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53,双城记:从民国到当代的京沪知识分子比较

53,双城记:从民国到当代的京沪知识分子比较

2024/10/31
logo of podcast 许纪霖的播客

许纪霖的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二湘
许纪霖
Topics
许纪霖: 我研究知识分子近40年,过去多从思想和政治角度研究,2007-2008年开始,我带领研究生从社会公共关系网络的角度研究知识分子,这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民国时期,北京是全国学术中心,上海是文化中心,这决定了“京派”、“海派”的形成。京派学者扎实,海派学者喜欢西方理论;北京是自由派的大本营,上海是左翼文学的大门。北京知识分子形成多个圈子,如南池子、段祺瑞执政府、中古市、八道湾等,各有特点;上海知识分子派别丰富,有自由派、左翼、鸳鸯蝴蝶派等。北京有两个重要的圈子:知识分子共和国(以胡适为首的自由派)和文学共和国(以林徽因等为代表)。上海则以报业、出版业为中心,派别众多。北京知识分子更关注政治,上海知识分子更关注文化和社会。今天,北京知识分子在公共空间沉默,但在私域空间很活跃;上海知识分子在私域空间也很活跃,成都的知识分子也市民化,爱生活。北京知识分子缺乏城市感,上海知识分子有城市感。 二湘: 我认为许纪霖教授的新书《有为有首》研究知识分子的视角新颖,从公共交往的角度探讨知识分子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相处模式,内容丰富且系统。北京和上海的知识分子圈子各有特点,但两者之间也有交流与融合。我个人感觉北京的文学圈和上海文学圈略有不同,但都形成了各自舒适的小圈子。现在知识分子相对沉闷,公共空间沉默,私域空间活跃。陈冲的《猫鱼》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传奇,也反映了战争年代女性的坚韧。民国知识分子之间的内斗现象普遍,但好的论战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性讨论的基础上的。现在知识分子应该守住底线,不违背良心。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北京和上海知识分子的地域差异及其代表人物。北京知识分子以学术中心为特征,代表人物包括胡适等自由派;上海知识分子则以文化中心为特征,代表人物包括鲁迅等左翼人士。金派和海派之间的论战也反映了两种不同文化风格的碰撞。
  • 北京是民国时期的学术中心,上海是文化中心
  • 胡适是北京自由派的代表人物,鲁迅是上海左翼的代表人物
  • 金派和海派代表了不同的文化风格和价值观

Shownotes Transcript

2024年10月23日晚上,许纪霖教授与女作家二湘,在她的直播间有一场关于京沪知识分子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