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64|【百胃百味百WAY】山东人在福州,看人们跨越山海和食物重逢

64|【百胃百味百WAY】山东人在福州,看人们跨越山海和食物重逢

2024/10/16
logo of podcast 人是铁饭是钢

人是铁饭是钢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靖靖
Topics
靖靖:我的家庭背景是四分之三北方人,四分之一南方人,这造成了我从小对北方和南方食物的差异有深刻的认知。在家庭中,我受到山东饮食文化的熏陶,例如吃馒头、手擀面、饺子等,并被灌输山东人不吃稀饭的观念。然而,由于母亲是福州人,我的饮食也受到南方菜的影响,经常吃海鲜、福州本地菜等。北方和南方食物的差异,例如馒头口感的差异(山东戗面馒头筋道,福州馒头松软),也让我印象深刻。在福州的成长经历中,我接触到许多福州特色小吃,例如沙县小吃(拌面、扁肉、糟菜粉干)、浒苔光饼等。后来在北京读书,我适应良好,但川菜的辣味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并最终爱上了川菜。 在香港生活,我开始接触到东南亚美食,特别是马来西亚菜。我发现马来西亚菜系多元,融合了马来人、华人、南亚裔等多种文化元素。娘惹菜是马来西亚华人与当地居民通婚后裔的特色菜系,它融合了中国、马来、欧洲等多种烹饪风格,制作精细,耗时较长。许多看似普通的马来西亚菜,例如椰浆饭、肉骨茶、海南鸡饭,其实都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肉骨茶是华人新客在适应南洋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而海南鸡饭则是海南厨师在英国人厨房中创造的。 莆田菜也融合了东南亚元素,例如辣椒酱的味道类似青辣椒酱,这可能是由于莆田菜系的发展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关。我个人认为,莆田菜在宣传中对东南亚元素的融合解释不足,导致一些人认为它不正宗。 在烹饪方面,我比较擅长南方菜,也尝试做一些简单的马来西亚菜,例如肉骨茶和咖喱鸡。我对食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很感兴趣,经常通过观察、阅读文献、比较不同地区的相似食物等方式来研究食物的演变和文化内涵。例如,我发现台北的胡椒饼与福州的光饼有渊源,而福州的蚬子和光饼分别在台湾和菲律宾有类似的食物出现。 主持人:本期节目邀请了靖靖,她对食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有深入的研究。节目中,我们探讨了靖靖的饮食成长经历,以及她对山东菜、福州菜、川菜、马来西亚菜、娘惹菜和莆田菜的看法。我们还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菜系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菜系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例如,我们讨论了肉骨茶和海南鸡饭的起源,以及娘惹菜的独特之处。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东南亚地区不同烹饪方式的差异,以及酱料在马来西亚菜系中的重要性。最后,靖靖还分享了她研究食物的方法,以及她对食物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独特见解。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靖靖认为自己是山东人而不是福州人?

靖靖的家庭四分之三是北方人,爷爷奶奶和外公都是从山东迁移到福州的,从小家人就强调她是山东人,因此她的身份认同更倾向于山东人。

山东人对稀饭有什么看法?

山东人认为稀饭是液体,没有固体食物,吃不饱,因此对稀饭有鄙视链,认为吃稀饭是吃不饱的表现。

靖靖小时候家里吃的馒头和福州本地馒头有什么不同?

靖靖家里吃的馒头是山东的戗面馒头,揉面时会加入干粉,蒸出来的馒头筋道;而福州本地的馒头松软,带有甜味,咬起来像棉花一样。

靖靖在北京读书时对川菜的初次印象是什么?

靖靖第一次吃川菜时,点了一份水煮肉片,结果发现它是辣的,这让她非常惊讶,因为她以为水煮肉片应该是清淡的。

靖靖对莆田餐厅的荔枝肉有什么看法?

靖靖认为莆田餐厅的荔枝肉不正宗,因为它加入了糖水荔枝,而正宗的荔枝肉应该是用红糟调味的,与水果荔枝无关。

娘惹菜的特点是什么?

娘惹菜口味浓重,使用多种香料,如小葱头、姜、辣椒等,讲究把香料研磨杵碎,调成稠糊的配料,给食物带来独特的风味。

马来西亚的肉骨茶有哪些不同的风味?

马来西亚的肉骨茶主要有两大派系:药材味较重的和白胡椒味较重的。此外,还有干肉骨茶,汤汁收得很浓,药材风味包裹在肉骨上。

靖靖如何研究食物的历史?

靖靖通过移民史和全球贸易史的角度来考证食物的历史,结合一手体验和文献资料,寻找食物的脉络和相关性。

Chapters
嘉宾靖靖分享了她独特的成长经历:家庭成员来自南北,让她从小就对南北饮食差异有深刻的认识。她儿时更多接触到北方面食,但南方菜肴也占据了她童年味觉记忆的重要部分。一家人通过食物提供对原乡的认同感,通过具体的食物把原乡故事传递给孙子代。
  • 嘉宾靖靖的家庭成员来自南北,让她从小就对南北饮食差异有深刻的认识
  • 她儿时更多接触到北方面食,但南方菜肴也占据了她童年味觉记忆的重要部分
  • 一家人通过食物提供对原乡的认同感

Shownotes Transcript

🎈【快讯📢】「播客堂会」)是由028.C青年创意社区和播客《鲸鱼赫兹》发起的聚焦播客生活场景的线下活动。今年的活动将于 11.2—11.3 在**成都🍲**举行。有四场主播们的圆桌对谈,话题包括:家乡美食、播客创作、局部退休和社交人格。**特别期待和大家相聚成都🎉呀!**活动预告跳转⏭️ 46:23

🥣【百胃百味百WAY】系列,想通过每个人吃的东西,来了解一个个具体的人,也了解一个个具体的地方。

🎙️ 本期嘉宾:靖靖漂榴工作室)(微信公众号/B站/Youtube均可搜索)

🕖 时间线

01:59 个人标签03:54 不会说山东话,但妥妥是山东人没跑05:07 山东人不吃稀饭?08:37 蟛蜞酥的快乐10:27 南方馒头 vs 北方馒头10:42 戗面馒头的劲道,谁懂?18:05 老牌福建菜——红糟羊肉19:43 细如发丝的浒苔——做成汤、做成酥、夹入光饼23:33 声音素材——2024年欧阳应霁「薄饼是厚的」活动。春饼在闽南叫薄饼,是春节‘清明都会吃的食物。从馅料到汤汁、配料和酱料,总共可以用上接近20种食材。26:00 沙县小吃——拌面、扁肉、糟菜粉干27:16 声音素材——发现非遗之美:沙县小吃28:44 糟菜粉干的滋味棒棒哒31:17 川菜初接触——水煮牛肉居然不是水煮的,居然是辣的35:23 红蟳糯米饭的快乐,碳水脑袋也很爱36:10 声音素材——【美食台】的红蟳米糕)39:33 福州人看么看「莆田」的食物40:39 荔枝肉里怎么能有鲜荔枝呢?42:44 「莆田」里的东南亚元素,你掌握了吗?43:28 Chinchalok,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46:23 🎈「播客堂会2024」)预热!期待见到大家~

48:29 到底什么是马来西亚风味?51:26 峇峇娘惹和他们的食物54:30 娘惹菜的经典——黑果鸡 Buah Kluwek Ayam58:10 肉骨产和海南鸡饭,是随着新客的到来才落地生根的1:03:16 娘惹菜走出厨房,北马娘惹菜和南马娘惹菜各有风格1:04:09 马来西亚丰富的酱料源自南岛民族的烹饪特点1:07:30 亚参(Assam)膏、亚参片、叁峇酱(Sambal)、马拉盏酱1:15:45 肉骨常零失败方子在此!1:18:42 肉骨茶的不同风味,居然有内脏肉骨茶,还有干肉骨茶……1:21:20 美食的历史究竟可考吗?1:24:05 与福州的蚬子在菲律宾博物馆重逢1:26:00 与福州的光饼在台湾以胡椒饼的形式重逢

💾 参考资料 “莆田”餐厅与星马娘惹传统) “岛屿东南亚”与“大陆东南亚”在香料使用上的区别) 亚参与罗望子) 福州光饼与台北胡椒饼)

【戗面馒头】“揉进了干面粉的发面”。 就是在揉馒头时,在已发好的面粉里再揉进去一些干面,吸收一部分发面里的水分,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吃着筋道。 **【紅蟳糯米飯】**红蟳就是青蟹,但只有抱膏的成熟雌性青蟹才能称为「红蟳」。

1️⃣锅中下一点油,放五花肉粒炒香。再依次加入火腿、香菇、干贝、虾干、鱿鱼丝,小火慢慢煸炒。2️⃣泡好的糯米下锅,添两匙酱油、少许白胡椒粉,炒至均匀上色,加少量水,小火把生糯米炒成糯米饭。最后撒上炸红葱酥,翻拌均匀即可。3️⃣红蟳刷洗干净、去腮去脐,蟹身斩件。蟹钳用刀背敲碎,蒸笼中铺上荷叶,填入糯米饭,斩件的膏蟹整齐码在糯米饭上。水开入蒸笼,大火蒸15分钟即可。 **【滸苔】**是石莼科、浒苔属藻类植物,藻体鲜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围成管状或粘连为带状。细胞排列与种有关,单核,色素体片状,株高可达1米。基部由假根丝组成盘状固着器。单细胞藻类个头小,表面积大,所以吸收养分快,藻体直立,藻体单条或者有分枝,圆柱形,有时部分扁压。藻体基部细胞生出假根丝,营养繁殖时,藻体断裂形成新藻体。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制法是将猪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块,因剞的深度、宽度均匀恰当,炸后卷缩成荔枝形,佐以红糟、香醋、白糖、酱油、麻油、湿淀粉等调料即成。 **【糟菜炒粉干】**是一道以鲜粉干、糟菜为主要食材,小米椒、香菇、蒜头、生姜为辅料制作的美食。糟菜是福建特产,主要以芥菜为原料,将其晒干加盐、置于容器中用红糟(酒糟)揉制腌存,使之入味。 腌制后的糟菜保存时间长,一年四季可食,吃法多种,可有 蒸、炒、煮等烹饪方法,常作为烹饪与汤汁的佐料。福州一带,尤其是盛产优质红糟的闽清等县所产的糟菜最为有名。 【峇峇娘惹】(马来语:Baba Nyonya或者Peranakan),也称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是指明朝华人移民和东南亚原住民通婚的混血后裔。峇峇娘惹也可以指受到当地非华人族群文化影响而使用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华人。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峇峇娘惹就是福建话里的爸爸妈妈,后来用于专指土生华人

**【娘惹菜】**口味浓重,使用多种来自马来料理多用的香料,如小葱头(shallot)、姜(会选用普通姜,山姜或南姜)、姜花、辣椒、薄荷叶、香茅、叻沙叶、班兰叶、肉桂、蜡烛果(candlenut, malay:buah keras)、罗望子(及罗望子做的亚参膏)、泰国青柠、香菜籽、莳萝、虾酱(峇拉煎)、咸虾酱(cincalok)、豆酱、棕榈糖等,讲究把香料研磨杵碎,调成稠糊的配料,给食物带来独特的风味。娘惹菜又喜好使用华人传统的食材,配以多种马来料理中的配料,如椰浆、芒光、江鱼仔,青瓜等,配合香料加以长时间的炖煮,最后成为一派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娘惹菜原本只是家传为主,颇为小众,本身受制于食材(如猪肉的使用)和传统中式烹调手艺的使用,不如本地传统料理传播广泛,或者只是作为街头小吃的一道菜而出现(如叻沙)。

**【黑果焖鸡Buah Kluwek Ayam】**是一道典型的费工费时的娘惹料理。黑果焖鸡主要食材为鸡肉(也可用猪肉)和黑果(buah keluak)—— 一种带有坚硬外壳和辛辣内瓤的果实。黑果的诱人滋味只有亲身一试才能了解其魅力所在。黑果焖鸡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仅仅酱料的准备就很费工夫。得备齐七种香料,人工捣碎之后,花半天时间炒制而成。接下来要洗刷黑果,在水里浸泡两天之后,削去果实的一头,挖出里面黑色的果肉,将其捣烂或是与数种香料一起拌匀。最费劲的是,把果肉嵌回果壳里去之前,还需用刀具把果壳开口修饰一番,外观才整齐美观。最后把重新填好的果肉、鸡肉和香料一起焖上半天,直到汤汁收浓。这样的烹饪过程真可谓“脍不厌细”了。 **【黑果】**颗硕大果实,内有30-40颗种子,长可达30厘米,重量往往超过3公斤以上,喜欢生长在红树林沼泽地带,是大风子科,大型的常绿乔木,由于外观壮硕,因此有足球果的称谓。成熟的果实不开裂,过去曾是巴比鲁萨(Babyroussa)的食物,一种长得像鹿的猪,等到果实腐化或被吃干净后,人们再捡拾剩下的种子,这时候内含的生氰糖苷(Cyanogentic Glycosides)浓烈,绝对不可食,以免中毒身亡。这种毒和木薯、杏仁、枇杷种仁一样,必须经过浸泡,清洗数次才会消除。首先将种子涂抹灰烬,再以香蕉叶包裹埋在土里40天让其发酵,借此消除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