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在无锡荡马路 胡埭西街

在无锡荡马路 胡埭西街

2019/11/27
logo of podcast 在无锡荡马路

在无锡荡马路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VOL.40 胡埭西街** 讲述者:朵妈 记录者:小钱 摄影:包子船长 文字:2.9.69 讲述语言:无锡方言(胡埭)

  大家好,我是土生土长的胡埭人,从小生活在西街这个地方,今天就由我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西街是什么样子的。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其实是新路,这边前面现在是房管所,身底下最早原来是胡埭最早的客房部,那个时候大概是属于供销社的,这边的新立基公寓身底下原来是一个大菜场,是胡埭最大的菜场了。现在也造成公寓了。

0:49  上学能睡到六点半是件幸福的事情 在往前走,前面是胡埭中学,胡埭中学前两年也搬到新的校区去了,它是1964年成立的,是咱们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创立的立人中学。立人高中它的校训“立人立己、为国为民”。我爸爸妈妈、包括老一辈、我们这一辈的基本上都是从这个中学毕业的。 以前我家就住在这边附近,所以上下课都很方便,早上七点上课我可以睡到六点半再起来,直接弄堂里穿过来就到学校了。

那时候我也挺羡慕住得远的同学骑着自行车,拿着饭盒到学校里来,直接到食堂里去蒸饭,等到吃饭时间就冲到食堂里去拿饭,我看见这种场景还是很羡慕的,因为没有经历过,家里实在是住的太近了。 这边对面是一个沽光楼,沽光楼里面有住的比较远的地方的同学的,像杨湾、孟湾里的人冬天的时候,下雪不方便,他们就寄宿住在里面.  再往前走,竖着的那条街就是老街了,真正的老西街。这是老的胡埭中心小学,它也是一所百年老校。我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在这上的,到了四年级之后就搬到新的校区去了,新的校区是在振胡路上,以前这个学校只针对我们整个街镇上的小孩,可以到这个学校里面来上学,其他像村里面,因为每个村里面都有小学的,所以都在村小里面学习的。所以那时候在胡埭中心小学里上学感觉是很自豪的事情。因为它的硬件、软件设施在当时来说在全镇范围内是最好的了。

  05**:13  想逃电影票的见一个打一个 ** 这是我们的老邻居,这边就是老街了,真正的老街就是这条街,两旁边的房子原来都是作为商铺用的,因为我们的老房子就在这边所以这边基本都是老邻居,大多数都认识的。

再往前面走是最老的影剧院,那时候我一点点大的是时候,放电影什么的,一到晚上就很多很多人,马路两边都是摆摊头卖瓜子、长生果的人,这边是个售票口,很多的人排队买票进去,很热闹的。 因为我家就在这旁边,这边第一家人家就是我家,所以那时候很多年轻人就在我们后门围墙上翻过去,翻到电影院,想逃票。我奶奶那时候经常拿着大扫把在后门候着那帮人,看谁想逃票逃过去的就拿大扫把把他打下来。现在想想很有意思的。   06:40 码头两边的店数也数不完 这条街就是老街,有理发店、有看牙齿的、还有卖农具用品的店都在这里,还有面粉店、米店、油店、布店、裁缝店······反正就是生活上需要的东西的店都在这条街上了。

  这边是这条街的中心,分两侧这边和那边都是店。在往前走那条就是直湖港,把胡埭的街分成两条,一条是东街一条是西街,河对面就是东街,河这边就是西街。 像我听我爸爸说以前的乡公社就是现在的镇政府就在这边,这个河边上。这边拆掉的是最早的邮局,就在这边身底下,原来连接东西两街的是一条小桥,后来这个河面要拓宽所以要把桥拆掉,在那重新造了一座。 这边过去的码头(现在可能遮住了),以前是个桥墩(古时候的那种桥墩),这条直湖港也是城里面下来的船都要经过这边的,等于说直湖港也是胡埭的母亲河。以前城里面、张舍那边下来的船都要在这个码头停靠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10:50 因为卖废品 我被臭骂了一顿 前面的废品回收站也有很多年了,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小学的老师跟我们说“每个小朋友回去都要捡废品,卖了钱做班费”我们班里就组了几个小组,我们这个小组一开始捡不到,卖不出钱,后来我想想家里好像我妈妈有很多杂志书放在那积灰尘了,我就回去搬了很多出来,卖给这边的废品站,卖了以后把钱交到班里去还拿了第一名,开心得不得了。但是回去被我妈妈发现了臭骂了一顿。这件事我记得还是很清楚的。

  12:25 逐渐消失的双曲拱桥 这边这座桥叫胡埭大桥,现在可能要叫胡埭老桥了。因为新的桥都造出来了,这个是咱们无锡比较有名的桥梁建筑师—苏松源先生,带人来建造的,用了四个月,它是一座双曲拱桥。 这个苏松源先生他在无锡造了很多双曲拱桥的,是咱们中国首创的双曲拱桥,但是现在在无锡保留这个双曲拱桥的只有胡埭大桥这一个了,所以我感觉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我们小时候语文老师说单曲拱桥的时候还带我们全班同学来这边测量、看啊、研究单曲拱桥和双曲拱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边就是(八十年代的时候)老街上的店慢慢往这边发展了,这两边都是新的商铺,像理发店、浴室之类的都往这边搬了。最早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小时候我爸爸是在供销社里的,供销社就在这个店面。所以那时候全镇的人要买菜、日用品之类的基本上都要经过这坐老桥到西街这边来采购。

  再往前,这边弄堂进去有一个收吓的老婆婆。小时候只要感觉有点不舒服、感冒什么的就会有小朋友到老婆婆这边来收吓回家就好了。 **18:00 **一毛一瓶热水的泡水房 这个学校很有名的,百年老校了,马上再过几年就要一百一十年了。像这边原来是一个泡水的地方,附近的居民一到时间就拿着热水瓶走到这里来泡水。那时候好像是一角钱一瓶水,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拿着热水瓶来泡水。 这个家具店底下以前是邮局,可以看见玻璃上还有字“纳税人你好”。再往这边走属于新西街,就是老房子那边的邻居家里孩子长大了,房子不够住了,就在这造房子了。

这边最早的时候是老年活动室,现在是胡埭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那时候我爷爷每天基本上都是一只茶杯拿好到这边喝茶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