以去看一下但是你都不用去看剧你就看那个海报你就觉得它完全不会让你想到是令狐冲你觉得它就已经是得是五岳盟主那个感觉
就是我觉得发哥上有一个矛盾点是他跟令狐冲这个角色的矛盾点令狐冲这个角色身上最大的他的角色本身人物本身的矛盾点在于他的确是华山派的大师兄但他是一个不想当大师兄也实际上当不起大师兄的这么一个角色但发哥往那一站你就觉得他就是大师兄就是江湖大佬一样的那个感觉在那他不会有一种
本身的这种矛盾感在这丁护中本身是有一种矛盾感的他是一个不想当大哥却当了大哥的人对不想当大哥却当了大哥这个话放在发哥身上是多么的荒唐就是
发哥什么时候演过不想当大哥却当了大哥的人发哥演的从来都是我想当大哥所以我是大哥的这种角色或者是说虽然我不想当大哥但是我往那一站就是所有人都认为我就是大哥了但是我就是有这个气质有这个本事当大哥的这种角色他演的都是这一类的形象
所以这一版呢我们就点到为止啊如果想看一看啊就是发哥当年还演过令狐冲抱着这样好奇心可以去了解一下之后比较成功的一版就是现在大家认为是一代经典了就是吕宋贤和梁佩玲的那一版 96 年 Tuby 拍的这一版
而且这一版啊开始的时候是不太被看好的因为吕宋贤 96 年他都已经不年轻了而且呢吕宋贤他不是无限的亲儿子就他是从雅士过来的他在雅士是受力捧的啊
和江华那个时候是同一部一般如果他俩同时出现在一部剧里面一般都是江华演哥哥他演弟弟然后这样但是他演令无重大家觉得这好像也不够帅名气一般为什么会选他来演梁毅霖当然也有类似的情况啊这梁毅霖另外一个名字梁佩玲啊
他也是他不是那种第一眼美女好像很惊艳的样子他来演第一女主角任盈盈他之前是演过不能说是金庸剧啊因为他演的是 TWB 之前拍过金庸的同仁就是九阴真经那个系列他在里面是演黄药师的妻子就是冯衡这个也是 TWB 当时一个很奇特的存在他把这个拆出来拍了这么一组
但是呢她毕竟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金庸剧的女主啊这样的一个组合当时是存疑的但没想到事后证明啊这个还是拍得很成功的就是在一个当时看来一对主角好像不是那么出挑浮华道也比较粗糙但是现在来看也算是一种经典了
他能成功的某种玄学的东西这个我觉得未必一定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里头某一种准则是
他做对的东西就是因为令狐冲或者任盈盈这一对角色男女主角他在金庸的整个小说体系里面就不像是我们之前聊的像怡天 射雕 神雕那种是大开大合的人物性格非常饱满突出的这种形象就是他就是有点小人物的这种低色在里面的所以这种选角他做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不出错嘛
选一个相对中庸一点的这种选角办法不至于太挑战观众的接受度然后又不至于太差就吕宋贤显然不是令狐冲选角的下线但显然他也不是大家第一时间会以为的令狐冲选角的上线他就是一个中不溜的这么一个选角的这个选择的标准但恰恰是他这个跟令狐冲这个角色本身该有的气质最贴合因为你令狐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啊
就是跟我刚刚说的那样令狐冲身上是那种他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魂不灵的这种气质这种我也不想当最好的但我肯定本身也不是最差的这类人物还有就是刚才那个你提到的 TVB 他拍金庸剧他的厉害就在于选角就是这个演员选对了
整体的演员选对了那整个的味道就对了这一版里面它很多的这个配角你现在来看的话你觉得就是书里面的人林平之是何宝生他本身就是那种娃娃脸嘛那个样子小师妹岳灵珊是陈少霞你一看她你觉得就是一个武侠小说里小师妹的那个设定小家碧玉林家女孩的那个样子
还有大家都说这一版里面的怡林就是那个和美店她是最符合怡林的因为怡林其实在书里面她好像是个小角色她不是一个夺光彩照人的角色但是她的戏份又不少而且她又是一个让人很喜欢的一个角色
怡林她的那种天真她得是真的能是让你感觉到这确实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她喜欢令狐冲但她自己是一个尼姑嘛内心里面她又要遵守这个清规戒律所以她暗中祈祷她不是说希望她和令狐冲在一起而是她就只是祈祷说希望令狐冲好就这个东西你怎么能让人相信这是很考验演员的
这版的怡林是真的让你觉得她就是这么一个天真纯洁的一个形象反而这种小角色能不能选的精准其实是非常能影响到一部剧它的质感的到张继中那个版本就那版的怡林我觉得是选的相对失败的就那版的怡林我就觉得心眼太多了
就是我觉得天真这种东西你说偷奸耍滑呀愤怒啊任性啊傲娇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演天真它是一种很难靠表演来演出来的东西对所以这版的选角然后那些老戏骨们就不用说了那都是 TVB 的一批甘草演员啊但是在里面你觉得用的都对比如说像岳不群是王伟
TVB 看多了都知道他一般都是演这种角色演一个富商就是演这种枭雄级的人物他演过的金庸剧也是比较多的比如 94 版的《射雕》里面他演完颜洪烈还有就是刚才咱们说过了这版里的《笑傲江湖曲》
就胡伟利先生编的那个曲子好像就叫小江湖曲他没有往外的名字就这一本对这支曲子其实也是精心制作的这个是胡伟利先生呢他根据古曲古玩咒里面改编过来的就是反正你听完之后啊就真的可以用绕梁三日形容反正听完以后就觉得被洗脑了在脑子里面一遍一遍的自动播放嗯
后来还有任贤齐版有马景涛版任贤齐版和马景涛版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他们都有一种合拍剧的气质任贤齐那一版是台版嘛但是他那一版的任盈盈是袁永仪就是挺混搭的这个他这个任我行是当时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李立群演的那个
但这版里面屈阳和刘正峰对奏的那个时候演屈阳的是江大卫这版里的东方不败是刘雪华老师就是后来的宫斗剧里面太后的这个模板就是刘雪华老师演东方不败他里面向文天的角色是徐寿强老师
他这个版本是演员表各个方面的都有甚至还有什么孙鑫啊陈子涵啊连那个陈宝国都有在里面演员阵容上最丰富的一个版本的 3D 的演员都有演出我们聊了这么多的金融影视改编也折射出了某种电影剧创作史上的一种趋势吧就是金融剧它折射出来一个点是
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或者是说不太变更的这种创作模式它一定首先是由香港大量的去拍摄时间可能是 80 年代左右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 TVB 也好无线也好大势发展的时候然后它一定会在 90 年代迎来第二波的改编和创作热潮这个时候的创作热潮就是台版或者是合拍版
然后再接下来就大概率以张继中为主要代表这种央视版就是零几年的第三版的这种改编浪潮再出来它其实是一浪一浪的这样子对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版本就是这个张继中版这个版本呢
它又是承载了很多历史性的意义就它也有点超越了就是一部电视剧本身了首先来说它真正意义上大陆第一次来拍摄金庸剧是得到了金庸先生他版权授权的我们第一次来拍摄也是金庸先生当时一段佳话就是他的版权费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块钱
揣测其实对于金庸来说张继中版本的一个很大优势或者他喜欢的点就在于他有很多之前各个版本都很难达到的这种内地财大气粗的这种拍摄制作环境
带出来这种场景也好一些浮华道上面真的是大制作这个是可能港版或者台版的一些局限性就是你的取景你的人物你的浮华道达不到的那种真的能把一个武林给还原出来实打实的那种质感这个质感也是张继中他能拍那么多金庸剧蛮多都成为经典的一个很重要的竞争优势了
我还记得当时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眼灵无冲的就是我们大陆的男演员我想到的是邵冰因为那个时候邵冰是一代青春小生嘛结果没想到后来第一版演员表公布的时候眼灵无冲的就是邵冰当时我还在想呢我说我这个选角成功心中暗自窃喜但是这个中间就出现了一段插曲
邵兵进组我趴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各种原因吧退出了拍摄换成李亚鹏因为之前我也吐槽过李亚鹏演的张继中版的郭靖嘛就是他和那个角色不太贴但是这也跟吕宋贤演林虎冲一样李亚鹏也是那种你一开始不太看好他能演林虎冲但实际上他演出来和这个角色还蛮贴合的就是他身上有很多的这种
气质和李厚冲的气质是很贴这个是一个文化现象就是当时这版《笑傻江湖》出爱的时候那真的是骂声一片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李阿鹏都说我不上网我不看这些评论说我付出了这么多拍出来的结果迎来的只有骂声我何必去看他呢那个时候李阿鹏真的是一个很年轻的演员
那个压力你现在回想的话那可能真的是很难承受的但是这些年你发现它的豆瓣评分是在逐步提升现在都已经到 8.5 了这也是一个奇迹因为这个货比货比较起来看就是你没有这种对比就没有伤害嘛张继中各版的金融改编至少能做到说他每一版
选角上可能不一定说能够那么符合大众的这种期待等等但是它在基准线就基础的那些该有的那些扣分项上扣的分会特别少它这个本身制作水准在这儿嘛
等于是说观众相对来说天长日久能够接受这个选角能够意识到说这个选角有他的魅力的话他这一套的金庸实际上翻拍是很容易能够翻案的就是很容易有一个口碑的回声的因为他制作精良这个是没有人会去挑他的次的挑张继中次的主要就是他的选角问题是一些细微处理情节设计的问题
看这部《夏老江湖》特别能理解为什么刚出来的时候大家不接受那个时候的那一代观众都是从小看着港剧的金庸剧长大的就一说到是金庸剧脑子里面已经是自动带入了一种港剧的节奏在里面我们现在来看张继中版的这个《夏老江湖》
你说制作精良没有问题但这可能也恰恰是它的问题因为这个制作精良它是体现在首先取景都实景拍摄我们祖国大好河山随便拍这个不是问题而且也确实这个是港剧不可能有的那种高山流水包括屈阳和刘正峰他们对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流水就在山里那边有瀑布有流水
意境是非常的缥缈深远的不华道什么的这个就不多说了肯定这个都是起码的认真严谨的态度都是有的但是你会觉得它不像武侠剧为什么说不像呢是因为你会觉得它的气质是历史剧的气质就还是以前我们那种拍正剧拍那种大戏那种严肃的气质
是是是不光张继中啊我觉得这个是当时大陆拍电视剧的一个通病因为他的经验局限在这儿对当时接触或者有更多经验的就是这些正剧和大剧大陆能够有机会然后有意识形态的支持让他去拍这种武侠片这种轻松的剧集的机会不多那个不是说制作上的问题而是说气质上的差异
比如说宁胡冲是李亚鹏演任盈呢是许晴岳灵珊是苗依依单独看这些演员都没有问题也都是有经验形象气质和人物啊也都是比较贴合的但是呢他们站在那儿你就觉得他不像江湖儿女
反倒这里面不容易让人出戏的是像岳不群他们这些武林里面有一定地位的这些长辈们就是那种他倒是和我们那种政局的气质是贴合的他们都是掌门象征着这种权威当时给我的一个整体的观感就是央视拍的这几版金融剧都特别像什么呢像是那个央视水浒的
同一套出来的那种变体的版本他其实毛病也在于说你们就理解像央视当时拍水浒传也是类似的问题就是他的历史厚重感是很容易拍出来的大开大合的这种人物的他其实也做到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张继中拍央视版的
《天龙八部》它遭到了骂声就比《笑傲江湖》少因为《天龙八部》它正正好好合适它就是能够拍一种相对历史感比较重的它又有什么民族问题又有什么王府的这种这样的一些矛盾这样的一些复国其实它的内核也是一套历史感互重能够去讲一些很板正的故事的这种东西但是《笑傲江湖》
他本身的内核就不是这样子我觉得这个也是当时央视拍的很多电视剧他太吃那个原著的气质了就是这个原著气质对我就拍得好气质不对他没有那个经验能瞬间转接过去说我拍一套另一种风格另一种气质电视剧出来这种转换是对当时来说还比较艰难的
对所以为什么他这个是低开高走啊就是反倒后来慢慢的这个评分上去我觉得是观众的审美也在多元化就可能开始我们一想到金庸就只有一种拍法就是 TVB 就是港剧的那种呈现但是随着大家就是看到东西越来越多慢慢的也会觉得说啊那
我们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解读《笑傲江湖》也不是不可以就把它往一个正剧一个大戏的这样的一个视角去阐释它它也足够认真也有它自己能自成体系的这么一套美学在里面我觉得慢慢的那观众会去尝试着去接受它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
互相的过程就是我们内地也在去学习港台拍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类型片类型剧要有不同的手法然后呢反过来说观众也是在接受更多元的一个世界吧所以它的评分逐年提高背后也有很多剧集之外一些文化现象的东西但我是觉得这部里面的选角
还是有一些角色我觉得是选的对的比如说像宁忠泽我一直觉得宁忠泽在《笑傲江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他其实是对于令狐冲来说他是像母亲一样的一个角色
他对令狐冲的价值观的形成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就是你会发现令狐冲他最后坚守的那些善良正义就很多这个东西是从宁忠泽从师母这儿来的宁忠泽他一直在坚守一些东西包括他最后自己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接受岳不群当王安然他那种变化最后他是愤而自杀的
就很刚烈的一个女子宁中泽以前在其他的影视剧版本里面他可能是没有那么被受重视但是在这版里面演宁中泽的是刘东老师刘东老师他年轻的时候那是演两宫皇太后里面慈安太后的
而且他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嘛他那种本身的气质他那种高贵表演的功底这个选角选的是对的这一版现在再来看的话就当时确实是也是精心制作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在演员的选角上面每一个角色
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所以这个也是你现在再来看它整个拍得很扎实的一个原因吧说一个这里头我觉得选的最贴合我的想象或者是说我觉得它显得最难得可能也只有央视能选出来的选角吧就是风清扬风清扬是于成慧演的
在电视剧之外对于整个的中国的这种武术啊这种武打片来说那于正慧本身真的就是一个活着的芬青雅她本身就是有这种大师气质宗师风范在身上她本身也是真的是一个这种武术家她晚年一直就是一个那种留着胡子就是先奋道骨的那种形象
我觉得可能他也是注定应该来演笑江湖的对啊他最早在电影里面让大家熟知就是那个少林寺嘛因为少林寺的男主角是李连杰李连杰也是因为少林寺一下从一个武术运动员转型成一代电影明星这个里头另一个可能被大家
或者是说就是他的热意硬其实选的也挺好虚情嘛真的是漂亮相比于港版台版也是不逊色的这种其实这版的东方不败也是反串的是毛维涛老师那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演员啊这个是真的是戏剧家也是能看出来那个时候对这部剧的重视
整体上包括我们从选角上也可以看到的一个特质就是港版或者台版他们当时拍《笑傲江湖》的一个优势或者说他们制作电视剧编写剧情也好选角也好等等他们很擅长去给一个原著小说做解构的这种工作当然像徐克这个是解构的有点过头在金庸看来那解构的过度
至少从原著作者的角度来说港版台版的电视剧的那几版的《笑傲江湖》都是恰到好处地去做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能让《笑傲江湖》原本的压抑的或者历史厚重感的东西得到一定的缓解
可以从中看到很多轻松的浪漫的夸张点说它就是一种国有剧式的创作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在里面但是央视那个版本放在当时第一眼看上去肯定首先的第一感觉是它不是在解构它是在结构它它是在一百亿人照着原著东西去拍当它的历史厚重感浓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笑傲江湖》这个故事本身这个小说本身它就是有一种压抑的悲剧的萧瑟的这种
底子在的而且还有一种阴暗的东西对阴暗的压抑的然后凄凉的这种底色在地质后重感一加深这种底色就会被格外的凸显出来所以我觉得当时这个东西如果第一时间给观众看到第一批观众他看惯了港版台版那些东西
他当然会觉得你笑个江湖拍成这样好像就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感觉里面很大的部分就是这种丧压抑到极点然后这种板正到了极点的感觉
但反过来随着一代一代的观众迭代大家对港版台本没有这种滤镜你再去看道路版它的优势就在于说它完完整整的非常认真地给你做完这个
就是相对中式援助去翻拍结构化的过程之后通过很多戏剧表演上的东西通过很多演技功底很扎实的演员的表演诠释之后这种正剧式的表演诠释之后它是可以给观众流出很多的重新的我从观众视角从一个欣赏者的视角去解读它去结构它的这种空间的
就是大巧不攻我突然想到这个词或者说它其实是一种细水流生式的东西它只有慢慢地摆脱了当时的那个固有的印象或者滤镜再去看它才能看出一些新的内容来的这么一部风格比较独特的这种小江湖还有这部里面还有一位扮演左冷禅的是图门老师
哎呀这部其实也是好多演员你就再回忆就是唏嘘不已的这种我是想说这部里面为什么说这几个演员啊一个算一个都是精心去选角的好多都是这种影帝影后级别的崇文老师这也是影帝啊
图姆老师当时还不是但是他特别适合演这种蒙古大韩或者什么武林盟主这种角色就是这种人物形象气质的确也是央视当时选出来的选角里面能难不得的这种能找到的港版台版本身他就不是这种蒙古汉子他就找不出这种气质来对
你现在再来想这一部啊它的这种制作班底你现在也是没有办法想象的除了演员我们刚才说它的音乐是赵继平老师做的里面的这个歌曲因为他做了好几首歌嘛刘欢王菲他们都在里面有演唱不过确实是我觉得
这个电影主题曲因为是刘欢老师就他的这个声音一出来我觉得这就不是武侠剧我觉得就是就是水浒传吧就是奥运会主题曲的这个音乐现场他的这个声音或者他的这个表达太正剧了
太有那种历史风萧萧兮一水寒的那种感觉对就是武侠原本不是个这么半正的东西就是他的那种声音的气质就真的是属于妙堂的但是也许这个是契合金庸先生写这部小说时候的某种心境
你不能说它不贴合小说的气质它其实挺贴合的只是这个小说的气质当它转变成电视剧留给观众印象之后中间经历过了那么十几年的转化翻译的过程使得其实观众对于这个小说的原初印象已经变得非常的模糊或者含混了这个印象既掺杂着小说原本给观众带来的印象又有后面一遍一遍的电视剧翻拍给观众带来的这种
新的印象叠加等它不断地叠加叠加之后等到了央视版这你等于前面的滤镜已经开了十几层了再拍再回到原著再去特别版正地去拍它的时候肯定是吃亏的呀我觉得就是因为《笑傲江湖》它的影视剧改编可能就承载了很多文化史上的意义所以我们今天就聊了很多就是从一个点可能就会想到很多很多
包括尤其这里面就是触发了海耀老师的专业啊因为本身你就是电影专业的嘛我看电视剧其实真的是纯粹从剧名的角度看今天如果就是我们继续聊的话我觉得还有很多很多可以延展的你就随便抛一个线头出去啊可能我们能展开很多但是我觉得还是一个时间关系哈另外一个呢也聚焦回到我们这个《笑傲江湖》本身吧这里面可以
有一点就是《笑江湖》我们之前说金庸先生他的小说有三个主要的版本连载版后来的旧版和世纪新修版《笑江湖》他是比较幸运的就这三个版本从情节人物上来说改动都不太大
但是也略微有差异啊比如说连载本和后来这两个版本那个回目是不一样的连载本都是四个字的后面这两个版本都是两个字的标题比如说第一篇连载本叫福威标局到了后面两版直接就叫灭门这个改动啊后来的这个版本呢
从回目标题上你就能感受到那种阴冷肃杀的气氛从福威标局到直接灭门气质上就是已经完全不同了但是内容上改变是不大的这点上可能是《笑傲江湖》比其他那几部我觉得要幸运的地方但是它在最后的结尾
结尾呢连载本和旧版它俩没什么差别都是最后任盈盈和令狐冲到华山发现华山派的二师兄啊他其实是个卧底嘛害死了陆大友他们所以呢任盈盈就把他和一只大马猴拴在一起了结尾就是任盈盈和令狐冲说没想到我任盈盈以后一辈子也和一只大马猴拴在一起了就是最后撒了一把狗粮哈哈
但是在新修版里面呢就加了一段令狐冲的感悟就是最后加了一段哎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说看的时候也是五味达人我就说这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个成语叫花舍天足因为我觉得那个留白本身就是大家很多想象的空间啊但你一旦加了一段这种内心戏在里面
反正也说不出来但金庸先生肯定有他的用意吧所以三版的小说文本差不多《笑傲江湖》它的剧版和影版剧版有很多个版本但是影版我觉得就是徐克导演《笑傲江湖》系列可能是值得大家去看一下的
这个是我们今天聊《下午江湖》它的影视改编吧我们其实就是聚焦在这一点上做的一些延展的讨论金庸的影视改编真的很像金庸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东西一样它就是一场华山论剑
为什么说影视改编它作为一个话题能够聊出很多东西或者说它能够衍生出去很多背后的复杂的成因然后衍生出去很多新的话题就在于它真的是要当两个对手势均力敌的时候那么这场比武才会好看我觉得很多时候就跟《笑傲江湖曲》是一个道理就是改编的人那个二创的人他作为导演也好作为编剧也好他和原著作者之间
永远只有当他们既是知音惺惺相惜能够读懂彼此然后又同时是这种可能比较七分对手能够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创意的时候这个东西改编才能改编出一些新的突破新的想法就是改编它是一个在电影或者是影视剧创作的语境里面它要比原创而言
更能够有话题延展度的东西可能原因就在于它折射出的其实就是理解不同的人然后不同的创作班底他对同一套东西的理解就他既有一个主脉络他又有一个你能看到就是每次我们聊影视改编我觉得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时代的变化这么一个隐含的主题它其实是两岸三地不同的影视工业的发展
好的那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真的是意犹未尽
如果您喜欢我们这个系列呢也欢迎您转发推荐给朋友们也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来交流啊对《笑傲江湖》以及就是它衍生的这些影视作品啊有一些什么样的看法我们都特别期待就感谢大家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