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增溫高於全球平均,而都市如台北市的增溫又高於其他城市,形成「熱島中的熱島」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密集的都市開發和人工使用加劇了溫度上升。
台灣的熱島效應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台北市、新北市到桃園,中部的台中盆地,以及南部的台南和高雄內陸地區。這些地區因地形和密集開發導致溫度較高。
溫度正義指的是在相同地理環境中,不同人群因溫度差異而受到不公平對待的現象。這包括溫度分布的不均、受害者的識別以及處理溫度問題的程序公平性。
勞工、外送員、醫護人員、老人、小孩和孕婦等群體最容易受到高溫的影響。這些人群因工作環境或生理狀況,更容易在高溫下受到健康危害。
高溫對觀光業、農業和漁業有顯著影響。例如,溫泉業可能因冬季變短而受影響,農業需額外降溫成本,漁業則可能因海溫升高導致漁獲減少。
個人可以調整對溫度的期待,學習忍受較高的溫度,並在設計上選擇通風良好的空間。此外,政府和設計者也應創造更多自然通風和綠化的環境。
政府可以增加水域和綠化,改善遮蔭設施,並確保建築物之間有足夠的通風空間。此外,應提供更多誘因和限制,以促進都市降溫政策的實施。
減碳是為了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從而減緩全球暖化;而降溫則是直接應對都市高溫問題,保護人們的健康和產業。兩者都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
高溫在現行法律中不被視為災害,因此沒有明確的主管機關。這導致各部門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應對策略,使得高溫問題難以有效解決。
首先,應認識到高溫對健康和產業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其次,應積極尋找人為因素造成的解方,從個人調適到政策制定,都應努力減緩高溫帶來的負面影響。
主持人:萬淑彰/中央社新聞學院主任 與談人:林子平/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 主題:溫度的正義 隨著地球暖化持續加劇,每年夏天的最高溫都持續創新高,也因為越來越熱,以後回想起現在的夏天,反而可能是相較之下,較為涼爽的夏天!隨著全球氣候日益惡化,炎熱將成為常態,冬天也可能成為遙遠的記憶。 本集節目邀請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深入剖析《溫度的正義》一書中的核心理念,也結合最新的研究與真實案例,從都市熱島效應、建築設計到公共政策,逐層探討氣候危機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收聽本集節目,一同思索如何在不斷升溫的未來中,共創更宜居的城市!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 影音編輯:王昱文|文字編輯:黃永嵊 【相關報導】 1.學者指都市高溫範圍擴大季節拉長 籲跨縣市合作治理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10130109.aspx) 2.學者:全球若升溫攝氏4度 萬華受酷熱壓力達3個月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7180359.aspx) 3.都市熱島加劇高溫區可能從基隆連到桃園 學者示警散熱更困難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6240031.aspx) 4.台北熱島現象盆地周邊愈來愈熱 學者:大安森林公園也難降溫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7160030.aspx) ▶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5rwe5o9zaj0812nm4bz3a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