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 | **孬孬 小别 **嘉宾 | 束开荣 剪辑 | **阿金
- 主播的话 -
2020年9月8日,《人物》杂志的特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了各大社交媒体,社会也由此开始普遍关注并反思平台经济影响下的社会生活与零工职业。
其实,在这篇文章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外卖骑手了。譬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孙萍老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陈龙博士后研究员,便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外卖骑手这一职业在当前社会中的困境。
本期节目我们也同样邀请了一位对此有研究的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束开荣。他的博士论文正是以外卖骑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半年的田野调查。《人物》的特稿刷屏时,他田野调查刚好也步入了尾声。
但是与此前的研究和《人物》的报道不同,束开荣博士采用了人类学的视角,力图从传播学物质性的角度去分析,智能系统等技术人工物是如何影响并塑造了外卖骑手的主体性,外卖骑手群体内部又是如何借助技术漏洞,进行着能动的反叛。在他的经历中,外卖骑手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能够思考在未来技术时代之下,除了赛博格之外,我们与技术还会有哪些共处的可能?
PS:本期节目包含相应的学理性知识,听众朋友们如有需要,可自行跳转至 26:10 **处,开始收听束开荣博士进入田野后,成为一名外卖众包骑手的光荣经历!
-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 在快递员和外卖骑手之间,我为何选择了研究后者?
- 传播学小课堂开课了!物质性到底是个啥?B站停电咋都能用它解释?
- 一个研究的新视角,从传播学物质性角度去理解外卖骑手有何不同?
- 不止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我们也被困在了赛博空间里
(以上是学理部分的内容,有需要的听众可以跳转26:10处,收听小束的外卖员经历)
- 搞了半年的众包骑手,结果每天我最多送十单
- 窃格瓦拉出狱震惊外卖界,电瓶为何是外卖骑手的命根儿?
- 田野蹲点,我是怎么打入骑手内部交流采访的?
- 八胞胎、独生子女、关小黑屋,这些外卖黑话都是什么?
- 算法只管节约时间,导航是怎么坑了外卖骑手的?
- 同城派单、近单模式,跑单计划,算法是怎么构筑了外卖骑手的鄙视链?
- 两三个月就迭代的抢单外挂,是怎么让外卖骑手又爱又恨的?
- 商家刷单竟无人举报?外卖骑手与商家居然形成了合谋?
- 和算法讨价还价,外卖站长能否代表人类对抗人工智能?
- 肯德基、华莱士为何成为了外卖骑手们最爱的单?
- 《网上冲浪紧急舆情应对指南——外卖骑手版》
- 你可能没意识到,戴兔子耳朵其实是一种额外的情感劳动
- 田野半年,我是如何平衡骑手的工作与田野笔记的关系?
- 《人物》文章刷屏,我却不担心自己的研究受到影响
- 主体性能否让渡?人与技术人造物的关系有什么新的理解?
- 嘉宾寄语:有志于学术的人,要从实践中去深挖问题!
- 相关延伸 -
-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人物》
- 《“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孙萍
- 《“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 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陈龙
-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田丰、林凯玄
- 歌单 -
文雀-时久拾疤
文雀-大雁
- 联络方式 -
- 微信公众号:706北美,706青年空间
-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