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24 从深水埗到铜锣湾,香港人如何参与续写地方故事?

Vol.24 从深水埗到铜锣湾,香港人如何参与续写地方故事?

2024/8/16
logo of podcast 城市有意思

城市有意思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丁猫
瑞秋
Topics
丁猫:此次香港游学考察,深入了解了香港社区营造的实践,例如长沙湾兼善里的拆迁活动,展现了居民对社区的热爱和凝聚力,即使面临拆迁,他们依然努力保留社区记忆和人情味。这与长乐路的拆迁经历形成对比,启发我们应在社区更新中更注重保留社区记忆和人情味。 瑞秋:铜锣湾利园百年的庆典活动,展现了开发商运用社区营造理念,挖掘并展现铜锣湾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而非单纯的商业开发。这与湾仔蓝屋的活化案例形成对比,蓝屋采用‘留屋留人’的模式,通过筛选符合社区需求的新居民,并鼓励他们参与社区运营,实现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蓝屋的成功之处在于重新建立社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非把两者对立。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香港的社区参与文化保育被认为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香港的社区参与文化保育强调重新建立社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非将两者对立。通过共赢的思维,社区和参与文化保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旨在保护历史建筑和社区网络,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蓝屋的‘好邻居计划’是什么?

好邻居计划是蓝屋社区活化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筛选新居民,要求他们不仅支付租金,还需通过技能参与社区运营。这些新居民通常是建筑师、设计师或艺术从业者,他们为社区带来新的活力,并参与社区的日常维护和活动。

铜锣湾的利园导赏团展示了哪些内容?

利园导赏团展示了铜锣湾的历史、利希慎家族与利园的关系,以及铜锣湾的在地深度游路线。导赏团还参观了利园的滑板公园、Urban Sky艺文空间,以及一些具有历史感的商铺,如上海国宾理发公司。

西贡海艺术节的特色是什么?

西贡海艺术节是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展示香港的岛屿和渔村文化。艺术节的温度被形容为比夏天40度还要高,强调人与人的交流和村民的热情。艺术作品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结合,展现了香港的多面性。

为什么蓝屋的社区活化被认为是更难的?

蓝屋的社区活化采用了‘留屋留人’的方式,不仅修复建筑,还保留了居民,强调人与社区的关系。这种方式比单纯的修旧如旧更难,因为它需要重新凝聚人心,让新一代年轻人参与社区建设,而非仅仅修复建筑。

铜锣湾的‘打书钉’图书馆有什么特别之处?

打书钉图书馆是一个位于铜锣湾商业街楼上的小型图书馆,主要收藏性别研究、诚信研究等文化研究书籍。图书馆由退休教授捐赠,不对外营业,但偶尔会举办小型活动,如《铜锣湾企鹅散步游记》的打包活动。

为什么香港的社区营造值得学习和借鉴?

香港的社区营造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成功地将社区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保护了历史建筑和社区网络。无论是利园的百年计划还是蓝屋的好邻居计划,都展示了香港在社区活化方面的创新和可持续性。

Chapters
本期节目分享了七月香港游学的所见所闻,与大鱼营造团队合作,深入了解香港地方营造,与不同人士交流,探索城市现象和人文景观。行程虽短暂,但信息量巨大,值得分享。
  • 香港游学考察
  • 地方营造
  • 社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Shownotes Transcript

又又又聊香港了,这期聊了7月的香港游学见闻。第二年组织境外游学,还是和好伙伴大鱼营造一起,更深入挖掘香港这座城市,与每个实实在在做地方营造的各方人交流,探索各个地方的城市现象和人文地景,理解我们心中的Placemaking。

从保育中环“三兄弟”到湾仔的蓝屋,从铜锣湾的利园漫步到荃湾区的纱厂导赏,甚至还亲历元朗和长沙湾的居民生活,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在重新建立社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区参与文化保育是香港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开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香港故事。 |聊天的人|

丁猫、锐裘

03:08 香港很小,这次见到的每个人相互之间都是支持的关系

05:01 深水埗:丁猫探索长沙湾,参加即将拆迁的“兼善里”告别活动

10:52  铜锣湾:谁能想到一代购物天堂要开始打造地方社区?

  • 八一八利希慎家族与铜锣湾&百年利园的关系
  • 铜锣湾除了购物之外的在地深度游路线
  • 打书钉,藏在商业街楼上的可爱图书馆

24:35  湾仔:一群人正努力重拾旧日街坊氛围

  • 蓝屋建筑群,除了打卡的另一面
  • “喜帖街”作为第一代城市更新的作用
  • 蓝屋推出的好邻居计划,用意是什么

39:27 香港也有自己的大地艺术节!

  • 西贡海,岛屿,艺术,在地文化联结
  • 今年11月将是最后一届

45:30 由香港,回到自己家乡的感悟

剪辑:沙师弟

|Music|

片头 | 青春 at17

片尾 | 从前的我们 郑秀文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给我们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