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06_City Ride有多火?和小红书、RE而意聊聊骑行小生意里的大生活

EP06_City Ride有多火?和小红书、RE而意聊聊骑行小生意里的大生活

2023/10/28
logo of podcast 大牌小局

大牌小局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所以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无非就是拥有很自然的一个呃生活环境,有美好的天气,有很好的空气,很好的公园,我觉得这是跟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觉得更加难能可贵的一些一些背景啊。

每个时代的出行方式的一个变革,会带来商业的一个巨大的一个更新。

当前的中国市场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比较红利期的环境了吗?

那这个时代的时候实际叫去汽车主权的一个时代呃。

一个生活方式,它可以承载的消费环节是非常多元的形式。

最适合爱人的运动方式,你可以有独乐乐的时候,你也可以有种乐乐的时候。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大牌小菊,我是 Simon data 舒柏,好久不见,这一期我们很开心请到了小红书的户外骑行负责人草莓。

草莓可以跟我们的听众打个招呼吗?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红书户外的草莓。

然后我们的畸形生活方式品牌 R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罗源女士。

罗总,欢迎欢迎!

哈喽哈喽,大家好,我是耳翼的罗源。

我现在是 10 月 份啊,一个深秋的时节,也是非常适合亲近大自然的时节,有点凉爽干燥,然后还有点小风,然后我们就这种天天坐办公室的人呢,就特别想出去玩。

所以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又来聊一聊户外。

为什么说又呢?

因为去年也是这个时间点, 10 月 下旬,我还特地看了一下录音的时间,我们当时就是也是请到了小红书的怀素老师,然后和 ABC camping 的孙总一起聊了一期露营,然后当时怀素老师就透露说,小红书当时很看好的一个赛道就是骑行城市骑行。

那一年过去了,臣不起我啊,骑行真的就火了。

呃,可能光说大家没有什么体感,这边有几组数据可以先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个是小红书最近发布的 2023 户外生活趋势报告,里面有提到说 2023 年 1 月 - 10 月, 骑行相关的笔记发布数量增长了近 400%, 我看了一下,应该是所有户外项目里增幅最大的,然后整体的阅读量也超过了 13 亿。

那内容声量的热度之外呢?

我们还可以看一看线上销售的数据。

根据 CBN data 9 月 底发布的一个 2023 体育消费趋势报告,那近半年来体育相关消费增速 TOP15 的类目中,有 8 个细分类目是和骑行直接相关的,然后其中 7 个可以说是霸榜增速 TOP7 就是 TOP7 都是和骑行相关的增速。

所以说无论是声量还是销量,那骑行在这一年都是真的很火热。

所以这边也想来问一下二位,就是说两位应该其实是完整见证了骑行走红或者说破圈这样一个过程。

就想问问说,对于骑行这项运动而言,当前的中国市场是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比较红利期的环境了吗?

罗总可以先说一下 OK?

OK 哈喽,能听见吗?

可以可以的。

嗯?

好像这两年大家就突然感受到骑行特别热,然后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开始骑行了,但是我们开始做骑行这件事情,尤其 re 可能在骑行的 live style 里面必要显得表现得更加突出一点,给大家感觉上整个的一个生活方式的状态呃从而易这边开始的。

但实际我们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很早之前的事情,是在 17 年 开始做,所以在 17 年 的时候刚好是我们中国自行车界应该算是生意最不好的那几年, 15 年 到 17 年 所以在那样最不好的一个状态下。

re 为什么会呃进入自行车的一个行业?

一个是我们跟我们背景有关系,就是我们本身因为之前是做建筑设计的,所以我们对城市规划,包括整个城市当中大家未来的生活方式可能关注的更多,包括这之前的研究也更多,所以全世界的城市都向着一个城市更新的一个时代,包括一个 21 世纪环境的一个这样问题的一个时代来发展了,所以一个大城市,然后大城市 bin 带来的一个新的一个环境污染,包括低 time 的这样的一个这个时代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事情。

所以这是一个时代的一个背后的带来的一个契机。

那另外一个呢,就在这个时代之下,就 AI 的科技的发展,包括我们所有生活方式的一个转变,所有的这些背后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所以面对不变的事情,也会发现我们自己面对自己的健康问题,面对环境的问题,包括面对的所有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在这个时代变得更加突出了,所以我们更珍惜健康的一个身体,包括一个自然的一个环境,所以在这样所有大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当时选了自行车这一个用 cycle 来代表环保,包括它本身所代表着这样的一个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在这个时代里面它变得就至关重要。

另外一个就是稍微留意一下,就每个时代的出行方式的一个变革,会带来商业的一个巨大的一个更新,所以这也是一个时代的一个背景,所以我们到底这个时代将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一个未来,包括我们的后代,还有这个时代 SDG 就是这样的一个环保的课题,对我们真正意味着什么?

所以这是我们坐自行车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大家会发现,经过三年疫情时代之后,突然之间好像所有的人比任何的时候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更加在乎环保的问题,所以这也是自行车热背后的一些潜在的一个逻辑。

所以其实是放在整个时代的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去看这件事情是一个很顺应,顺应可以说时代的朝向的这样的一个一个选择。

那草莓这边呢?

啊,我其实挺同意罗总刚才说的就是关于时代,然后关于环保的这些议题,然后就放在时代大背景下来看,说提前为什么会火。

但是啊,同时也是从小红书的角度来说,本身我们去年到今年的时间一直在呃发力户外这个赛道,也是因为说啊,因为疫情,然后很多人他可能不能去到一些封闭的场景,或者大家自主地去选择说我不去封闭的场景,我去户外,我去徒步骑行或者是钓鱼。

然后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其实前提是骑行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呃基础非常好,群众基础非常好的一个运动了。

大家捡起来也非常简单,基本上学的时候都有说嗯,买个自行车,然后通呃这个上学通勤的这么一个需求嘛。

但是可能因为疫情的呃契机,现在呃很多人就选择说我不去乘坐公共交通,或者说出于环保的要呃环保的需求,我不去去开车去上下班,然后大家去选择通呃骑行这一个作为通勤的工具。

然后到今年的话,其实我们会觉得说呃骑行它已经慢慢地从通勤的属性开始剥离了,确实它现在是成为了一种户外的一个生活方式,然后成为了一种新的运动选择。

因为现在大家像刚才罗总提到的你有啊可能塑形健康的这种需求,然后包括刚才说的企行呃这个通勤的诉求嘛,然后也有很多社交的诉诉求,这个是比较明显在小红书里能看到的,就现在有很多在城市里的这个呃,可能是三五好友组成的骑行的这个呃这个搭子,或者是说是个各种城市里的骑行俱乐部啊,这其实都是印证了一种社交的需求,然后骑行可以是可以把刚才我们说的呃环保,然后包括呃塑形,包括社交这些需求合二合合三,唯一的一个运动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呃现在我觉得这一两年齐心热的一个原因吧啊从我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这样嗯嗯嗯然后还想特别问一下。

那个 400% 的笔记增量到底是怎么来的,都是什么人在发?

他们在发什么?

就是说目前在小红书上这样的一个骑行的社区氛围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现状?

呃我们今年还是做了这个 7 星友好计划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其实出发点就在于说我们之前做调研的时候就发现啊一二线城市的很多起星的爱好者他们因为就是一个是车价单车的单价比较高,然后一个是呃因为可能自己的担忧之类的,所以他呃确实在城市里觉得骑行非常不方便,他也不敢把车放,就随意地放在外边,嗯,所以会有一些这种担忧。

然后我们就做骑行友好计划这件事。

这个事情也是,一方面是希望说我们真正可以去沟通那些在呃城市里的一些店铺商家,给到我们的骑友一些嗯非常实用的这种方便,可以让大家把车停在这里。

然后其次也是,我们其实希望大家更多地通过骑行的方式来探索这个城市里的呃各个店铺,各个街道,各个路段。

所以,嗯,当时我们有做一些激励,然后就是说你去打卡这些店铺,然后你可以去呃打卡这些路线,然后领取我们的限量的这些周边。

然后在周边的选择上,我们选的也是可能是对其有非常有帮助一些实用的,像票袋啊,或者是说啊车主牌啊这些东西,那有这些呃,一是给他出行提供了真正的便利,解决了他就是对于停车难的这个担忧,然后其次就是我们的周边确实也还挺有吸引力的,所以就是大家去引发大家去记录的这个诉求吧。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刚才说的,其实很多人现在已经不把呃骑行当成一个单纯的通勤了嘛,那通勤的时候可能大家觉得说我这是我日复一日的一个工具属性更强的行为,它不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交属性或者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情嘛,但是如果你把它变成一种运动一种社交的话,这个确实就会让很多人他的记录的这个诉求跟欲望会变高,然后他的分享欲也会变高,包括最近在小红书上可能衍生来衍生出来很多这种主题题型,或者是大家今天比如说现在是秋天,那我去啊做一个枫叶骑行,这套路上可能有枫叶,然后我去骑,那这样的话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高的社交价值的一个东西,这套骑呃骑行的行为背后就代表着说噢,可能是我的生活方式可以彰显我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家的分享率也会更高一些,我觉得。

综上吧,然后加上刚才就说的各种啊健康的诉求啊,环保诉求,就是骑行的底盘子也变大了。

嗯,明白明白,其实刚刚也有提到说就骑行,嗯,可能会它可能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有意思的地方,它变成了一个探索的一个过程,探索发现,然后去分享这样一个闭环,那一个运动的火热也离不开这些,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吧。

不管是平台给到的环境,还是说我们说的户外趋势,然后用户对健康的这种追求,还有包括一些现在可能会政府也会有一些政策的助推,那骑行作为一项运动,我们还是把它嗯更多地去聚焦于呃人本身,就是说它到底击中了当代人心中哪些比较深层的诉求。

因为刚刚可能说了,我觉得好玩有趣,我去分享,我去尝试,我去打卡,那在平台上的一些用户的一些洞察来看,有哪些人会爱上骑行,就他们这些,这群人作为这个群体,他们会有一些比较不一样的特征吗?

像刚才说到,其实我们觉得说骑行,它嗯同是一种运动方式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交方式,社交行为跟生活方式嘛,那我们呃拆开来讲的话,比如说如果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我们其实发现呃,最近不是这一两年 MBTI 都非常火嘛,我不知道是,是的,大家应该都知道,然后像呃,小红书上就会有很多人自发地去说,包括我们自己也有在去呃,跟用户去沟通,他们就会说,骑行是最适合安人的运动方式,因为骑行这件事情,很多时候呃大家不能并排齐,出于安全的问题,然后包括你在骑行的时候,你是自己一个人去探索这个街道,嗯,你一个人沉寂在风速,然后这种呃,你的这个嗯,自己的骑行过程中嘛,所以很多人就会觉得说很多 i 人觉得说我既去到户外了,我又不需要呃迫就是迫于社交压力去跟别人强行的社交,那他觉得这是一个跟自己对话的一个运动。

所以这群人我身边确实也有很多爱人的朋友,他们真的是很喜欢即兴,哪怕他们只是去共享单车的用户,就是可能没有自己的一辆车,但他也会呃骑上自行车去周末去转转,或者下班之后自己去转转,然后另外一个的话就是说呃对于可能对于艺人来说,或者是有组织的车队啊,或者是这种骑行搭子那些啊骑友来说,他们觉得骑行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方式,因为你可以以一个目的地或者一个街道为呃出发点,约上三五好友一块去,然后大家交叉去破峰,然后大家或者是到了目的地之后一起在那边交谈,这可能都是一个对他们来说非常既得到了运动锻炼,然后又放松的一个社交行为。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也发现说在小红书里面很多人他是有这个减肥塑形的这个需求。

然后呃,可能相比有一些运动来说,骑行相对来说,呃是一个大家都会的一个行为,就是像刚才说就是上学的时候大家都有骑自行车,骑行也相对来说相对于某一些运动来说,它的嗯门槛比较低,然后它可能对膝盖什么也相对会比较友好一点,加上它的塑形效果好像确实是不错。

就这都是在站内的数据看到的一些行为,就很多人会通过会晒这个对比照,说骑行三个月,然后我瘦了多少斤,那确实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嗯非常大的一个动力去做这些事情啊。

然后其实 10 比如说十几二十年前,好像确实骑行就还只是骑行,它就是一个通勤或者说交通的方式,就没有人会去说走我们去骑车吧,还是说我们去干嘛干嘛,然后怎么去骑车去这个样子去去嗯看待骑行这件事情,所以说在这短短十来年,然后骑行在大众心中的定位其实是有这样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变化的,对!

就是它其实是从一个工具属性变成了它这个事,骑行的行为本身就可以是一个目的,就是我为了骑行而骑行,而不是我为了今天吃饭去骑行,然后骑行只是我去吃饭路上的一个呃工具跟载体。

呃,刚才大家聊起来,一个是人群,一个是人群的习惯,这个里面我可能稍微有一点不一样的一个地方。

第一个人群的话,实际上因为自行车文化不是从中国开始的,我们中国确实在自行车大国,但是就像刚才两位说的,过去理解它就是一个骑行的通勤工具,但是今天我们讲的自行车骑行这件事情,可能跟我们过去理解的自行车骑行工具这件事情,呃,也可以说不是一件事情。

因为第一个自行车文化本身它有 100 多年非常成熟的,跟汽车公寓一样,它有一个很成熟的一个自行车文化的背景。

第二个就是技术,就是本身自行车的这个工业技术,包括它也代表着科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呃自行车本身自身的科技是一直在进步的。

所以这跟之前我们讲的就是我们父母那一代,或者我们呃我我本人的那一代,就是小的时候还是不太一样,就呃理解的那个自行车,所以这是两种车的一个,在技术方面还是有一个不一样。

然后我们今天看到大家所有的这种呃,包括在小红书上所有出来的一个群体,大家所呃倡导的这种生活方式,就是自行车带给大家的生活方式。

一个是确实随着技术的不断地进步,自行车本身的工业发展,它带给你的一个骑行的舒适度体验感会很不一样,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因为自行车的整个时尚度很宽嘛,可以时尚,可以运动,可以通勤,也可以团建,也可以极限运动,所以它还是很多方面都可以呃做到的这样的一个载体。

那根据需求不一样,所以大家使用的车辆可能也会不一样,比如我就是通勤,那我可能用 0 变速的,或者过去我们使的或者摩拜,都可能帮助我完成这样的一个效率。

对,但如果我想运动,如果我要做运动的时候,实际上还是车要具备一定的一个性能和基础,所以这是车友不一样的一个地方。

另外一个人群,人群因为还是这个文化确实是外来的,它是从欧美进到亚洲的,所以呢,这个文化进来的时候,实际在亚洲可能最成熟的一个国家,相对来说可能是日本,它比较早,但对我们国家可能加起来也没有 20 年的这样的一个时间,所以整个自行车的发展决定了他人群也不太一样,第一代的人群可能就是那些最早可以接触到自行车运动,或者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国外上学的这些小朋友们,包括这些高管和这些老板们,所以这是第一代的人群。

就而一刚刚开始坐自行车的时候,实际自行车真的是只有两种人,一种拿来就是来做运动的,那他整个的一个呃,一个一个背后的客户的一个年纪,包括一个那个生活状态都是以处于种呃,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一个阶层的一个状态。

还有一个很早的在国外留学的这帮小朋友们,那第二个阶段发展,实际上,嗯,一个是疫情的助推,就让大家都变得闲了下来,包括大家更在乎户外的生活,确实那个是一个契机,但是实际上在第二个阶段,它更火的实际是原来已经在健身房运动的那帮人。

然后另外一个呢,就喜欢时尚的,而且女性用户的增长是特别快的,因为女性用户还是对时尚很敏感。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整个的一个,呃,怎么讲呢,叫做年轻的群体,这个群体很像露露、 lemon 的客户,所以这两个客户的一个成长背景很重叠,所以 95% 的穿露露的人都不去做瑜伽。

差不多的一个逻辑就是这个是一个,就整个大的一个潮流和时尚人群推动了全部的一个向前发展,那这个阶段的过程的时候,实际上就会推动很多城市生活,比如说大家夜琪、约琪、晨琪,包括街道,包括到郊区的真的运动,就所有的场景都出来了,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就他把这个文化非常快地往前推了。

所以我我还是觉得呃,因为在小红书里面非常活跃的,相对来说我理解应该更喜欢时尚的,然后更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介绍给别人的,更愿意分享的。

但确实从客户的背后的一个自行车运动,他跟其他运动,我们做过一份调查,确实相对来说是所有运动里,一个是年龄,它包容度非常高,因为可以起到 80 岁、90 岁身体健康的状态,另外一个就是它确实是呃,在文化层次里面是高于其他运动的一个所有背后用户的一个文化的一个层次,所以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他也呃很有意思的一些。

一一个群体,比如说有一部分人,他喜欢自行车文化,然后喜欢而且接触自行车更早,包括他已经把他的整个运动变成一种生活的一个习惯。

而且这一部分人大部分很多呃,除了运动能力非常强以外,他们也采用自行车上下班,实际很多老板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但他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就是他在呃自己,他有办公室嘛,或者是他的呃各个场景可以满足他这件需求。

但另外一部分人实际不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的时候,这也是 Bronten 这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极限便利带给你的这种通勤城市骑行,这种城市的一个呃,骑行的一个火热,这也是另外的一个群体。

那还有一部分呢,就是因为整个自行车都潮流起来之后,它实际运动还是有升级的。

我从一个认为它是一个专项垂直的运动,到发现它原来我跟我关系那么近,并没有那么难这项运动而且又像刚才两位说的,它又可以帮我完成社交,而且这个社交又不用主动性的,可以很舒适的半社交,又可以帮我健身,又可以带给我很多快乐。

因为自行车运动,日本有一个科学研究报告,就是所有运动里面,自行车运动带给你的舒适性是远远超过其他运动带来的呃快,他一个是多巴胺的分泌在十分钟之内就上来了,所以这种舒适性的一个感受,还有一个就是他对身体的这种疗愈的状况是特别快的,比如说对整个的一个精神的一个压力的缓冲,包括心脏病,包括他这对癌症的一个,所以他背后的所有的这些都会带给你很舒适的一个状态,所以这个过程的时候你会上瘾,简单说他也像一个上瘾性运动一样,所以三个月之后基本上变成一个习惯之后,它会能力不断地变,这个也是你要把它人群细分,所以这样的话大家才能够有一个我们讲叫圈子嘛,就是你有一同相同的人或者相同背景能力的人在一起,实际它的舒适性就会更好,这也是把社群不断地去细分化的一个原因。

嗯,所以这些系社群也不是静态的社群,而是说它可能会有一个呃进阶,或者说一个纵向发展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是,刚说就是骑行加城市,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话题,比如说像嗯,可能像欧美,像哥本哈根,它是非常出名的,就是以自行车文化出名的一个城市。

那像最近的话,可能也会看到呃,小红书上会有一种说法叫北京没有 city work, 只有 city ride 这样的一个一一种发言七星文化的城市,会有一些嗯,你们在你们看来比较好的发展嗯发展机会的城市吗?

这点我还真的觉得就是北京的北京城。

对,因为北京的城市真的很不适合拿腿哈哈拿脚哈哈,但是却特别适合骑自行车,它跟北欧很像,郊区的山路跟欧洲的那个爬升也很像,然后城市的宽度。

你提到哥本哈根,因为我在哥本哈根待过嘛,所以确实还是呃真的是除了停车这一件事情没有那边方便。

我们虽然没有自行车高速路的,但是确实从整个尺度关系来说非常适合骑车,而且真的自行车友好明白。

我应该是 18 年 19 年 的时候在北京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那个时候也是去骑车。

当然我觉得现在看到很多说法就是说长安街上现在已经很多晚上会有很多人在骑了,但是 1819 年 的时候还是没什么人的,那个时候晚上如果去工作日的晚上在长安街上骑车是非常爽的一件事,不用十分钟五分钟就已经就已经很快乐哈哈对就是这长安街如果没有汽车我觉得长安街就回到 70 年代的北京长安街了全是自行车对现在可能呃去这种以生活方式类去骑行在长安街上人会蛮多的那其他的城市呢?

草莓这边有有有一些因为你们可能会做的城市面会更更多一点嗯啊我其实觉得嗯可能就在小红书的数据上来看的话,这些涉骑行的城市是比较多的就它每个城市有不同的维度,比如刚才说的从这个城市的街道的宽度,路面的宽弯度,城市大小是否适合步行,然后如果不能步行的话大家会选择骑行就是这种方式的呃这种判断标准得出一个北京嘛。

但是呃,像我们最近有在做这个秋日骑行路线,就是我们可能在全国有呃,梳理了八九个城市,然后每个城市在在秋季都有特别适合骑行的路段,可能是呃落叶的骑行,可能是西安的古城墙骑行,或者是说可能是呃海南的这个环岛的骑行啊,或者是大力的洱海骑行之类的。

那我其实觉得说从各个维度来判断的话,会得出不同的所谓位的中国最适合城市骑行的呃,最适合骑行的这个城市吧。

那一方面刚才大家说到北京嘛,这肯定大家都很赞同的。

然后还有一块就是我觉得上海也非常适合,是因为呃,像刚才说的嗯,本身如果把棋型文化作为一种潮流文化,或者是上升到文化这个概念的的话,其实上海是跟呃就是应该是说大家公认的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城市吧,大家呃上海的很多年轻人,他们愿意去拥抱新的文化,愿意去拥抱潮流,然后呃很容易接接近呃很容易去嗯接纳新鲜的事物。

所以对从这个维度来判断的话,上海肯定是啊骑行非常火的一个城市,也非常适合骑行。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比如说从呃季节友好性来说,比如说像北京的话,可能呃 12 月 1 月 2 月 这这段时间确实骑行来说难度会比较大吧,或者他家就是客观因素,确实是存在太冷了,但是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像广州啊,或者说海南啊,或者说昆明啊,大理啊,它就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合骑行的地方。

像我自己之前去大理的时候,我就看到那些环儿海的骑行,我在不同的季节去过大理,然后发现永远都有人在洱海骑骑行,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我觉得有很多适合骑行的地方。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从现实的大家的可支配时间来说,我其实觉得很多三四线城市哦的人,他的骑行的嗯时间会更加充裕一些,就包括我们之前说为什么嗯小红书里业绩非常火,是因为很多的一二线城市用户,他确实最适合骑车的时间就是业绩。

就比如刚才罗总提到很多老板他们会骑车去上班嘛,那个我肯定觉得站在呃上班族的角度来说,我会觉得,比如说如果住得远的话,我上班通勤,他是会有一个通勤时间的要求的,但是下班了之后,我就可以随时用提前的方式回到家,多晚都还无所谓嘛。

所以从这个时间可支配的角度来说的话,我觉得很多三四线城市也非常适宜。

像我的老家,比如呃,浙江台州,那可能很多人 5 点 就下班了,那他们就有很多的时间去骑行。

事实上我发现我现在老家的很多朋友也是这样子在做的,就是他们有非常多可以骑行的时间,然后这个城市相对来说又很小,就是小到呃不需要去开车。

比如说他们的通勤可能就是呃,之前大家会骑电动车,那现在骑行火了之后,大家就选择骑自行车,可能十几分钟就能到,那对他们来说,骑行是一个又可以得到锻炼,然后又放松,然后业务可以去充当通勤手段的这么一个运动。

然后而且他们的不管是周末还是周中,他的可支配时间是更多的,期间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对他们来说也是有更大的可实现度的。

哦。

我自己感受就是骑行体验好和不好的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呃周遭的车就如果我在城市里,然后我周边很多这种嗯,很多不?

嗯,不太遵守交通规则的车的话,我可能不太真的不太考虑基金这件事,因为安全第一嘛。

对,包括呃现在应该各个城市也会有相相关的这种规则,比如说你可能要戴头盔啊,或者说有一些其他的这样的一些呃要求呃这个的话嗯我觉得这个因为骑行的发展像刚刚说的自行车文化发展跟城市化的发展其实是亦步亦趋的就是说也想问问说在城市建设这一块是不是对于这种嗯越大的城市或者说越呃城市建设越完备的城市来说他们会更适合去去发展这样的一个运动呢我我我觉得城市跟大小没关系呃还是跟城市的理念有关系因为第一个就从过去的规划理念来说的话是向着大城市来发展的然后也铸就了很多大城市并出来但另外一个呢就是实际进城市规划设计理念里面也有微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双理论嘛各种理论都会有的所以从呃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的话。

还是跟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有关系。

一个城市不可能永远都大拆大建,落网的结构有宽的,有窄的,所以这个已经是呃,已经是建设完毕的。

但无论是宽和窄,在新的规划的时候,实际上是有新的城市,更新的一个逻辑在里边的。

比如说那个国外也有,比如说法国,法国她因为一个女市长上来她提出来的自由呼吸之日,所以每周有一天是汽车进行,所有的沿 3 那个沿的那个旅游的一个风景区或者风暴区,全部规划成自行车路网慢行体系,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举行的时候,只允许自行车和慢行体系出行,那伦敦也有伦敦的自行车革命,包括那个叫做很多城市实际上在建设完毕之后,它通道过的路网不断的做微小的迷你公园,然后设定慢行的自行车的路网和慢行体系,来改变城市原有的一个出行的一个积累结构。

所以这个是所谓的在这个时代,在出行方式方面,什么是主权的一个出行方式?

因为 20 世纪是汽车的一个主权时代,所有的高速路网的发达推动了汽车工业,反过来汽车工业也推动了这样的一个城市的一个城市化的一个一个各方面的一个关联。

但这个时代的时候实际叫去汽车主权的一个时代。

所以这讲我们讲叫微城市也好,叫路网的一个慢行体系建设也好,所以这是从规划层面不断的在变。

比如北京市去年宣布自己作为自行车友好城市,把 12 米的路网的宽度的呃,所有 12 米路网的一个结构里面全部增设了自行车道路,而且在这一点方面朝阳做得更快,所以所有的朝阳的改造基本都完成了,像三里屯那么要重要的位置也全部变成自行车的一个落网结构迈行体系了。

所以这是城市在城市规划者和或者叫做城市建设者,他们对一个城市发展的理念是什么样的?

他认为在绿色出行方面或者低碳推进方面,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它城市吸引未来生活方式和人才的一个呃一个一个作用是什么样的?

所以这一件事情可能是几十年它的一个长期的一个规划战略,但是这个过程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个城市的一个变化,第一个,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中国一个是北京做得特别快特别好。

第二个成都,成都的成都绿道也是在中国最长的,而且在绿道的基础之上,他们又推出新的城市战略,比如说它高新区要作为全世界对标的,那我作为一个自行车为核心的慢行体系的一个高新区,而不是汽车做主道的。

但如果你反过来说深圳的时候,深圳的话,它虽然是一个高度发达,经济高度成长的这样的一个在国内的一个城市,但是它却没有外形体系,全部都是汽车路啊,它整个实际深圳是不适合自行车骑行的,因为就没有设计这一个版块,所以那现在再来改的时候,你不可能说我把路拆了重做,所以它在原有的路网结构上面去重新规划,加设慢行的一个体系界里面这个规划那可能就要五年十年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慢慢的把这部分的改过来。

所以这是一个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它首先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以后,它的理念是什么,它是不是更快地反映出来?

呃,低 tag, 包括这个绿色出行,包括它要用核心的这个轨道交通出行,这几个交通价值在城市的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一个角色?

所以这个还是背后的一个逻辑,而这个逻辑的一个推动,这个不是光中国在发展,因为法国大家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看到,他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国家又投了一共是呃 300 多亿欧元的一个呃城市经济建设的一个基金,主要是为自行车版块的一个推动。

所以在一个非常成熟的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为什么还不断地加大在绿色出行,包括低碳的这块的一个推动,实际这个跟全世界的一个减排证减排的一个是有关系的,这个也就决定了出行方式还是会在未来影响商业模式的一个变化,也决定了不同的工业的一个发展。

所以这个是自行车在整个大的一个背景,还是回到那个逻辑里面,它除了潮潮流向一个工具一样,它像一个手段一样,它可以把一个事情快速地推动起来或者放大,但背后一定它有潜在的符合社会价值观,或者叫符合经济发展的一个潜在逻辑,所以这是我来看城市跟路网结构,跟一个产业的之间的一个逻辑关系。

嗯,这个其实就像呃开头可能问过的一个问题,就是说现在是进入一个红利期,那可能像这样的城市基建,或者说这种减排政策的这种背景,大环境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红利,或者说最底层的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呃。

欧洲和美国,它有一个,就北欧有一个,那个叫国际交通组织研究所,他这个研究所实际上还推了一个叫自行车经济学,欢迎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下载一下,他那个主要的理论,讲城市建设者和城市的一个发展规划者,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就当自行车的一个高度发展和建设,这种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是呃汽车工业的基础设施投入的回报率的 8 倍。

哇!

我还仔细看了一下这个自行车经济学。

所以它还是一个很很有前景的声音。

哈哈,是 OK OK 对,因为我们刚刚聊了骑行作为一个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那其实我们其实更想聊,或者说我们听众可能会比较在意的,也就是刚刚罗总刚刚提到的,他作为一门生意,他的想象空间究竟怎么样?

因为这个听起来很像投资人会问的问题啊,天花板在哪里?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想先问一下罗总。

就是因为以我们行业研究的目前静态的一个视角来看,就是说世界范围内,比如说像骑行相关的设备、服饰或者说零售商,这些品牌的格局其实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那其实相关品牌的这种规模也都没有说大到特别惊人的那种,所以说这样一个天花板相对没有那么高的生意,就是客观跟其他的呃一些赛道去相比啊,就是说 RE 当时为什么会想要去进入,或者说当然你国总刚刚其实已经提到很多,就是说他看这个未来投入产出率 8 倍的这样的一个哈哈哈回报率。

最近研究的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就我们当时实际在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想的更多是很理想化和未来的一个城市里边到底什么跟我们生活是关联最密切的,未来大家的生活方式会朝着哪个方向去发展?

因为我们有了大量的一个学术的一个背后的一个基础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开始一门生意。

当然开始生意之后去呃研究生意背后本身这个行业到底可以做多大的时候,第一件事是我如何打开门,先要把生意推动起来,这是一个事情,所以这个事情呢,我可以借助潮流的手法,因为有太多好的案例可以给你做一个技术支持,比如说你学习苹果手机去如何用时尚来推动一个很很科技工业化的一个产品。

第二个呢,就是这个天花板,天花板更多是投资人问的,实际上天花板如果很细分地看行业来说的话,自行车实际虽然有 100 多年的历史了,但它确实不是一个大的行业,为什么讲不是一个大的行业,就自行车是一个半依赖手工的逻辑,在过去的一个潜在的行业背景有点像你看奢侈品,呃,原来意大利那帮做做鞋的,做包的,原来是出身还是以手工者为主的。

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呢,是一个叫全球组装业务,不是一个啊,完整的一个叫做单一国家的产业链,所以它整个是一个全球组装的。

我们自行车的车架,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国是中国,然后高端的一些车架也是在呃,台湾地区,然后这样的一个代工的一个逻辑,然后自行车的材料实际是属于日本的,就我们讲碳纤维的材料,然后包括钢是属于日本意大利的,然后就到了超轻钢,然后变速器,我们去也知道全都是呃,日本出于垄断的一个地步了,然后车座那些皮具,包括轮胎就是德国的,意大利的,美国的,就完全是分散在全球的,所以它还是有依赖这样一个手工的逻辑。

然后你仔细看我们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即使像 track 和闪电做到今天的市场规模,说一个单一品牌,它也只能做到二三十个亿的一个产线,但确实它细分得比较庞大,尤其配件工艺,完全属于卖方市场。

所以整个自行车大家常常说说你越火大家都买不到车,实际原来第一个市场的需求量可能也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就上游的供应链的一个能力,也是一个产能的问题,实际很多的时候就是它实际今天的产能所有都在翻倍,而不是说像市场反馈的那样,大家要等很久,是不是越火越要等,而是由产能决定的。

所以这个产能因为市场火了吧,就再次推动这个行业的一个发展,你会发现有很多关联的可能大的上游的基金,比如荷兰的那些基金是最喜欢收我们这种交通工具的,他一收收几十个品牌划拉到一个公司去,形成一个大的母公司,那希玛诺也是全球第一个,实际在生意大家都不好的时候,他去扩产能,不断地扩,不断地扩,所以他一下处于垄断的地步,再加上知识产权的问题,所以自行车这个板块,呃第一个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机会啊,借助这样的一个平台,我觉得因为首先它背后是有科技的逻辑,有科技就可以缩短它的一个周期。

第二个它确实有办手工的逻辑,所以手工的逻辑决定每个细分的板块实际非常细,这个细的时候谁能先扩产能,比如说普洛克斯那么多年了,那么几十年的历史,然后也永远不愁市场卖,但它扩不出产能来,它还是原来跟皮具一样。

但是另外一个呢,就是它被收购之后不断地去加大一个产能,所以今天的科技已经没有什么技术是不能突破的,所以这是一个看到一个行业背景特征之后,怎么重做行业的一个原因。

所以这个回来就呃它又很像奢侈品的一个背后的一个逻辑,所以确实是一个品牌的一个逻辑,包括一个半手工,包括行业的一个未来,如何用这样的一个它已经符合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的时候,只要符合时代,因为它不断地加大产能,包括技术革新之后,它很快就会有一个产业的一个革命嘛。

所以我认为这个时代,我们这个行业可能会在未来 10 年、20 年会有一个很大的一个变化。

对,因为听起来就像是现在可能是呃下游的市场端的一些巨变,就是比如说这种需求量一下子起来,倒逼我们的上游去做一些变革性的一些改变,不管是技术上的这种突破,还是说呃品牌、赛道、各种玩家的这种整合。

所以其实虽然过去我们看到的可能是相对稳态的,但是可能呃像你说的可能近十年它会经历一些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

嗯 OK。

其实我比较好奇利润率比较高的环节是在整个产业链中间的哪一段呀?

哈哈。

因为我我觉得我们整个产业链的毛利还是都 OK 的,但因为受限于产能的问题,比如说它会导致一些我们毛利过低,但实际整体来说,自行车的这个版块的毛利,如果相比于传统行业,因为我们这个东西没有什么过时,也没有什么流行的那种快消的时代,所以他越老越值钱,所以整体来说,在毛利这样的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的情况下,他又不涉及到你有一个打折,有一个什么,一个一个淘汰,所以他就算是一个就这个。

我再回过来说我们这个行业,大家稍微仔细看一下,实际它很像一个奢侈品,背后的逻辑啊。

会有也有专门的二手市场去交易这样子。

对对,因为二手市场在欧盟已经非常成熟的一个交易逻辑了。

那其实和嗯,在说和我们消费者比较接近的一个环节,其实还是营销端嘛,就是目前也会看到很多不同身份的玩家,会围绕骑行做一些内容也好,做一些社群活动也好,营销动作也好。

比如在小红书上,就像 RE 这样的骑行生活方式品牌,可能会去分享一些专业的内容,然后一些自己社群活动的这些照片、故事。

那还有一些可能原来和骑行毫无关系的品类品牌,也会开始做相关的活动和社群。

我自己看到可能像有服饰有餐饮这些品类,他们可能都会可能组团去骑个车啊什么之类的或其实从呃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作为平台啊,小红书这边会怎么样去看待这些呃参与者,不管是俱乐部也好,品牌也好,博主也好,现在这样的一个生态的一个现状呢?

想问问草莓这边嗯。

我觉得是这样,就是刚才一直在说旗舰现在是种生活方式嘛,那既然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它势必可以呃容纳承载非常多的是跟生活化相关的一些场景嘛,就比如说呃我们现在小红书站内有非常多的主题题型,那这个主题题型就势必衍生出很多需要消费的一个环节,比如说可能今年芭比这个电影非常火,然后站内我们当时也有顺势去推出说啊是女棋也是芭比这样的活动,然后嗯就是会有非常多的年轻人以及喜欢棋型的人响应你参与其中来,他们会带上各种嗯粉红色的元素的一些的装备进行骑行,那其实这个对骑行服品牌或者说那些呃骑行的装饰品牌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契机,或者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呃植入的一个场景。

然后另外的话,像刚才提到的这个呃,不管是嗯餐饮也好,还是说其他的方式也好,因为像呃我们今年的话,其实发现说今天今今年在小红书站内有非常多的呃新兴的一些骑行的模式已经开始慢慢长出来了,那也是得益于得益于骑行整个大盘它的金字塔底的这个人群越来越大,比如说像这个公用车的场景,然后以及呃,重装骑行的场景,或者说骑游的一个场景,然后这样的话,呃,不管是,就是我们在说 CT ride 的时候,其实就是你用骑行的方式探索这个城市,那很多人在分享自己 CT ride 路线的时候就会说,啊,我今天从这个点出发到 a 点,出发到 b 点的时候,然后大概已经起了 4 个小时,我可以在这一家餐厅用餐,然后我再到 c 点,然后这 c 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可以去逛一逛,就是它是由多个消费场景组合起来串起来的一个一个东西,包括说大家会觉得说骑行,呃,我脱离了一种基本通勤之外,它还是我的社交的时候,我就需要我的很多装备,其实就是我的社交货币。

那包括我们之前也跟一些旗舰的品牌啊,装备品牌聊到,像一些啊骑行眼镜,大家在追求这个所谓把骑行工具充当社交货币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多的装饰性的需求,或者是说啊已经脱离了实用性诉求的这么一个消费需求啊。

所以我觉得这些可能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嗯比较好的商业场景。

包括刚才说的奇游,我们现在有很多,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也会,他们会抱团去参加那种。

一是城市里的骑行俱乐部去组织的骑行行为,就大家去 a 一下这个嗯呃这个整个组织的这个费用,然后去到一些周周边的城市,用骑行的方式去探索这个城呃,可能除了自己生活之外,这个城市然后另外一个比如说像呃这个什么青海湖的环湖骑行,对很多的旅行组织来说,这也是一种呃,最近比较兴起的,然后卖得比较好的这种骑行的呃这么一个配套的产品吧,就旅行的产品啊。

所以其实对我们来说,我们觉得说呃一个生活方式,它可以承载的消费环节是非常多元的,而且嗯,小到可能去打卡一个奶茶店,然后大到我为了这个骑行,我买一个基酒,然后去跟一个环湖的骑行团,那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很合理的消费行为,也是那些骑行爱好者,嗯,很轻易地去接纳的一个行为哦。

大家可能一个共识,就是说小红书是聚集了很多生活方式的一个平台,也真正的相当于陪伴着户外这股风潮成长。

所以也想了解一下,对于小红书,或者说对于在小红书户外组工作的草莓而言,就是一种户外的生活方式,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就是你自己以你自己来看的话。

嗯,我觉得其实小红书一直都是嗯希望大家做标记自己的生活嘛,那这个生活我们希望它是健康的,或者是说啊希望大家都可以嗯有非常啊向上跟美好的生活方式吧。

然后我们一直所提倡的户外主张是觉得说户外没有太多的精致感跟距离感,它是非常的信任友好的,低门槛的以及生活化的,而且户外更多的时候是探索人与自然,或者说人与这个城市,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为人与自己的这些关系。

嗯,就是比如说像刚才我们说到这个爱人骑行这块,就是骑行它是这种行为的时候,你可以有独乐乐的时候,你也可以有种乐乐的时候,你可能在骑行的过程中你自己是啊在跟自己对话,但是你骑行到目的地之后,你可以跟你这些车队的伙伴们一起聊天,然后大家一起聚餐,然后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去呃去提倡的跟希望大家呃可以加入起来这种户外的生活方式吧。

然后刚才我们一直在做说骑行的时时候也是,其实我们一直觉得骑行是一个门槛相对比较低的,就是你共享单车骑行其实也算是骑行,对于很多呃,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其实呃,共享单车骑行,它也可以帮大家很好地去解决,就是你又想运动,然后又没有很好的啊,就是可能你,暂时比如大学生,你没有一个够很好的经济能力去购买一辆很贵的车,然后或者说,呃,很多城市你觉得我没有办公室去放置我的车的时候,共享单车骑行也是个很好的生活方式啊,所以嗯,但是等你工作有能力了,然后你也可以去追求自己的,你买自己的一辆小布,或者你买一个自己的公路车,我觉得这些都是嗯,他在户外里面是非常包容的,户外是一个嗯,我们我们会觉得说你人在城市里生活,像这点小红书的万人节,大家就说人,你在城市里面你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然后或者是说你会遇到很多的烦心事,但是你去自然里面自然会给你很多答案,你会有很多跟自己对话的时候,或者是跟自然对话的空间,跟以及跟自己对话的这个空间,那这个时候会让你忘记忘记很多你在城市里才会有的一个烦恼啊,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一直在去提倡的,希望大家从家门口里走出来,就是你只要迈出家门,可能你你不管是 CD work 也好,还是说你去旗舰也好,这其实都是嗯,可以给自己带来多巴胺的一种生活方式,嗯。

是可以带来能量的。

对对对,是的,就是呃,大家都可以趁周末的时候去给自己给生,给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的工作呼吸的一个时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其实在近几年,就是新消费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中国的年轻的企业其实是非常旗帜鲜明地说自己要做一个生活方式品牌的。

那在呃罗总这边来看,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生活方式品牌,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我先抛砖引玉,然后请草莓补充,哈哈哈。

好了好了。

就一个是那个简单说的话就呃,从我的理解角度来说,第一个什么是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实际上无论是我们大家看到书店也好,杂货店也好,花店也好,实际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未来大家所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或者一种生活场景。

那从我的个人的一个理解,这么多年的状态来说的话,第一个还是在未来什么是好的生意和好的商业模式,第一个我认为第一件事情重要的就是大家价值观的一个共情,就是一个品牌能够引起一个社会上共同的一个好的一个价值观,才会有一个共情价值,所以这一件事情呢,那它一定是向上的,积极的,所以这是一个呃对我们未来生活的一个一个引导的一个作用。

另外一个呢,就是所有大家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都离不开时代的一个背景,这个时代的背景就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之下,大家所一起共建或者一起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之下,我我更认为是一个能够让大家更加健康的状态,因为社会问题在任何时代都有,但在社会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如何面对社会问题,然后包括如何更加积极地去参与到里面去改变这些社会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行业的一个推动制。

所以呢,如果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下的话,我还是觉得在这个时代第一个可能最时尚或者最关键的词还是环保,所以在环保的一个大的一个前提之下,实际上它影响了你对一个时尚的一个概念,就什么是时尚,这个就又又比较的一个一个一个大家去可能认为这个词的一个作用。

所以我我觉得如何跟客户共情共价值观能够影响一个时代更加积极健康的,然后用自己能够做很微小的参与里边的这样的一个商业模式,实际从我个人理解都叫生活方式的一个业态。

所以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无非就是拥有很自然的一个呃生活环境,有美好的天气,有很好的空气,很好的公园,我觉得这是跟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觉得更加难能可贵的一些一些背景嘛。

很很认同哈哈哈。

草莓这边呢?

我我自己其实很认同刚才说的我觉得生活方式品牌大家为什么要提生活方式,或者说现在越来越多人去呃注意到注重到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也好,还是说自己希望去呃有拥抱更美好的一种生活,也是因为说现在我们可能整体经济发展了,然后大家从原来的嗯被很就是一种生存,然后进化到了生活的这样一个阶段吧。

那我觉得生活方式品牌大家的主旨肯定也是说我要构建一种美好生活,这美好生活首先是品牌所倡导的,引导的,然后以及说是我们的受众大家所希冀的,就是这个是可以噢,大家可以对齐这一整个目标之后,然后才可以说嗯,我被你的品牌理念所折服。

那至于是哪些品牌理念,或者说你是哪一个赛道,我觉得也是基于整个大背景,比如说像骑行,或者说像很多呃一些新的可循环的这种品牌,可能就是整切合了整个大家的环保的一个大议题。

然后还有一个比如说呃,现在我看到有非常多的品牌在呃一个新式的这种茶饮品牌,就中国茶的这个品牌,然后嗯大家都在说自己,也在说自己是生活方式品牌,那我觉得也是呃,基于说整个背景下,大家觉得说啊我有文化自信,然后我要去把中国的一些传统的东西融合到现代的生活方式里面,这也顺应了一个时代的一个背景跟时代的一个潮流。

那在这些嗯推动下面吧,共同的因素推动下面,每个赛道自己的选择我觉得都是能够吸引他很精准的一个人群的,那这些可能他的前提就是说嗯,我的消费者,我的受众是跟我们的这个整体品牌所倡导的东西是呃,大家是呃有共同的目标的,那我觉得嗯我们作为平台来说肯定是希望啊我们站内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些品牌的一些环境空间都越来越多元化,然后因为我们相信小红书本身是一个很多元的平台,那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那每一个品牌它所对应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在一个过亿 DAU 的 APP 里面去找到自己相应的一个受众啊。

这个可能是嗯站在我的个人角度以及嗯就是平台的角度去看到的。

嗯明白明白,也很期待有更多多元化的价值主张的品牌出现,中国自己本土的这种嗯生活方式品牌。

然后最后还有一个重量级问题,也没有重量级的,就是最后一个问题想交给罗总啊,就是说在您看来,就是说从生活方式然后到一门严肃的生意,这个中间可能要跨过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替很多就是说想要做生活方式品牌的创业者去问的这样的一个问题。

对,大家实际对生活方式都很向往,也比较的,呃,也也也,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都很想自己来创业,我觉得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时代。

但从创业本身包括生意来说的话,我确实什么是一个好的生意,只是回过头来说的话,还是刚才说的,呃,我简单说有四个我自己认为的。

第一个,就在这个时代里面,如果是一个真的能够做成的一个好的生意,实际还是第一个,你是否能够满足时代之下的一个价值观的共情,就你是不是跟客户能够共情的一个品牌。

第二个的话,就这个时代实际叫去平台化,去平台化的话就是你有没有自己能够做到的这样的一个直接就所谓线上也好,自媒体的渠道也好,或者自建社群也好,所以这是第二个,就是你如何来自建你自己的一个直接跟用户沟通的一个渠道,所以这是我觉得你能够直接跟你的客户进行对话沟通,所以这是第二个,你,你呃在做品牌过程当中的一个一个过程。

第三个就是在这个时代之下的话,所有的一个所谓的呃,因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候,实际上你可以做很多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事情,但是回过来,当经济平稳的时候或者下述的时候,实际你的一个生意是不是做得很具有自己本身产品的一个内性,所以这个价值是否能够突出出来,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时候,标新立异也好,或者是这种所谓流量也好,都起的作用相对就会变弱。

所以你更务实地、更内在地去塑造你的产品力,所以这个又回来你,你如何用产品跟你用户来沟通?

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够满足这样的几个条件的时候,我觉得会是一个好的生意,为什么?

呃,还是我觉得如果是一个被所有人都认为是一件好的事情,你又能够将产品与用户对话沟通做到位的时候,不可能不是一个不赚钱的生意。

顺势而为。

对,这是我。

我来看什么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