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尹清露
“生活淡淡的,看着同事都在卷,内心也毫无波澜;说话淡淡的,常把‘那就算了’挂在嘴边……”2024年开春,“淡淡的”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这里的淡跟以往的“佛系”有一定区别,它不是教人积极平和地看待人生,更像是一种淡然但想死、想死又没必要、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态度。
这个说法很快被媒体展开了剖析。《三联生活周刊)》发文认为,年轻人也曾努力过,但是权衡过投入产出比,发现还不如不抱期望——隔绝了情绪,也就不会感到痛苦。GQ实验室)则列举了“浓人”和“淡人”的不同,浓人更热情好客,会花钱买可爱但没用的东西。这样看来,浓人更有野心和欲望,符合现代人应有的样子,淡人则是后现代低欲望社会的产物。
我的另一个观察是,跟“淡学”同步出现的梗也有相近的意味。“人夫感”走红后,霸道总裁alpha男不再是女性追求的唯一,像《年会不能停》中白客那样温吞如水、窝囊但踏实的beta男也很可口。还有很多人在网上自称“窝囊废”,他们的口号是“踢到我,你可算是踢到棉花啦”,传达出一种不以窝囊为耻、反以为荣的奇妙观感。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淡学到底是个什么学?它可能说明了年轻人怎样的处境?
【本期嘉宾】林子人 董子琪 潘文捷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黄东婕(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17漫不经心的走红:“淡人”歌手和“水豚系”明星
05:03是真的淡淡,还是想要发疯?
09:25星三代、服务业和程序员:什么工作能出现“淡人”?
13:36“淡学”是一种逃避统治的生存艺术
19:25《下流社会》:“浓人”和“淡人”的期望差距和阶层分化
22:38村上春树的“小确幸”,微小但确切的幸福与满足
24:45《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淡淡”是反身性无能的体现
28:35嘻哈音乐变淡了吗?keep it real是否被收编?
37:49窝囊废,对社会的伤害降到最低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英]罗斯·哈克曼《情绪价值》
[日]三浦展《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
[英]马克·费舍《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美]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
[法]伊娃·易洛思《爱,为什么痛?》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tude Op. 10, no. 4 in C sharp minor - 'To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