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GDP 达到了咆哮二十年的2倍,税前法人收益是1929年的2.5倍,但股票指数,依然只有29年顶点的一半。在二战中,大家也都积累了巨大的存款,货币供给也很充裕,所以其实这种金融环境非常有利于股市。但是29年的阴影却阴魂不散。让大家心有余悸。对股市依旧不怎么信任。所以愿意投资的人并不是很多。战后最大的金融事件就是,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黄金和美元的体系被固定了下来,而且是只有美元和黄金兑换。如果美国停止兑换,那么全球货币体系就将崩塌,而在1971年,尼克松就真的这么干了。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关贸总协定确立,45000种产品的关税被下调,缔约国之间,形成了自由贸易体系,这为日后的日本和德国的复苏,以及他们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品经济,都奠定了基础。战后是美国经济最好的一段时光,大量的军工技术,转入民营经济领域,拉动了生产率,压抑了很长时间的社会需求,也都在这一时间集中释放。而且此时其他国家都被炸成了废墟,只有美国能够生产,所以美国出口占到了全球的一半,美国货开始热销全球,可口可乐成为么美国文化的象征,甚至被誉为可口可乐帝国主义。道琼斯指数,也从250点,一路上升到了1966年的995点,连续15年保持了牛市。跟咆哮二十年对应,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的六十年代。很多老兵,退伍返乡,也都在50年代左右结婚成家。甚至购置了房产,汽车和家电,这带动了消费的浪潮。美国的共同基金行业,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50年,共同基金资产总额才25亿美元,而到了1970年,已经是600亿美元了。同时,通用汽车,还开始了养老基金尝试,后来还有很多类似的基金会成立,比如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这些东西,一开始都是以国债投资为主,股票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当时还有规定,个人信托资产中,股票上限不能超过35%,直到1957年,纽约州才废除了这个规定。于是个人资产中,股票的份额也就越来越大。那段时间,以IBM,施乐为首的50只股票,被投资者疯狂抢购,当时市场称之为漂亮50.投资者以为,买了这些股票,就能爷爷传孙子了,所以即便买贵了也不怕。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可能。后来这些漂亮50也纷纷暴跌了80%。再白的白马,跌起来也一点都不手软在50年代,还发生了一个现象,就是利率革命,之前股票的分红率,一直高于长期债券,是因为股票不太稳定,所以只有当分红更好的时候,才有更多地人愿意买股票。但是在一轮牛市之后,股票价格越来越高,分红率也就越来越低,到了60年代分红收益率已经跌破了3%,而在30年代的时候甚至能高于8%。相反长债收益率到是一路走高。在70年代之前已经涨到了6-7%的水平。所以一方面是6-7%的债券,一方面是分红不足3%的股票。也难怪巴菲特会解散他的投资公司,确实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了。日本在二战中遭遇重创,人均GDP大幅下降,但复苏的速度,堪称奇迹,他只用了5-6年的时间,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70年代的时候,日本就已经赶上了英国,达到了美国65%的水平,到了90年代,日本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家。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日本战败后,被美国接管,美国人压根不允许他们有军队,所以干脆就不再有任何军费支出,全心全意的去发展经济了。而且还得益于关税总协定,他以较低成本获得了先进的技术专利。而且日元大幅贬值,相当于获得了出口补贴。所以日本靠着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较高的国民素质,软实力,迅速实现了崛起。很快日本出口就横扫全世界,甚至美国货也开始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