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41 医生,这正常吗?走近精神心理科临床一线

41 医生,这正常吗?走近精神心理科临床一线

2024/10/22
logo of podcast 空井效应

空井效应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I
ICU医生
小井
陈沛(潘文锦)
Topics
小井: 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长期以来,精神疾病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污名化。许多人因为害怕被歧视而讳疾忌医,这加剧了疾病的严重性。在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中,我经常听到他们倾家荡产也要救治患者的故事,即使有医保,人性也难以抗拒。此外,社会上对精神疾病的负面报道也加重了公众误解,强化了精神病的攻击性标签。我们需要消除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和恐惧,减少疾病的污名化。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微笑型抑郁症’等说法并不准确,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动力减退和愉快感下降,表面上的乐观不属于诊断标准。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社会功能、睡眠、食欲等因素,判断是否需要就诊。 对于精神病院,我希望大家能放下偏见,将其视为配药和进行病理性诊断的地方。好的精神科门诊会与患者沟通,告知诊断结果并尊重患者的用药决定。许多患者对精神病院抱有较高期待,希望得到人格问题的全面解答,但这通常难以实现。抑郁症诊断并不完全等同于主观痛苦程度,它衡量的是主观痛苦程度与医学解释的重合度。抗抑郁药主要针对与抑郁症诊断标准高度重合的患者,对生活痛苦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帮助有限。许多人承受着来自职场、亲密关系和原生家庭的压力,但可能未达到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建议先去精神科门诊就诊,了解自身情况,再考虑心理咨询或自助书籍。 在医患沟通中,我们需要了解患者家属的预期,判断他们希望患者康复到何种程度。有些家属只希望患者不闹事,长期住院;有些家属则希望患者能够回归社会生活。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我们需要仔细甄别家属的目的,避免被利用。 对于多重人格障碍,我个人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很少见,但社会上对此存在很多误解。我们需要科学地看待精神疾病,避免过度诊断或漏诊。 陈沛(潘文锦): 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拥有五年临床经验。精神科是一个复杂且有魅力的学科,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多方面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思路与内外科的辩证逻辑本质上相通,都是通过科学的逻辑进行辩证论治。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医学背景,拥有处方权;后者是心理学或社工背景。许多APP和小程序提供心理评估和咨询,但缺乏处方权。线上问诊平台根据平台性质提供不同服务,心理学APP提供心理咨询,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医疗服务。 精神科医生的身份在历史上经历了混乱时期,从监管者到心理咨询师,最终被收编到现代医学体系。早期精神科医生的角色混乱,类似于监狱看守,人文主义发展和弗洛伊德理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在临床诊断中,我们更关注患者的病理症状,而非患者自认为的‘微笑型抑郁症’等。精神病院更侧重于重症精神疾病,普通患者在精神病院就诊体验可能较差。精神科门诊医生更关注患者的伴随症状和疾病分级,而非倾听患者情绪。精神科门诊的供需不匹配导致患者就诊体验不佳,患者的侧重点与医生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我们需要进行纵向观察,判断患者情绪的波动性。医生的诊疗目标与患者想要的生活状态可能存在差异,这需要我们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在问诊过程中,我们采用SOAP(主诉、客观发现、评估、计划)模式,与ICU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类似,都是抽丝剥茧的过程。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庭关系等信息,并对病史的可靠性和详细程度进行判断。 ICU医生: 我是一名ICU医生,从医十多年。精神科是我的知识盲区,对精神疾病的理解不如专业人士深入。在急诊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常表现为内科症状,需要转诊至精神科。急诊和精神科的诊疗是互补互通的。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大家收听空井效应!我们是一档关注精神心理健康的科普访谈类节目,由精神科医生小井担任主播,希望可以收集大家的故事引起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视。

本期节目带来一次线下活动回顾,夏末的时候,受到万镜图书MirrorForest邀请,和《去病三分糖》的糖糖主播在陆家嘴朵云书院做的一次分享,宣传海外精神科医师的新书《我能帮上什么忙?》。 出于现场收音限制和对隐私保护的考虑,最后的读者提问环节就被剪去啦,期待可以在线下多多和大家见面交流!也有文字稿送上:https://mp.weixin.qq.com/s/JN0OKz3at3VGTq5V6Cai1w

谢谢您来!!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吧。

时间轴:

01:35 什么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有啥区别

06:48 病耻感的来源是人的本能:恐惧和偏见加重隔阂感

11:52 抑郁症的分类与诊断:心情差到什么程度该去看病

18:26 去看精神科,却做了量表就结束?如何获得隔壁更好的就诊体验

24:00 受情绪困扰,我该怎么办?精神科的诊疗思路

30:58 临床一线的医患沟通与医疗纠纷:精神病院是什么样子?

40:47 双相情感障碍:疾病诊断依赖纵向观察

48:43 精神科医师的工作SOAP:如何判断人们正不正常?

54:40 多重人格障碍是什么病?真实存在吗?

60:00 罪犯可以通过精神科诊断逃避刑罚吗?

65:32 如何正确看待精神科诊断?得到帮助,但不要束缚自己!

本期主播&嘉宾

糖糖:去病三分糖主播,博识大方、充满热情的医学自媒体人

小井(痛失网名版):空井效应主播,精神病院住院医,出席活动穿缩水的裤子和大T恤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Сова-Гроза (暴风雨)

听友群:kongjing_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