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趁虛而入,目的是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死對頭真主黨,並防止敘利亞政府軍遺留的武力被極端分子利用,危害以色列的安全。
敘利亞是中東地區大國角力的重要據點,緊鄰地中海,靠近歐洲、俄羅斯和以色列,成為全球強權對峙的縮影。
俄羅斯看中敘利亞的戰略位置,利用其海軍基地抵禦歐洲在地中海的勢力,並延長其觸角進入非洲大陸,挑戰西方政權的影響力。
以色列對敘利亞進行了至少350次空襲,目標包括軍事設施和船隻,破壞了敘利亞約70%的軍事力量,並首次公開進入敘利亞領土。
吳怡農在2013年開始研究以色列,因為他認為台灣沒有正視國家安全的威脅,特別是解放軍的長期準備,並希望從以色列的經驗中學習如何建立韌性社會。
以色列軍隊強調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絕對服從,軍官與士兵的比例為1比9,士兵必須具備判斷和思考能力,以應對各種任務。
以色列建立了全民防空系統和空襲警報系統,每個人的手機都能接收警報,並有清晰的應變指示,確保民眾在危機中知道如何行動。
以色列公民社會積極參與,許多公民團體上街遊行,要求政府盡早停戰並儘快將人質帶回,展現了公民對政府行為的監督和參與。
敘利亞境內推翻阿薩德政權,以色列想要趁虛而入敘利亞。
敘利亞像刀俎上的鮮肉,淪為全球強權對峙的縮影。
俄羅斯失去重要盟友,中東地區影響力將倒退。
俄國如果失去海軍基地,恐嚴重影響戰略優勢。
以色列伺機大規模空襲,摧毀敘利亞70%軍事力量。
以色列軍隊50年來首度進入緩衝區,跨境進入敘利亞領土。
10年前開始研究以色列,因為台灣沒有正視威脅。
以色列人愛挑戰權威,如何塑造軍中文化。
學習以色列、烏克蘭,如何創造韌性社會。
以色列公民上街遊行,要求政府盡早停戰。
政府提供安全保障,市民做好準備正常生活。
主持人:王顯瑜
本集封面來源:路透社
【本集12/12、12/13鏡新聞首播,12/17鏡好聽聲音播出】
,[object 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