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摘要:
00:00 - 08:41 人人为狼 人人为狼的法家逻辑
一、不讲规则的法家原则
二、求恶得恶的法家人物
第一个极端之处:性恶论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是敌人。为了皇帝的意志可以不讲情面
三、人人为狼的法家逻辑
第二个极端之处:不仅是事实判断的性恶论,而且是价值判断的性恶论,即性恶论比性善论好。
法家利用人的贪财和怕死,不是这样的人反而是危险的。
儒家: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
法家:若此臣者,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此谓之无益之臣也,吾所少而去则也
08:49 - 21:28 伪善伪恶 儒家伪善法家伪恶
一、儒家伪善
虚伪有两种情况: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对儒家的批评主要是心口不一。
能不能做到心口如一不取决于学派,而在于有没有言论自由的环境。
当然,在言论最自由的环境下,人们还是有隐私的。言论自由只是减少虚伪。
二、法家伪恶
伪恶是指被环境逼迫违心做坏事。而伪恶与真恶之间没有鸿沟。
法家的虚伪在于制造了一种伪恶的氛围。法家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反而不能容忍性善的人。
斯大林:“令人恐惧比受人爱戴更伟大”“一懦弱,二愚蠢,三懒惰,除三者以外,一切皆美德。”
21:37 - 35:06 法家为何大搞六亲不认
一、用强者政治取代长者政治
秦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反宗法。在小共同体内部制造离心倾向,变成大共同体本位。
伦理性的长幼尊卑关系与行政或雇佣关系都不相同:权责对应,温情脉脉
儒家的长者政治维持不下去,可能会变成众人政治,更多情况下变成强者政治。
二、强拆“强宗大姓”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措施就是强制解散大家庭。其次,在家庭之上也要切断家族纽带,以强制手段迁徙、拆散所谓的“强宗大姓”。
三、扬忠抑孝 大利灭亲
第二个措施就是扬忠抑孝,鼓励大义灭亲。
忠在先秦时代,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后来演变成对皇帝的忠诚。
韩非认为忠孝是对立的,并且忠高于孝:“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法家不相信道义,所谓大义灭亲其实是大利灭亲,在法律上提倡告亲,禁止容隐,并且用威胁利诱来促使这一点。离散小共同体凝聚力。
秦在家庭内部搞私有制,鼓励每个人为自己考虑,但国家可以垄断一切,在国家面前任何人的产权都得不到保证,又很像公有制。
如果不考虑大小共同体之间的矛盾,法家也是同样要强调君权和父权的单向性的。
三纲来自法家韩非:“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并且是无条件的:“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
35:14 - 44:40 利出一孔 法家反对藏富于民 要藏于国
一、足民何以为治
《韩非子》《商君书》主要的经济思想,最突出的就是讲国家垄断
儒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韩非:民足何以为治/民家不积粟,上藏也/利出一孔
整个国家凡是盈利的东西都得由国家控制起来,老百姓自私且穷,就会重视国家的赏赐。
二、西周土地不国有
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并非土地私有制,只是针对小共同体的私有。
西周土地并非国有制,而是小共同体所有,靠族群、血缘团体。周天子对天下土地并没有控制权。
西周私有制确实不发达,因为生产不发达,个人经济没有出现。
三、秦汉土地才国有
秦汉对土地的控制非常深入:《田律》
四、私有制仅针对小共同体而言
秦制破坏的是小共同体的财产。
在小共同体内鼓励私有制,但是小共同体内的私有权对国家而言是不受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