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所做一切的起点,只因为我是名设计师

所做一切的起点,只因为我是名设计师

2022/8/3
logo of podcast 大宝对话设计师

大宝对话设计师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因为前两天身体不太舒服,再加上跟一个前辈的对话安排的时间比较靠后,所以按常规的更新来看,时间就有些紧迫。索性我就把时间拉长一下,放到下周,好内容不怕等,而且我相信下期内容会是一期让听者热泪盈眶的节目。起码我在和那对方对话的时候,我被当时的能量场感染到了。 今天把大家当个树洞,跟大家聊聊天吧 今年刚好从事设计第14个年头,说长不算是长,但说短真的也不短,我印象在工作的第二三年的时候,就开始以设计师的视角去表达。 那个年头没有公众号,没有朋友圈,但依然有止不住想法、止不住的观点的溢出。后来从写公众号长文到开启这个播客节目,是一个放弃的过程,人在某段时期的精力太有限,你选择了这个,其实也就是放弃了另一个。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成本投入。 电台开播六七年,两百多期节目,我用声音给大家分享观点,无论是我给年轻的小同学们建议、解答还是邀请了大量行业的嘉宾前辈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和故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讲述和表达。因为没有画面,所以讲述更有故事感,更个人,也更有代入感。也因为没有画面,过往的讲述也偏重于设计师本身的成长、职业发展。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大家习惯了听我的声音,也觉得这种方式代表了我和我做的事情。但很多认识我比较早的同学,其实是通过我写的文字,虽然现在没有像音频节目这样规律的撰写和推送,但是有些观点,文字更加的严谨,也只适合用文字来承载。这是我时不时依然要写一点表达一些的理由。 这两年,大家都会使用短视频作为休闲娱乐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一两年前我就有想把短视频加入我表达观点的一个新的方式,这又是一个选择,如果选择了这个或许又要放弃了其他了。 所以受限于当时所在公司牵扯的精力,我真的无法做到把这个当今主流的媒体形式加入到我的创作内容中。 但现在可以了。在我离职两个多月后,我把工作慢慢捋顺了,一切也慢慢都规律起来, 对创作的欲望和职场相比,这次我选择了前者。短视频包含着声音、画面和影像,所以我把讲述变成了专业观点的表达。从讲述我们设计师的故事变成表达专业观点。我也逐渐开始把我对设计的洞察、过往参与的项目,以及我对设计、创意、品牌、营销甚至体验设计的感悟和思考通过影像内容的形式规律的分享给大家。 以前不能通过音频的方式去展示专业和项目思考,现在可以了。 所以我也诚意的邀请大家在不同的平台都去订阅我这个名叫【大宝频道】的账号。我相信大家也能知道在哪些平台可以找得到我。抖音、视频号~ 很多年轻的小同学叫我老师,其实真的有些不敢担当,因为我知道作为一个师者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所以我在我的星球里给自己拟定的身份是大家的大班长。 带着我不同时期的职业经历给大家些许正确或者带有偏激的观点,承蒙大家在我星球私房课里的喜爱和在节目里不离不弃的支持。 抛开我私房课里大班长的角色,我对外的介绍永远都是把设计师排在第一位。一个从事设计和创作为职业的人。所以捋顺了从职场脱离出来的这段时期后,我的设计工作也会陆续展开。关起门来说,我觉得大家是我最大的财富,也像是一些短视频主播常说的家人一样的存在。 作为一个初创业者,在设计咨询这个领域,我认为最核心的资产不是人、不是能力、不是人脉关系,而是案例,有适合自己能力模型的案例出现才是对自己来说最大的风口。 所以我号召一直跟我不离不弃的这些同学们,你们所在的企业、公司如果有线上线下的营销创意、运营增长、和品牌、体验相关的设计委托、顾问咨询服务,或是特别适合我能够把它做出成就的案例项目,别觉得我离你太远,果断联系我吧。 你要相信自己你推荐的我是在为你的公司的未来创造价值。你推荐的人是个从业十余年对设计一直抱有热情而且也些许在这个行当里算是做出来一点成绩的人。你也是跟我一起见证未来伟大项目诞生的人。 我更希望现在是起点,从过往所谓带着光环的组织里走出来之后因为我这个个体来创造的价值对我来说更有意义。 唠唠叨叨把大家当树洞一般说了这些话,感觉不是对着一群人,而是一个人,好像只有我有这样的特权用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时间,根大家说这些话。 在未来某个时间,疫情结束,我特期待我们从屏幕、声音和影像里走出来,我也会去到全国不同城市跟大家见面聊天,喝杯啤酒,除了设计之外,生活的真相是感受生活中遇见的人,以及美好的时光。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又吐了了不少心里话,下周的真的节目特别特别特别精彩,听我碎碎念完了之后,期待跟大家用声音走过第一个10年~ 我们下周不见不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