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1 惠山古镇** 讲述者:老常 记录者:小钱 摄影:包子船长 讲述语言:无锡话(城区口音) 大家好,我在古镇已经生活了三十年了,今天带大家来转转古镇。 那边直通惠山公园的,有个门的,原来的园林管理处在上面,这边都是宿舍,这边的房子也都是老的,我们小时候说这边是个操场,现在看看只有一大块,小时候还是小孩子看很大的,夏天乘风凉什么的都在这边玩的。 后面还有一条弄,就是小池塘,我们那时候怎么玩的,拿那边的围墙凿个洞,里面就是往惠山的竹林,就凿个洞钻进去,省了五分钱门票。
1分44秒 被改造的惠山古镇 这边出去,我在这里住到小学四年级,应该是81年,小学四年级然后搬到大院里去了。这边就是茶室,寄畅园的茶室到头河旁边。原来这边一个小门,用煤烧茶的现在全部变了。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惠山古镇了,牌坊是后来造的。原来这边一排全都是人家,住的都是人家,后来改造就都迁掉了,改造古镇人都迁走了。原来这边有一条路往听松坊去,现在封掉了,就是那个门,原来听松坊是从那边走的。
这边就是稍微弄了弄,但是房子还是那种江南水乡的结构,那种屋檐,方便下雨(水留下来)咱们这边黄梅天比较厉害,全部是斜过来的,不像北方的平,因为他们那里雨少。 我有很多小学同学都住在这里,那边围墙也是后来围起来的了,原来也都是铁栏杆,是寄畅园伸出来了。 上小学的时候都是往这条路走的,为什么呢,我马上指给你们看,我们小学两个班,惠山小学的分部,只有两个班,是一个大的祠堂,马上咱们走过去看得见的。 4分23秒 龙头河里捞红虫 这边有个龙头河是挺有名气的,这个牌坊也都是后来改造才放上去的,原来是没有的。原来这两边都是人家,**这边最早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家漂泥厂,那个河水都是红的,那个味道冲的不得了,就在这个位置。污水全都往龙头河里面排,我上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后来关掉了也是改造,不然那个水。人家南禅寺卖红虫的,在这边捞红虫,多的不得了,因为这边的水富含营养物质。**现在惠山”水质决战”算是每年的传统节目 原来的水,就拿那么粗的管子往外面排红水,现在是好多了。
5分51秒** 308*的旧址 这个围墙里面原来是308的宿舍、生活区、包括大礼堂、图书馆、幼儿园·······幼儿园是什么地方?是进来的地方“翠秀人家”那家饭店是幼儿园改造的。我在那边上的幼儿园,现在叫没有钱开发,也是置换的,置换的哪边一块地呢,就是现在的君和佳园,以前是*无线电五厂。**我们小学的班长就住在门口径深的弄堂里,这个桥是后来改造的,原来是一座铁桥,部队里造的,水泥铁栏杆的桥,现在变成石板桥了。
7分25秒 古镇里的德式洋房 咱们先看看那幢德式建筑。那幢房子是以前德国人的,你看看那个风格(就知道),也是308老的招待所,我们部队大院里的人就叫它老招待所,就这个房子,现在要收门票了。 以前我小时候大概3岁的时候住过的,木头楼梯,拍过电影的还这幢房子。
这个墙没动过,门动过了,原来是一个铁移门。那个木头楼梯走上去,我小时候就住在那一间。 木头楼梯都改没了,反正以前就是招待所,是部队里随军,那时候七十年代随军的家属临时住的。里面楼房估计也拆了,造了一幢八零式的楼房的。 我记得小时候这院子里有太湖石,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走了,大概是被封掉了(咱们看看那边能不能走),哦就是那个小院子,小时候我就在小院子里面玩的,一幢楼房拆掉了。小院子原来也是这样的结构,就做了个拱门,就是个院子房子,住人的,后面是新造出来的,原来是一幢宿舍楼。
10分26秒 童年的记忆要从打土开始 这两边原来都是人家,主要都是做泥人的,我们小时候做雷锋就是帮老太捶打泥土,那种黑色的泥土。 那会都是帮他们做原配的,没有上颜色的,上颜料属于技术活了,就是拿模子套出来,再有专门的人上色。 那个院子是我小时候的粮店,就是卖米的,那边的大堂就是一只以前计量的斗。粮店的大门就在这,我们小时候买米都到这里来的,只有这边能买。
12分44秒 从别人家里抄近道 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最喜欢从这家里走,直接可以通到直街上。它是通的,大户人家嘛,就是这个门一直走进去就是直接通到直街上。我们就喜欢从别人院子里穿过去,属于抄近道的。 以前这个位置就是菜场。这个就开始通到直街(绣嶂街)上了,实际上古镇就这一圈,我觉得把人全部迁走是个败笔,就感觉没有了“人气”。 那里面你现在看看都是牌坊,其实都比较径深的,里面原来是户人家,一大户人家,后来是解放以后分给别人住的。很多祠堂都是径深的,咱们因为在外面,原来里面住人的时候是可以走进去的,现在全部封起来了,因为我不少同学都住在那街上。
在前面是一家杂货铺,就是卖炮仗、油盐酱醋的,那时候都是国营的。这边两边两家店。当时大概八十年代吧,这边两边都是卖泥人的,因为相对来说外国人来玩的也比较多。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孩,扛着照相机,拍出来的是那种黄黄的照片,都喜欢让外国人帮他们拍照。 18分18秒 木桶里的清汤豆腐花 那边就是改造的商业气氛太浓郁了,没有以前那种”烟火气”了,而且人也太多了,都是过来玩的人。原来是没有那么多人的,原来没有惠山古镇的时候多数要进锡惠公园的人是从惠河路上走的(就是锡山大桥下面的门)。现在老同志锻炼身体或者放假大家一起来转转,公园里去的必经之路就变得热闹了。
这边的豆腐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原来惠山街上一角钱一碗的,现在也不看了,小时候是挑着担,木桶里面加的豆腐花,还不是荤汤是清汤,(为什么)因为是木桶他没有这个条件,只能清汤不做荤汤豆腐花的。 有一句说一句寄畅园还是值得去玩的,标准的江南园林,不输苏州的园林的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