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63 我们立志永不工作

63 我们立志永不工作

2024/8/5
logo of podcast 策展这门课

策展这门课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bby
G
Ginger
Topics
Abby:拒绝朝九晚五的工作,选择自由职业,是为了保持创造力和生命力,避免被工作压榨和麻木。她认为,雇佣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精神上的消耗和对周围环境的麻木,而西方国家的工作环境在劳动价值与报酬方面更成正比,员工也更快乐。她将工作定义为带来负面影响且驱动力为外在的劳动,并区分了快乐工作(内在驱动力)和自主劳动(可能存在淘汰机制)的区别。她认为绩效社会导致的自我压榨与自主劳动不同,前者是不得不为之,而后者是出于自身意愿。她还提到,国内的工作环境与国外不同,国内不满情绪多内积压,导致自我压榨,而国外则会通过罢工等方式外放。她最终选择自由职业,虽然没有社会保障,但能保持精神上的满足。她认为‘躺平’与‘永不工作’不同,前者是孤独的,而后者是有组织性的。她阅读《瓦尔登湖》后,认为物欲会限制自由,而流动的生活方式则更自由。她希望拥有无限创造力的工作,并从中获得快乐和自由。 Ginger:回国后经历过多次换工作,目前选择自由职业,并希望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她尝试过多种途径(与学校、机构合作、打工)寻求报酬,但发现大部分情况下,金钱至上,其他因素都可以让步。她对创业的预期与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导致辞职。目前在设计公司工作,工作相对自由,但艺术成分较弱。她认为,雇佣劳动会让人失去潜能,成为机械化的工作者,并导致精神消耗。她认为,在国内,低工资和高人口基数导致员工无法拒绝工作,只能通过自我压榨来让自己好过一点。她观察到外卖小哥为了避免超时而进行的自我压榨行为,以及在高压下的合作机制。她认为,机构内策展工作的局限性在于创造力不如应急处理能力重要,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沟通上。她选择自由职业,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但她认为这是一种‘躺着’而非‘躺平’的状态。她认为,‘永不工作’与‘躺平’不同,前者是有组织性的,而后者是孤独的。她认为,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欲望,过去则有宗教或信仰的寄托。她认为,现代信仰的个体化,需要找到同类群体。

Deep Dive

Chapters
两位主播Abby和Ginger分享了各自的职业经历和对工作的看法,并解释了她们为何想要“永不工作”。她们探讨了自由职业和传统工作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平衡个人兴趣和经济需求。
  • Abby和Ginger分享了各自的职业经历,包括自由职业和在不同机构工作的经验。
  • 她们探讨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例如劳动价值与报酬不成正比、工作环境的压抑和麻木等。
  • 她们解释了她们对“工作”的定义,以及她们想拒绝的工作类型。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

Abby & Ginger 

⁠https://curatingmatters.com⁠)

Reference

1.《毫无意义的工作》

2.《城市里的孩子》

3.《The Playground Project》

4.《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不劳而获》汪民安与打边炉的谈话,2022年8月

5.《倦怠社会》韩炳哲

6.《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