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薇 :我认为《再见爱人4》节目组对麦琳和李行亮的评价存在双标,尤其黄执中对麦琳的恶意点评,以及节目组对女性情感焦虑和男性情绪隔离的双标态度,忽略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情感劳动,以及女性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和现实挑战。节目组没有将李行亮的情感隔离视为问题,反而变相地进行提倡,这与社会大环境不鼓励表达情绪,提倡理性化的处理方式有关。在很多关系中,男性情感隔离不被视为问题,甚至被认为是优点,这与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有关。男性情感隔离可能导致女性过度付出却得不到回应,最终可能导致女性不满,甚至被贴上“疯女人”的标签。我认为李行亮在节目中表现出冷漠和自私,他用逻辑性掩盖情感隔离,并未真正走入麦琳的内心世界。李行亮虽然表达爱意,但缺乏主观能动性去真正理解麦琳的情绪,他只是用外在行为来掩盖内心的疏离。节目中,麦琳因情绪不稳定而处于吃亏地位,而李行亮则不断寻找外在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却从未真正进入麦琳的内心世界。人们常常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看待情感和理性,忽略了情绪本身也具有逻辑性,需要被理解和探索。节目嘉宾很少提及李行亮在关系中的责任,这与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有关,男性在情绪表达方面往往被免责。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承担了大量的情感劳动,但这部分劳动往往被忽略和不被认可。黄执中在节目中的言论让我非常生气,他总是对人不对事,尤其对麦琳充满恶意,并且在带节奏。黄执中诡辩在于概念先行,避谈具体案例,放大麦琳的责任而忽略李行亮的责任。黄执中在网络上带节奏,对麦琳和张婉婷造成伤害,却没有反思和承担责任。黄执中曲解麦琳的经历,将被抛弃与被虐待等同,并上纲上线。黄执中要求麦琳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却对李行亮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是双标行为。黄执中强化了父权制逻辑,要求男性压抑情绪,忽略了男性心理健康问题。节目组的伦理处理非常糟糕,对嘉宾的言论缺乏监管,导致节目中出现很多伤害性言论。原生家庭的影响非常重要,勇于承担疗愈的责任是件非常勇敢的事情。
@若西 :我一开始对麦琳的负面评价很多,但后来转变了态度,因为我意识到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过甚,并且麦琳展现出真诚和自我反思。节目中对麦琳的恶意人身攻击已经过分,攻击点集中在她的外貌、穿着和行为方式上,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批评范围。我认为节目组对女性情感焦虑和男性情绪隔离采取了双标态度,忽略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情感劳动,以及女性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和现实挑战。我认为李行亮的情感隔离是一种更隐性的,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的亲密关系暴力。我认为麦琳有一些自毁的行为,这可能与她童年被抛弃的经历有关,她通过作来验证自己是否值得被爱。麦琳的安全感缺失,让她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无法理解李行亮的行为。李行亮虽然做了很多,但没有触及到麦琳内心的深层次部分,他没有被看到。麦琳的行为模式是由于过去的一些塑造,如果不觉察这个模式并且看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且给予她一些相应的支持并且他自己要积极主动的去承担起疗愈责任的话,那这个就是无解的。如果李行亮了解他原生家庭,他可能会更好地理解麦琳。我认为李行亮有意愿问题,他很难理解麦琳的需求,也无法给予她足够的安慰和支持。即便李行亮本意并非伤害麦琳,但他的行为模式会让人感觉到他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自己身上。麦琳可能因为感受不到被爱,所以通过物质补偿来寻求安全感。麦琳很冤,她嘴笨,表达能力差,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节目组和负责伦理的人应该承担责任,但从头到尾没有,搞得像一个狗血的剧。我将麦琳套入到我妈身上,很多东西就make sense了。麦琳的能力有限,真心想被爱,但方法不对。很多女性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麦琳和李行亮都是一种处境。多理解多去可以去知道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会比一下子去给他贴上一个标签或者是站队的话我觉得这要更有象性。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