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小果汁 (https://fom.fm/hosts/ijoy) 李邦斯 (https://fom.fm/guests/libangsi) 为什么选择《面纱》这本书 毛姆主张“小说家的目的不是教育,而是娱乐”,当然这里的娱乐是指在精神上获得愉悦,他的小说创作观是寓教于乐。他认为“小说应津津有味的读,如果它不给以乐趣,对读者而言,它就毫无价值。”因而他创作的故事可读性很强,在不知不觉中常常达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最后读者或多或少会得到启迪。 一个男性作家写的女性心理成长史,中间有一次疫情 女性心理成长:男孩是通过成人礼成为男人的,而女孩是通过男人成为女人的 疫情是面“照妖镜”: 每天接触真实的生死会让人紧张兴奋,这种生理反应和爱情来了是一样的,所以很多援助过灾区的人之后会在一起 一个大事件来了的时候,会打破兴趣壁垒,让他们重新向一个更大的群体认同(客座他乡的英国人,面对同样困难的助人者)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他是学医出身,这一专业背景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冷静客观的创作风格;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主要是指20世纪20至30年代),他是非常成功的作家,深受读者喜爱。 主要作品:《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面纱》《秘密情报》《寻欢作乐》《巴黎的异乡人》《刀锋》。 毛姆的创作继承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当时现代主义盛行的潮流下,依旧注重小说的故事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面纱》的故事 在序言里毛姆明确表示《面纱》是他唯一一部由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而成的小说。 皮娅的故事是《面纱》的雏形,但毛姆注入了现代性的观念。 但丁《神曲》“请记住我,我就是那个皮娅,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那个以前曾取出他的宝石戒指并给我 带上的人”。 毛姆当时的房东的女儿是这样向他解释的:皮娅是锡耶纳的贵妇,她丈夫怀疑她红杏出墙,把她关进马雷马的一处有毒瘴的废宅中。她迟迟未死,最后她丈夫把她从窗口扔下去。 故事梗概:漂亮、轻佻又头脑空虚的英国女子凯蒂, 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匆忙中嫁给一个拘谨、不善言谈的细菌学家瓦尔特,婚后的生活单调乏味,由于和丈夫之间的性格差异,凯蒂很快就和已婚男子、殖民官员查尔斯.查理偷情,发现奸情的瓦尔特虽然没有当面发作,但为了惩罚妻子,他把妻子带到了一个偏远的遭受霍乱肆虐的小城——湄潭府,在那里瓦尔特投入地工作,帮助减轻瘟疫的痛苦,但自己最终也死于瘟疫。凯蒂在封闭的小城也经历了人性的回归,她后悔偷情,在瓦尔特弥留之际乞求得到原谅。在瓦尔特死后,凯蒂回到英国,最终和孤老的父亲去往另外一个海外殖民地生活, 她最终认识到:“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不归路, 而是修道院里的嬷嬷们无怨无悔地行于其上的路——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过的磨难,并不完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解构《面纱》 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进入故事层,我们可以将小说的故事压缩,从而得到一个普遍的叙事公式:冲突—→对抗—→淘汰。 维持这一套叙事公式运行的动机是A≠B,即凯蒂及其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凯蒂内心的价值观念。 如果A战胜了B,在小说中就会体现为凯蒂在沃尔特死后毫无悔意,这就成为一个悲剧。(向好的希望之后无可挽回的恶化) 如果B战胜了A,那就是小说的结尾,凯蒂因此成长,有了爱与责任,得到了人性的提升。 将叙事公式带入小说进行扩充我们可以得到几个重要的故事片段: 骄傲的凯蒂即将成为剩女(已无夫婿可选)。这是一个下降调。 与沃尔特结婚。这是一个上升调。 与查理偷情被发现,沃尔特将其带到有瘟疫的湄潭府。这是一个下降调。故事的调性迅速恶化。 凯蒂逐渐了解沃尔特,看到了他身上崇高的、善的一面。这是一个上升调。 沃尔特感染瘟疫死去。这是一个下降调。 凯蒂回到英国,得到成长。这是一个上升调。 上声调在小说中处于主导地位并最终取胜,最终女性意识觉醒的凯蒂真正掌握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这是小说现代性意义的表现之一。 从Kitty谈女性成长 原生家庭 强势的母亲,没有话语权的父亲 吝啬与控制感非常相关,作者在这里刻画的 Kitty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肛欲期人格 母亲的势力和肤浅让她从小认同了对父亲的瞧不起(陌生人) 最后的和解(不再用性来作为自我评价的指标时) 投射与内摄 爱是什么,好的丈夫是什么,这个部分内化得非常模糊,似乎是满足我要求的就是爱(对方的需求,不存在的) 她的美貌容易成为别人对好妻子的投射对象,而她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食爱少女”的空虚 Charlie 不渣死,Walter 很难有机会。Kitty 的成长需要一个“好客体”的彻底破灭,这个意义上 Charlie 完成了他的使命 成长 男孩是通过成人礼成为男人的,而女孩是通过男人成为女人的 Walter 的成人礼是从科研走向临床 Kitty 的成人礼是 Charlie 给的,性的通道也是心的通道 但当 Walter 成人以后,他所有不假思索做的伟大的事情,都催化了 Kitty 意义感的重生 修女对亲密关系的评述,爱情观 别人依靠信赖的感觉,价值观 不假思索选择的潜移默化(比如照料生病的 Walter),人生观 Walter的“助攻”与互文手法 恋爱中犯了不比出轨小的错误 恋尸癖(喜欢想象中的那个你而无法接受你的改变),Kitty 对他来说只是一厢情愿的喜欢,他同样没有去想对方的需求 他们俩实际都非常害怕失去爱和连接(我恨我曾经允许自己爱过你) 在爱情中失去自我,努力成为不是自己的样子 陷入负性循环 Kitty 的举动是在一遍一遍大声说看见我,Walter 的举动是害怕付出后的受挫而主动走远 Kitty 出轨被发现以后他进入了一个相对原始的防御中 否认(不能当场揭穿) 吞没(你再说我就掐死你) 占有(你必须跟我去疫区) 同归于尽(不打疫苗,吃生菜色拉,我对你的终极惩罚是我的离开) 走出自虐式的惩罚 Kitty 鲜活的生活态度 自己骗不了自己的下意识反应 评价 互文的关系(什么是互文?在叙事上呈现为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凯蒂对中国(中国人)、对瓦尔特以及对自我的看法形成了互文,都是一个揭开面纱的过程。 超我非常强大,压抑也会比较深 防御机制非常强大(掩盖、隔离自己脆弱的情绪:羞耻、痛苦、无助) 毛姆笔下的中国(想象与无意识立场) 肮脏丑陋的中国,恬静美好的中国都是中国。西方视野下的东方就是这么矛盾。 满洲格格的出现,增添神秘色彩,本质上是为了博眼球,方便他卖书(大误)。 评价 本质上毛姆笔下的中国只是一种想象,作为小说的叙事背景只不过是一种文化猎奇。 同样的叙事背景也可以替换到世界上其他地方,并不影响故事的核心进程。 Walter之死与小说的现代性意义 伦理的反叛 从偷情-惩罚的伦理模式来看,毛姆让偷情者活下来,却让惩罚者死去。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一方面制造了叙事高潮,但另一方面巨大的落差,也让读者不得不思考沃尔特的惩罚(将妻子带入瘟疫横行的陌生环境)是有罪的。 拒绝家暴 毛姆让弥留之际的沃尔特最后说出“死的是狗”,以这样一种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沃尔特的这种惩罚行为的不赞成。这是小说现代性意义的表现的另一方面。 链接 联系我们 (mailto:[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订阅方式 (https://fom.fm/subscribe) Special Guest: 李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