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的下半段和上半段相比,更为清幽安静,但这些小洋房也都大有来头,他们融合了各种各样的风格,但在东山,又意外地统一,有的小巧精美,有的大气华丽,但可能是因为时间带来的沉淀,气质都非常低调,需要我们慢慢走,细细看。
东山的这条路线我们结束在安静的寺贝新街。其实除了庙前西街上的小店,东山深处也藏了很多咖啡店、黑胶店、古着店、香水店等等,在跟随我们漫游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随意“跑题”,按自己的兴趣漫游东山。
很多人都说东山太过潮流,甚至劝退了一些潮流恐惧症的朋友,但这么多年下来,东山变来变去,但始终没有变的,是它这些建筑本身所营造出的美感,以及它始终一种开放包容、愿意接纳新事物的心态。
shownotes:
简园 2:11
新河浦四横路四十一号 4:20
新河浦二横路二十九号 6:06
新河浦一横路二十八号 6:52
新河浦三横路四十一号 8:33
新河浦三横路十一号 10:04
柏园 11:46
慎园 16:06
东山“名校圈”17:23
隅园 26:40.668
寺贝新街14号 31:38
简园
新河浦四横路四十一号
新河浦二横路二十九号
新河浦一横路二十八号
新河浦三横路十一号
柏园
慎园
东山“名校圈”
隅园
寺贝新街14号
策划:夏阿怪
嘉宾:杨华辉(本土文化研究者、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平台发起人)
图:卢绍聪
封面图:马都尉
封面设计:汪婉莹
插画:倪仕轩
剪辑:夏阿怪
背景音乐:Circus Marcus - L'épisode cévenol 1st Contact - Blossom
参考资料:
广州越秀区政府网:《越秀区公布第二批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名录》)
羊城晚报:《广州东山柏园:“史语所”始创地,何止中国现代考古从这里起步》)
南方周末:《1942年梅兰芳取道广州回沪之谜》)
羊城晚报:《广东侨园:开“现代居住文化”之先声》)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跨越百年的见证与守护——讲述简园的前世今生》)
古粤秀色:《广州醉美的地方—— “东山”!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