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了,北大自主研发的众志863芯片,2002年问世,也有了相应适配的操作系统,但是这个芯片还是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他跑不了Windows,也没办法运行office,没有软件厂商愿意为他开发配套,当时他们给这个众志芯片的网络计算机定价3000元,比市场上8000元均价的个人电脑要便宜的多,但依旧卖不动。因为他说白了,还是啥都干不了。后来上网本兴起,众志把价格降到了千元,想打学生市场,但是连QQ都装不了,于是自然也就只能失败。其实还有一次机会,2005年,超威半导体,也就是AMD,把X86的框架芯片技术,免费授权给了北大,众志本来可以开发出兼容Windows的产品,至少能打一打低端市场,但是众志,总把自己跟863大计划挂钩,还看不上这个东西,必须自主研发。于是这个授权,愣是放了5年没用。但他自己又搞不定,所以可谓是尴尬至极。后来更搞笑的是,2014年,国家电网有张大单,说是担心个人电脑办公不安全,而众志的这个系统,由于啥都干不了,所以很放心。但是即便强压下来的任务,基层员工非常排斥,大家都不用,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很多年无所作为,再加上经费不足,所以优秀的人才,也留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都被互联网大厂吸引走了,有的也去了国外。后来倪光南还不死心,本来想让联想搞CPU,柳传志打死不干,所以道路不和,他就离开联想,然后碰上了李德磊,他正在搞芯片设计。于是一拍即合,找来2000万风险投资,然后也是在2001年4月,搞出了32位,方舟CPU,但他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没办法用微软和办公软件。只找到了一些政府和学校的订单,而这个李德磊,赚到钱之后,就不再开发,转身去搞了方舟大厦,从此变成了开发商。毫无疑问这个项目也失败了。2001年,中科院也在尝试,成立了微电子所,组建了龙芯团队,拿到了5个亿经费。08年北京市政府,又投入2亿股权投资。他的产品主要供货给军工,比如北斗导航系统,而在大众消费市场,几乎空白。当时就连联想,这种中科院自己的企业,都不愿意采购龙芯的CPU。所以这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它本身就有问题,总想自己搞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要知道,即便强大如IBM,也没办法打破英特尔和微软的限制。所以这个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芯片行业来说,有点过于好高骛远了。所以当你弱小的时候,争取先加入对方,而不要上来就与天下人为敌,其实韩国三星,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榜样。包括我们台湾的台积电,先争取做个人畜无害的,能够产业链上给大家赋能的企业。这样反而有利于我们慢慢壮大。其实后来我们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比如海思,兆易创新这些公司,他们的芯片设计,以市场为导向,反而最后美国都要动用国家能力,去进行封杀,说他们已经威胁到了国家安全。如果这种市场化的逻辑能够提前20年,也许结果就将完全不同。2001年,被华虹投资过的陈大同回国发展,他的目标就是做3G手机处理器芯片,找了一圈,只有联发科愿意投资,就这样,展讯通信成立。后来这家公司,反而成为了投资人联发科的最大竞争对手。展讯从美国招了30多人,在国内又找来60多人,组建初创团队,只用6个月,就完成了2.5G手机芯片的设计,12个月完成软件集成,能打电话了。也就是当年非常出名的全球通GSM,展讯把这个芯片,竟然卖给了华强北,所以你就看到,山寨机市场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有了这个系统,客户只需要贴个壳做个屏幕,配上电池和摄像头,就是一部完整的手机。当年展讯和联发科都在这么干,他们联手捧红了华强北。每年这里出货上亿部手机。甚至当年把那些品牌手机都给干的不行。不过后来,展讯被3G给坑了,当时全世界3大标准,我们是TD-CDMA,美国是CDMA2000,欧洲还是GSM,后来是WCDMA,所以就有了标准之争,但最后没有一个欧美大公司开发TD处理器芯片,那么你有标准,也跟废纸一样,这时候展讯跳出来了,说我来干,自己一个人挑起了TD芯片开发。2004年5月还真让他搞成了,但是在国外,人家不发TD牌照,问题是国内也不发牌照,这让展讯相当郁闷,所以他5年颗粒无收。但他没有放弃,跟大唐,华为,中兴这些厂商一起,继续搞TD的开发。但最后等来的不是春暖花开,而是金融危机。2008年之后,他的营收和股价迅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