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依菲、桔子 嘉宾:三金 . 你们知道吗?很多写作者,在接受过专业的文学教育之后,反而选择不再写作了。明明对于许多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读中文系应该是一个离文学更近的选择,也有越来越多大学开设了创意写作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如果说传统的中文系不培养作家,那写作专业总能培养作家了吧?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依菲邀请了直系学妹三金,分享我们有过的所有困惑,和我们试图解决这些困惑的思路。可能会让大家出乎意料的是,学院派文学教育,或许因为高高在上,反而会令人感觉是过于沉重的枷锁;而长期阅读经典,也会给年轻写作者带来真实的心理负担。 那么,如何突破“学院派象牙塔”与“浮躁的商业社会”之间的二元对立呢?如何在汲取优秀作品的养分的同时,又不被局限呢?如果文学不在学院里,不在社会里,那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的答案是,一定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对文学的定义。 . 01:34) 三金学妹自我介绍:既没有小说脑袋,也没有诗歌脑袋? 03:40) 写作到底应该为自己而写,还是为更多人而写? 07:02) 为什么依菲和三金,都在毕业时很想要逃离学院? 13:07) 光是聊学院派的话题,就让主播和嘉宾压力很大 15:38) 挖井水的比喻:为自己而写和为别人而写,到了某种层次就是相通的 18:44) 学院派文学教育给三金带来的成长之一:读了太多好小说 21:13) 学院派文学教育给三金带来的成长之二:拥有了审美尺度 22:38) 但是,审美尺度会让人变得刻薄?! 30:16) 如果一个作家为社会做出很多贡献,他就是一个更好的作家吗? 33:14) 读书就是往高处一步一步爬阶梯 37:35) 毕业工作之后还能坚持读书吗? 40:32) 如何选择自己的书单? 42:13) 近距离接触到大量作家、编辑,对写作者来说是好事吗? 47:24) 对许多人来说,只是有了许多发小红书的素材 49:34) 所有人都急着发表,你也像一朵花苞急着想开 56:34) 学院派文学教育会让写作者对自己要求过高,以至于无法动笔 58:30) 依菲写毕业论文时的拖延症 63:11) 学院派的文体鄙视链 68:47) 文学的精神应该是黑格尔所说的“扬弃” 71:56) 三金做文学编辑的经历:一部作品是如何被打造和定调的? 76:55) 作家是一种职业吗?作家应该待在学院、作协、杂志社里吗? 82:50) 文学≠文学院≠文学体制 84:24) 学院派写作者给自己下了一个悲惨的诅咒:我的作品不会被大众认可 87:13) 莎士比亚曾经也是一个大众通俗作家 90:19) 大众化和商业化,对文学来说为什么非常重要? 91:25) 你们现在还热爱文学吗? 98:35) 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小说精神”是什么意思? 102:59) 带着热爱去坚持,迟早会成为大师的 . 本期鸣谢: 粗剪:桔子 精剪、后期:依菲 Shownotes:依菲 上传:依菲 推广:桔子 . Songlist: 澤野弘之 - Pf:CreatorsII It'll Be Alright - Cody Francis .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为我们发电:afd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