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我们希望这一期把庄子的人生追求聊明白了…

我们希望这一期把庄子的人生追求聊明白了…

2024/9/14
logo of podcast 维特跟斯谈

维特跟斯谈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晓树
王璐
贺敢硕
Topics
刘晓树:我认为庄子哲学中的“不知之知”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问题,即“道”是否能作为认识的对象。经验知识的积累永远无法认识作为万物本源的“道”,因为人类理性有其根本局限性。庄子还意识到,推崇因果律和运用逻辑推理与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毫不相干。所以,我理解的庄子哲学,是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观的一种深刻反思。 贺敢硕:我理解的庄子所说的“知”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纯粹知识有一些差异,中国的知识论与其他内容混在一起,既是知识又是伦理,总是和道德人伦或实践的智慧混在一起。庄子对“知”的讨论经常出现在这样的语境中:世界上的争端和战争都是因为大家都追求知识和名利。道家反对知识,而儒家认为圣人必须要有知识。庄子认为,盲目追求知识会导致失去本来的面目,人们会丢失自己最本源的已知,陷入对外界知识的追逐。知识像资本一样,有一种不断自我繁殖和扩张的倾向。我们现代人对知识有一种自负,认为通过逻辑分析和数学可以认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庄子对知识的反思很早就开始了,无论知识的体量发生多大变化,我们离真理可能并没有更近一步。 王璐:我认为庄子很早就意识到了“知”对人的异化,人为了知识而知识,反过来被知识奴役。理学传统区分见闻所知和德性所知,认为追求见闻所知会阻碍德性的提升。庄子干脆就要无知之知,这是一种更彻底的否定。中国古代思想具有泛道德化或泛伦理化的倾向,纯粹追求知识的思潮无法占据主要地位。儒家重视“知”这件事,而道家则认为“知”也可以不要。所以,我认为庄子对知识的批判比儒家更为彻底。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 贺敢硕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王璐 庄子一再地对理性能力和名言所构建的知识系统提出质疑和反思,认为这不仅不是通往究竟之道的正确路径,甚至我们已经在追逐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迷失。那庄子认同的真知、洞见又是什么呢?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体悟吗?是在强烈的光的照耀当中模糊了物与我的边界吗?还是像在祭祀中与鬼神交通的时候那样陷入一种特殊的精神体验呢?可能对庄子来说都是,但又都不完全对。 01:18 古代人如何理解知识?

10:47 庄子批评人类对知识的自负

14:16 儒家对知的批判,还是不如道家彻底

16:35 知追寻道的寓言故事

24:39 真知需要通过真人才能呈现

29:13 庄子真知和洞见到底是什么?

33:05 洞见是神秘主义吗?

40:08 真知可以通过光来想象和体会

43:39 真知可以靠祭祀中的体验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