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在无锡荡马路 新龙路(马山)

在无锡荡马路 新龙路(马山)

2020/6/16
logo of podcast 在无锡荡马路

在无锡荡马路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VOL.47 新龙路(马山)** 讲述者:Ye 记录者:小钱 摄影:包子船长 讲述语言:无锡话(马山方言)

0份27秒  田园生活下的西村 我们站的这边是西村的东头,左手边原来是一个锅炉厂,当时在里面上班的有很多我们西村的本地人,当时是集体制的厂,后来转制成私人厂。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在门口中的各种果树。这边沿着我们村的一条河,河对面就是一些大家种的农作物,像玉米、芋头、橘子之类的。现在有些人也开始把自家改造成民宿了,往前走一点就能看到各种风格的民宿。河边现在也有不少人搭一个小棚子钓钓鱼。老阿公没啥事情,就会在亭子这边坐坐乘凉。我们这边老年人生活就是去田里走一走,干会农活。

这边大家把门口的园子围起来,种点竹子、花花草草之类的。以前大家都是种些菜,以吃的为主。现在大家生活条件上来了,也开始往高雅路线走了,包括我们现在走的路,以前都是泥巴地里的路,现在都是柏油马路。小的时候我同学来找我玩,没有公交车,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 我们村还算是保留了原有的田园山村的风貌,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块田,地里也基本都有人在打理。很多都是祖祖辈辈就是在这里种田为生的,以前我们还要插秧、收稻子、割小麦,养鸡养鸭养猪之类的。因为西村往那边走就是灵山,往另一边就是拈花湾,也能招揽点生意。现在大城市里的人,喜欢换一个环境,感受下田园风光。

06分13秒  西村虽小 五脏俱全 这边已经到西村的中段,这边有个村委会和一个小店。再往前走就是西村的小菜场,卖卖粮油、肉和蔬菜之类的,基本也能满足村里的需求。我们这条河还上过央视,因为我们是最早开始施行河长制试点,后来无锡市也开始推行这种治理方式。

现在又到了采杨梅的季节,基本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摆一个牌子:上山采杨梅。这里门口晒的都是村民种的一些豆,晒干了当作零食给上门的客人吃。你看这边就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象征。你看这边墙上,会有这种宣传画,讲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前就会画一些计划生育之类的口号。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村的菜场,前面是西村站的公交站台。这个公交也是近几年才有的,我以前上学都是靠骑车,要骑将近半个小时。菜场一般上午就收摊了,因为大家都是早起买的多。 西村的西头就是靠近和平村,在往西就到拈花湾了。现在大家住的房子都已经翻新过了,以前因为要放地里干活的农具,所以就会尽量多留空间出来,现在这种杂物放得少了,所以现在的房子就做成一间一间有格调的那种。

10分50秒  连通整个村的西环线 我家就住在西村的西头,小时候这条路一直走的,因为要跑到东头的小店,买点好吃的零食。西村这里的民宿也开始变多了,因为大家现在也有这个理念了,因为老一辈的会留守在村子里,年轻一辈都会呆在市里,所以有些年轻人就把自家的房子翻新成有风格的民宿,然后老一辈在家里看看。 前面那个公交车就是西环线。这个公交基本就联通了我们整个村到群峰四号桥。这个西环线每个班次之间隔的时间很长,错过一班可能就要等半个小时以上。

村子里面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 都还是保留村子里比较传统的邻里关系,就像乡土中国里面提到的,那种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关系。就像我今天回家了,我家里没烧饭,隔壁家阿姨就会喊我去她家里吃饭。 16分45秒   我家后山的杨梅园 现在我们就到了我家的后山了,我平常吃完晚饭都回来山上转一会。现在山路这里的水泥都是后来铺的。这个是我自己种的小菜园,这里面的菜不光是自己吃的,也会分一点给乡里邻居。现在是吃杨梅的最好时间,几乎每家都有种了一点杨梅树的,像这个品种我们叫它“小黑炭”,果形比较小,黑紫黑紫的,今年的果子都长得比较多。这里一棵树是“家杨梅”,这种就比刚刚的大,他的刺是圆圆的,水分也比较足。今年杨梅的产量比往年多很多,但是受到疫情影响,所以销量也不算特别高。

这种发红带点紫的杨梅是最好吃的,外面卖的全紫基本都快烂掉了。杨梅树都是老一辈的人在打理,年轻人基本就是帮忙卖一卖,发个快递之类的。杨梅树越老结的果子越好吃,像这边都是十几年的树。杨梅也经不起放,所以基本都是吃一个新鲜。今年马山杨梅也是评上了国字号,所以希望马山杨梅还是要多靠靠年轻人往外面宣传,像电商、抖音啊多卖出去。 25分03秒 珍稀品种“水晶杨梅” 马山杨梅还有一种白杨梅,是我们邻居家种的。昨天下了一场雨,地上都是刮下来的杨梅。这个杨梅就是杨梅中很稀有的“水晶杨梅”,看上去白白透透的,这个就像杨梅中的“爱马仕”,吃起来水分也很甜、很足。有很多人好奇,我们平常买的杨梅里面垫着的草是啥,其实是我们吃的菊菜,长大了就是这种草。杨梅比较娇嫩,用这种草垫一层,就不会刺破杨梅。从我们祖祖辈辈开始传下来的就是用菊菜草来包杨梅。现在的杨梅树都是拿钢管架起来,采杨梅能爬着钢管,爬树上说不准可能就吃不住重量摔下来。以前每年马山都会有因为采杨梅而摔伤的人,所以杨梅采摘还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现在基本村里人都在忙着采杨梅,卖杨梅,要把忙活一年的劳动成果能销出去是最好的,也算是我们马山的杨梅季,今天马山也有一个杨梅节的活动,所以大家也趁这段时间,来马山多多买杨梅,吃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