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43. 母亲节特辑:成为母亲是一种英雄主义

43. 母亲节特辑:成为母亲是一种英雄主义

2024/5/13
logo of podcast 卧龙凤雏

卧龙凤雏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三年前,1995年生于北京、拥有闪亮的学业履历同时也面临过严重心理困境的王食欲发表了一篇“10万+”文章《北京第一代“鸡娃”自述:鸡了20年,还是归于平凡》。她的母亲永爱读到后,写下了另一篇文章《鸡娃鸡到最后,却被娃反鸡》回应,反思自己在王食欲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种种教训。

“鸡娃”是我们谈论教育问题时的常用词,而这些谈论却没有因为频繁而深入。

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王食欲和妈妈永爱用了“双盲写作”的方法,完成了一部三十多万字的书,用经常彼此矛盾的观点,讲述了王食欲从小到大各个人生阶段中的教育问题。

我们很少遇到母女间如此坦诚、如此“在场”感十足、如此深入的交流。对于很多问题,她们至今无法形成共识,至今还是会在谈话进行中彼此翻白眼、做鬼脸,或者直接打断对方,这些分歧最后化作书名“妈,这是我的人生”,也化作了一段更加健康深厚的母女情感。

在这样的倾诉里,最初的教育问题被深化成“什么是真正的成长”,直到那个最终的问题:一个人该活出怎样的人生?

本期内容,得到《大望局》主播贾行家老师,邀请永爱和王食欲两位作者一起来聊这本书。

当一位母亲把自己所有的生命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时,她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她的人生在哪里?

而成为母亲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你即将听到的对话。

本期嘉宾:

  • 王食欲,青年作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 永爱,王食欲的妈妈,造价工程师,和王食欲合写了新书《妈,这是我的人生》

🍻

00:50  今天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永爱老师和贾行家老师~

04:18  永爱谈及最初教育女儿的经验缘于自己的母亲

05:33  那个年代男生可以出卖苦力来养活自己,但是女生呢?

07:41  永爱:在拥有孩子之前要先问问自己应该如何成为母亲

13:15  食欲:现在的时代卷成绩并不完全能实现阶层跨越

14:54  食欲:北京的小孩子很早熟

18:29  永爱:让孩子拥有好奇心是增长知识最快的方式

20:14  食欲年轻人的清醒发言和永爱老师互相“攻击”

33:52  食欲人生的精华来自于休息

35:31  人格的塑造比学习更加重要

37:01  贾行家:什么是好的教育?

38:55  食欲:学习应该发生在生产劳动中

45:24  北京电影学院是一个成功的“技校”

58:05  永爱: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1:01:14 不要试图去拯救自己的父母

1:04:30 食欲:我们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真正的退休的可能性的

1:08:16 要学会降低自己的社会欲望

1:16:02 贾行家:代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代沟其实是个知识结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