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83《厌女》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

Vol.83《厌女》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

2024/11/7
logo of podcast 不可逃课BookTalk

不可逃课BookTalk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播
以丰富的内容和互动方式帮助学习者提高中文能力的播客主播。
安妮
米娅
Topics
主播:上野千鹤子的《厌女》一书,以女性主义和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日本社会中的厌女现象,并探讨了厌女症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超越的可能性。本书的核心概念是厌女、恐同和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厌女症的含义及其普遍性。 安妮:上野千鹤子是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性别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在《厌女》中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日本当代社会现象。本书的核心是上野千鹤子提出的厌女、恐同和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帮助我们理解厌女症的含义和普遍性。 米娅:我个人在阅读本书后,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以及对女性在社会中面临困境的担忧,让我意识到自己也存在厌女症。此外,我害怕展现自己的攻击性,并刻意表现得无害,这可能与我的女性身份有关,也是厌女症的一种表现。在相亲市场上女性被商品化,也是厌女症的表现。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们时隔一年半再次迎来上野千鹤子的著作 --《厌女》。2023年3月初读《始于极限》时所受的的启发,我们在《厌女》这本书中得到了系统性的解读。书中引用美国学者塞吉维克的学说,深度解析了性别秩序的三要素:厌女(misogyny) ,恐同 (homophobia),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homosocial) 的含义及相互关系。通过这个理论框架,上野千鹤子分析了各种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甚至传播媒介中的厌女症。

本书标题为《厌女》,可很多有厌女症的男人其实喜欢女人。明明“厌女”,但是又“喜欢女人”,那是因为这种厌女并不可直接解读为讨厌女人,而应是女性蔑视。而厌女体现在女人身上时,则为自我厌恶。本书从“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出发,逐步分析了“无人气男的厌女症”,“儿童性侵犯者的厌女症”,“皇室的厌女症”,“春宫画的厌女症”,“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女校文化与厌女症”等。我们发现厌女症无孔不入,而女性主义者就是那些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最后问题来到,厌女症是否可以被超越?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0: 46

  2. 性别秩序的三要素:厌女 ,恐同 ,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 06:03

  3. 主播们自己的厌女症 13:47

  4.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26:24

  5. “皇室的厌女症” 39:51

  6. 厌女症是否可以被超越?52:53

**片尾曲:**Paris Paloma - LA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