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The Rise of Data Politics

The Rise of Data Politics

2024/11/26
logo of podcast Pekingology

Pekingology

People
刘立杰
朱德·布兰切特
Topics
刘立杰教授在访谈中阐述了其关于数据政治的研究,指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和科技公司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她分析了美国对TikTok的禁令以及其他国家对数据主权的关注,认为这反映出一种超越美中紧张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更深层次逻辑。她将数据政治定义为国家之间或国家与公司等非国家行为者之间在数据收集、处理、转移、销售或使用方面的战略互动。她比较了数据与石油等传统战略资源的差异,指出数据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是数据政治研究的关键。她还分析了中国政府对数据战略价值的重视,以及中国在数据监管立法方面的领先地位。她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在数据安全、数据主权、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并将其与美国和欧盟的数据监管模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模式以国家为中心,优先考虑国家安全。她还分析了中国数据法规对国内外科技公司运营的影响,以苹果公司和摩拜单车为例,说明了数据法规如何成为跨国公司的贸易壁垒。最后,她对未来数据政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互联网正经历区域化,各国的数据主权政策导致互联网碎片化,并对跨国公司的数据传输造成障碍。她预测,各国将就数据法规的兼容性进行谈判,但这种谈判更有可能在区域层面进行,而非全球层面。 朱德·布兰切特在访谈中与刘立杰教授探讨了数据政治的概念、中国的数据战略以及未来全球数据治理的挑战。他特别关注了中国在数据监管立法方面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国对数据主权的强调。他与刘立杰教授共同探讨了数据与石油等传统战略资源的差异,以及数据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的特点。他还就中国政府对数据安全的关注、中国的数据主权概念以及中国数据法规对科技公司运营的影响提出了问题。他最后总结了访谈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了刘立杰教授的研究对理解中国治理演变和全球数据治理挑战的重要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国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因此了解中国的治理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欢迎收听《北京学》,这是一个剖析中国不断变化的政治制度的播客。

我是朱德·布兰切特,CSIS的弗里曼中国研究主席。本周,我邀请到了李洁刘教授,她是麦克唐纳商学院的助理教授,也是乔治城大学政府系的教员。今天,我们将讨论她最近发表的论文《数据政治的兴起:数字中国与世界》。

李洁,感谢你参加这个播客。朱德,非常感谢你邀请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先问问你的研究轨迹,以及你最终是如何研究数据政治、中国的数字经济的,这些都在你的这篇优秀的论文中融合在一起。你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过去十年来,我的主要研究是关于数据政治以及中国数字经济的兴起。

我特别关注大型平台如何与国家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数据确实是科技公司和国家的主要权力来源。数据也成为两者之间竞争的领域。

但真正激发这篇论文的是特朗普政府对TikTok的禁令。当时特朗普政府的论点是,这是一个收集美国用户数据的中国应用程序,这将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当时大多数人认为这仅仅是由日益加剧的中美紧张关系造成的,但我意识到这种说法其实非常熟悉。你不仅在美国听到过这种说法,在中国也听到过,当时中国政府和民众都表达了对苹果和特斯拉收集中国用户数据的担忧。

此外,如果你看看欧洲,欧洲领导人强调了建设自己的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主权、减少对美国公司的依赖的重要性。所以我意识到这种政治动态确实超越了中美紧张关系和地缘政治担忧。所有这些事件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逻辑。

这就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原因,我将这些深层逻辑归结为数据政治。尽管这篇论文使用了中国案例,但我真的希望它能揭示我们现在看到的国际关系的一些普遍趋势。这可能是任何国家之间的事情。是的,我非常喜欢你论文中的一点,那就是在数据监管、立法和思考方面,中国确实是引领者和趋势设定者,但感觉它

对数据的结论,其他国家,包括那些在意识形态上与北京处于对立端的国家,也可能在许多核心方面与北京达成一致。我想接着你刚才提到的内容,我想知道你能不能

为我们详细解释一下,那就是数据政治的概念。一方面,数据政治似乎很明显。但当我阅读你的论文时,我意识到我实际上低估了这是一个新领域。那么,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数据政治,以及为什么它直到最近才被相对低估地研究?所以

根据定义,数据政治关注的是主权国家之间,或国家与公司或其他非国家行为者之间,关于数据的收集、处理、转移、销售或数据使用的战略互动。它实际上是更广泛的数字政治概念的一部分,数字政治不仅关注数据,还关注算法、互联网等。我认为这是一个被低估的领域。

因为数据日益成为公司和国家的重要的战略资产。我认为我们低估数据政治价值的原因是,数据或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投入,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但直到最近,随着能够进行大规模数据收集和使用以及数据处理的数字技术的出现,

数据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使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这就是为什么它被低估了。第二个原因是,数据实际上与我们过去看到的其他传统战略投入(如

石油、土地或其他)非常不同。它具有非常不同的性质。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讨论数据政治时,关注自身很重要,因为它与其他造成许多国际冲突的战略资产(如石油)略有不同。你能更深入地探讨一下吗?数据与石油等资产有什么不同?

是的。我认为一句常见的说法是,数据不是新的石油,对吧?很多人这么说。我认为一方面这是真的,因为数据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各国都在争夺数据。围绕数据控制已经发生了很多政治冲突。但另一方面,数据真的不是新的石油,因为在经济特征方面,

数据与石油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在经济学中,我们讨论的是两个维度的特征。一个是产品是竞争性的还是非竞争性的。例如,石油或食物,如苹果,是一种竞争性产品,这意味着一旦你消费了它,其他人就不能消费它。换句话说,

一旦你消费了这种产品,它的数量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但对于数据来说,其核心特征是非竞争性,这意味着数据可以被无限次地使用,并且可以被许多方同时使用。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个人消费者,一旦你将你的数据提供给一家公司,该公司拥有这些数据,你也有这些数据。

然后你可以将同一组数据提供给其他公司或国家。所以我认为数据的非竞争性问题实际上造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量现象,那就是你想促进某种程度的数据扩散,因为这样大多数人都可以使用同一组数据,从而创造大量的经济福利。但与此同时,由于数据是非竞争性的,它可以在

同时使用,这意味着也存在隐私问题,因为如果对方没有真正删除你的数据怎么办?我认为数据与石油之间区别的另一个问题是,石油通常是一种私人商品。换句话说,它是排他的。一旦它被某人拥有,就很难被其他人窃取。但对于数据来说,它是部分排他的,正如我在论文中所说的那样。

当然,有时你可以使用许多数据安全措施来对其进行加密,以防止其他人访问。但另一方面,数据的价值只能通过转移来提升。有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很容易被黑客攻击等。所以数据有时很难让国家

阻止其他不需要的方访问这些数据。这也会造成很多泄露担忧以及我们现在在世界上面临的一些其他担忧。

也许现在可以转向,我的意思是,这真是很有帮助的背景介绍。我们现在可以转向北京,你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了解北京如何看待数据作为战略资产,或者说北京对数据战略价值的认识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的吗?同样,也许……

将此与几分钟前我们关于北京在许多方面领先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就其创建的用于控制、保护和引导数据的监管和立法以及

法律工具而言)的讨论联系起来。北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领先于美国和欧盟?我不会说它领先于所有其他国家。当然,我看到美国、欧盟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法规,但中国绝对是其中之一,我想,是先驱者之一。

我认为对于北京来说,早在21世纪初,你就能看到政府一直在推动数字经济各个方面的战略。他们认为这非常重要。

但直到过去十年,你才看到数据本身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你看到了北京越来越重视数据战略价值的清晰轨迹。例如,在2014年,北京基本上将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

鼓励收集和使用大数据来使经济和治理现代化。这也很有趣地包括在贵州省建设一个庞大的国家数据中心。我知道你在采访我,但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为什么是贵州?我知道你对中国很了解。

不,你把我难住了。我的意思是,我只记得这一点,因为我记得春明·R是将大数据收集能力带到那里的一个大力支持者。我认为他确实在推动这项工作,我认为这是一种向上晋升的方式。但还有什么原因呢?对不起,把你难住了。

不,不,很好。我不介意展示我的无知。不,不,不。我认为这实际上是我总是问学生的那个问题。我认为这是因为贵州首先是一个省份,尽管人均GDP与其他省份相比相对较低,但它有两个优势。第一,它拥有丰富的资源。

第二,该省的温度也比大多数东部省份相对较低。一旦你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家数据中心,你就需要这些电力,你需要水,还需要低温来冷却所有这些存储大量数据的服务器。这就是为什么贵州真正成为中国大数据的中心。你知道,实际上苹果的中国公民数据,苹果也在贵州存储中国公民用户数据。贵州是否也利用了这一点,是否也大力推动了贵州的加密货币挖掘,原因也是一样的?四川以前也是这种情况,但我认为现在已经被禁止了。不再了,但是,这最初是否被视为贵州的比特币挖掘优势?

是的,我认为在中国,水资源和电力分布不均。在一些地区,你看到电力短缺,但在其他地方,你确实看到电力过剩。

在这些地方,地方政府过去鼓励一些加密货币的开采。但我认为现在已经没有了。但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关注的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此外,在贵州,你看到有一个大数据博览会。所以基本上他们正在促进数据的交换和销售。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动,因为公司确实希望扩张。

将他们的数据出售出去,从中获利。所以后来,我认为现在已经建立了法律框架,特别是数据的法律地位。例如,在2020年4月,你确实有一份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我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

将数据列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另外四个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数据是第五个。所以我认为党非常重视它的战略价值。实际上,最近,我认为有两个

非常有趣的变化是,首先,在贸易战和疫情的压力下,中国在2020年实际上发起了一场名为“新基建”的运动。这是为了增加数字基础设施(如5G网络、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的基建支出。最近出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是关于这个“东数西算”的,在西部处理东部数据。这与我们提到的贵州有关。这样做的动机是,中国的大多数互联网和大数据公司都位于东部和沿海地区,对吧?浙江、上海、江苏。

但自然地,他们希望在那里建立数据中心。但电力成本很高,而且存在短缺等问题。所以政府试图协调东西部。所以,基本上,东海岸的公司将在位于西部省份的国家数据中心处理所有这些数据,例如

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我在这个领域看到的所有重大举措的想法。我可以问一个后续问题吗?除了你刚才提到的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之外,还有一些关于经济方面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北京对数据的思考,是否还有一些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塑造了北京对数据的思考方式,

关于是什么具体推动了北京从安全角度对数据的思考,有什么见解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司对数据的商业收集。过去,我认为对公司如何收集数据几乎没有监管,但有很多事件表明,例如,购买包含大量个人身份证号码的大型数据集非常容易。在中国,过去互联网上就是这样。所以发生了很多数据泄露事件,以及人们的数据是如何泄露的。所以我认为安全方面,其中一个担忧绝对是如何在国内采取更好的数据安全措施。

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关于外国监控的角度,这与我们提到的案例(如TikTok或苹果)本质上是相关的。这一个实际上是关于外国公司监控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稍后可以讨论中国政府是如何制定所有这些法规的,例如网络安全法。这些法规基本上与这些担忧有关。

也许可以转向网络安全法,如果我可以问一个关于中国对网络主权的理解的下一个问题,当然,其中一个下游概念是数据主权。什么是网络主权?这个框架概念如何影响北京对数据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是的,实际上,中国的网络主权或数据主权概念与其他国家并没有太大区别。例如,数据主权基本上是指数据应受其生成和处理所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它基本上是一种政治努力,旨在限制和规范跨越国界的跨境数据流。这并不容易,因为你知道,数据很容易被复制。

而且比实物产品更容易跨境转移。所以这真的是政府的监管感觉,他们必须控制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这些数据。网络或数字主权是相关的,但也比数据主权更广泛,因为它不仅强调国家应该控制数据,还强调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基础设施、算法、内容在其管辖范围内。

但我认为我想指出的是,尽管数据主权的概念在各国或多或少是相同的,但不同国家行使数据主权的方式却大相径庭。中国不是说独一无二的。

但中国在行使这种权力方面与美国和欧盟绝对不同。所以我认为,通过将中国的监管方式与美国和欧盟进行比较,了解中国监管数据的方式将会有所帮助。让我们从欧盟开始吧。欧盟的数据主权模式是基于公民的。

它非常重视保护个人用户的隐私和数据权利。部分原因是所有收集欧盟公民数据的主导数字平台都是非……大多数都是非欧盟公司,对吧?欧盟提供了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为用户或公民提供所有这些个人权利来赋予他们权力,特别是通过GDPR,这是欧洲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有些人甚至称之为数字保护主义,我认为绝对有必要保护隐私。但绝对有一个战略考虑是抵御来自其他地方的大型科技公司,包括来自美国或中国的公司。

但对于美国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模式,即基于公司或基于市场的模式。这是因为在美国,你们有长期以来公司自我监管的传统,因此在美国,没有联邦一级的隐私法。

现在,有一部《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与欧洲的GDPR非常相似。但在联邦一级,你们没有这种法规。我认为在美国,与欧盟相比,它实际上是一种较少的监管。这是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数字平台。他们真的想尽量减少监管,以提高其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所以他们真的想倡导这种开放模式,开放竞争模式。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中国的模式非常有趣,因为它以国家为中心。它确实优先考虑国家安全。所以它具有数据保护和政府对数据流的控制的独特组合。换句话说,政府开始

规范或防止商业公司过度收集个人数据,这些公司必须对其收集的数据有更严格的规定,但另一方面,政府仍然或多或少可以无限制地访问公民数据,因此它非常……而且与欧洲相比

我认为中国的数位法规更侧重于国家安全,而不是公民隐私。但中国政府在制定这些数据监管议程方面也比美国政府更积极。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说到这部网络安全法,

我认为它是更具体地说,作为中国数据监管框架的一部分。中国不仅颁布了网络安全法,还颁布了一些实施该法的补充文件。所以基本上,我现在看到的关键标准是数据本地化的要求。换句话说,如果你是苹果,如果你是特斯拉,你收集中国公民数据,你必须在中国境内存储这些数据。

所以基本上关键是你有本地存储,你也有出境评估。换句话说,外国公司不仅必须在中国境内存储数据,如果他们想将这些数据发送到中国境外,他们必须经过政府的某种安全检查。

所以它确实为政府提供了一些对外国公司的现场检查权。当然,最近,你还看到另一个里程碑,那就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它实际上在去年生效。所以人们称之为中国版的GDPR,因为它与欧洲版本的个人保护法非常相似。这就是中国数据主权模式的特点,以及中国是如何具体实施它的。

我可以问一个关于这个的最后一个问题吗?当我听到在中国概念中使用“主权”这个词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并非纯粹的中性科学术语。这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政治内涵的词,对吧?当然,它与围绕领土主权的敏感政治问题密切相关,

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在数据方面,谁拥有主权。我认为,当你提到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之间的一些比较差异时,我们之所以不使用“主权”这个词,数据主权在这里的原因是,首先,我认为很明显的是,在中国概念中,拥有数据主权的是国家。而在这里,任何产生数据的人都拥有主权。

拥有所有权。我们正在争取的是对数据施加一些国家控制。但是,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我很想知道在中国关于数据的概念中使用“主权”一词的影响。他们本可以选择数据监管、数据控制、数据隐私,但“主权”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的词,是在一种政治框架层面使用的。

实际上,我认为这不是中国特有的术语。即使在美国,人们也会使用数据主权。它可能只是,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低。因为主权,国家可以行使主权的方式不同。在中国,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欧盟也是如此。

但在美国,政府实际上将许多数据监管条款外包给了平台。例如,我们知道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审核。基本上,由于宪法限制,美国政府无法制定仇恨言论法。因此,他们实际上给予了……

一些监管权力给平台,所以平台可以……有时人们称之为审查制度,但这实际上是公司层面的内容审核,以删除平台上的一些仇恨言论,所以我会说,当然,主权

这个词本身强调了国家权力。我认为即使在美国,你也会看到很多联邦层面的数据法规。当我们谈论公司本身时,我们也许可以稍后讨论一下。但在隐私领域,例如个人数据信息。在那部分,你确实看到公司扮演着更大的角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根本没有控制数据。

我们不妨谈谈公司层面或企业层面吧?当然,你的论文的核心是研究几个不同的案例研究,一个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另一个很有趣,是中国公司试图驾驭国际环境。但是,你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中国国内对数据的方法如何影响

该国科技公司运营的情况吗?你论文中的案例研究是关于苹果的,我很乐意听到你谈论苹果,或者更广泛地谈论公司如何驾驭这一领域或地形。所以我认为,就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国内法规如何影响跨国公司

一个重要的案例是关于苹果在中国运营的情况。这实际上与特朗普政府对TikTok的问题有点相似。因为早在2014年,中国官方媒体就指责苹果构成国家安全威胁。他们关注的问题是iPhone的频繁定位功能。我们知道他们在天气应用程序和许多应用程序中使用它。

所以,基本上,政府说这种功能会泄露许多个人的敏感信息,甚至是一些国家机密。这将有助于美国政府监视中国公民。那是2014年的事。所以基本上,当然,苹果否认了所有指控。但后来,他们想向中国当局保证,尤其是在中国通过网络安全法之后。

基本上要求我们之前谈到的数据本地化要求。基本上意味着,如果你作为一家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收集中国用户数据,你必须在中国境内存储这些信息。所以苹果的做法是,他们基本上将中国公民数据

迁移到贵州省的一个新的数据中心。然后,他们还将解锁中国用户iCloud帐户所需的密钥交给中国境内的国内实体。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些争议,尤其是在西方市场。有些人认为苹果只是

向中国当局屈服。但根据法律,从苹果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遵守中国的法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相反的方向,那就是数据法规不仅给在华运营的外国公司带来了问题,也给在海外市场运营的中国公司带来了问题。我认为另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是关于摩拜单车在欧洲的情况。

对于那些没听说过摩拜单车的人来说,它是一个共享单车应用程序,它收集用户的定位信息来帮助他们识别附近的自行车。

所以当摩拜单车迅速将其业务扩展到欧洲时,据报道,该公司因可能违反GDPR而受到德国隐私监管机构的调查。我提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指控基本上有两点。一个是

即使你关闭了应用程序,它仍然会跟踪你的位置数据。所以这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第二个是,因为摩拜单车将用户数据存储在新加坡和其他地方,所以它将欧盟境内收集的个人数据转移到欧盟境外。

所以基本上,人们说正在进行调查。如果这种指控被证实,对摩拜单车来说将是巨大的成本,因为根据GDPR,监管机构可以对这些公司处以其年度全球营业额的4%或2000万欧元,以较高者为准的罚款。所以

摩拜单车后来撤出了欧洲,所以我们不知道调查结果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是否进行了调查。但我认为这个案例基本上表明,这种数据法规可能会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运营的贸易壁垒或监管壁垒。你能谈谈你认为这将走向何方吗?

现在的一个大问题是,由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一些地缘政治紧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根据你自己的研究,由于技术的一些最新发展,

造成了一些以前不存在的数据挑战。各国正在考虑如何、在哪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全球一体化。你看到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控制和保护数据。美国正在采取措施。欧盟正在采取措施,等等。你认为这将走向何方?我很好奇,是否

在一个范围之内,左边是自给自足、同侪分离、分化。右边是我们以前拥有的高度一体化水平。你认为这些趋势,包括政府如何建立、呃,

障碍以及立法和监管措施以更好地控制数据,以及技术的持续发展,这将带来关于数据的新挑战。你能拿出水晶球,告诉我们你认为这将走向何方吗?我们是否正走向一个数据成为这些楔子问题的新时代,这将使经济进一步分离?或者你认为

这可能是一种暂时的调整,而且,你知道,全球化和数据全球化将能够找到一种前进的方式。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现在正处于许多人称之为互联网“巴尔干化”的时代。所以基本上,你会看到互联网沿着国界或区域集团的碎片化。过去,跨国数据流动基本上是无规制的。

你会看到这些非常强大的科技公司基本上可以毫无问题地跨境传输不同国家的数据。但是现在,由于大多数这些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和欧盟,都在建立数据主权,正如我提到的那样。

问题是,他们追求的是截然不同的数据模式,而且他们并没有协调如何规范数据,这导致了跨国公司将数据转移到海外的障碍越来越高,而且由于这些数据法规是由不同的国家设计的,它们

往往会在这些国家之间发生冲突。例如,举个例子,美国实际上在2018年通过了一项名为《云法案》(Cloud Act)的法律。它基本上授权执法机构强制美国科技公司向执法部门移交数据。

这将发生,无论这些数据是否存储在美国或外国服务器上,所以这实际上赋予美国对其科技公司收集的数据的领土控制权。然而,在中国,正如我所说,存在数据本地化要求,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家外国公司,如果他们收集中国公民的数据,数据不应该离开中国。

同样,这种数据法规的冲突将为跨国公司制造困境。基本上,公司处于中间地位。所以我认为,从长远来看,现在,你确实看到我们正处于数据没有任何法规的阶段,到互联网“巴尔干化”的阶段,

以及数据壁垒的兴起。我认为下一阶段实际上是这些公司意识到,由于数据法规的冲突,实际上会产生很多经济成本,例如,公司过去可以拥有大量数据,并且可以拥有规模经济。但是现在,他们只能使用一个国家的数据。而这实际上损害了所有国家和所有公司的福利。

因此,各国将协商如何使各自的数据法规彼此兼容。但问题还在于,由于你所看到的地理政治分歧,以及各国不同的数据模式,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种谈判将在小型区域集团内进行。例如,美国和欧盟正在就

如何交换数据、如何消除一些数据壁垒进行大量讨论。美国和中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较小。在世贸组织层面,尽管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并且在促进各国数字贸易方面有一些工作议程,但由于各国有如此

不同的利益。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会说,你会看到一些针对这类问题的原创性解决方案,并消除一些数据方面的贸易壁垒,但在目前这个阶段,全球层面的解决方案还不多。

最后一个问题,在此基础上,你认为你提到的这些区域集团之间的数据协调,是否也可能沿着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路线进行协调?我想知道,是否存在这样一个世界,比如说,

市场民主国家找到方法协调或协调跨境数据流动,但在意识形态上,专制政治制度与民主制度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你认为这是一种可能性吗?哦,完全是。我认为实际上欧盟、美国和中国都在倡导不同的区域数据贸易协议方法。

换句话说,他们基本上是在输出或放大其国内的数据法规模式,并试图将其提升到区域层面。如果你看看美国,美国、墨西哥之间的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有一些关于数字贸易的条款,这些条款基本上反映了美国对数据或科技公司进行最低限度监管以及促进这种开放式数据交换的利益。

但是,如果你看看中国,例如,在中国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其他一些区域谈判中的作用,其中他们确实就数据监管进行了一些谈判和讨论,你会看到中国一直非常有兴趣减少一些贸易壁垒,但与此同时,仍然有很多例外条款。基本上保留了空间和自主权,供

区域集团中的民族国家维护自身权力,尤其是在国内,为了安全问题而规范数据。所以我认为,在不同国家倡导不同的国际数据规则方面,可能存在意识形态或制度上的差异。

Ligier,我要感谢你。这是一次真正引人入胜的讨论。对于听众来说,这篇论文最初发表在《比较国际发展研究》(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上,但你也可以在Ligier的个人网站上免费下载这篇论文。如果你访问研究部分,你就会看到她以前的所有出版物,包括这篇论文的PDF链接。所以我认为对于任何试图

理解中国治理的演变以及技术如何在塑造北京思维方面发挥作用的人,以及北京如何自行塑造技术的人来说,这是一篇非常有帮助和重要的论文。当然,对于任何试图理解我们刚才谈论的内容的人来说,

我认为全球化的未来以及维持高度互联互通的一些障碍,数据是我们将不得不克服的一些挑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因此,Ligier的论文对这场关键辩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Ligier,非常感谢你。非常感谢你做了这么多优秀的科研工作,并抽出你宝贵的时间来聊天。非常感谢你,Jude。我非常感谢今天有机会和你交谈。

如果你喜欢这个播客,请查看我们CSIS播客的更多系列节目,包括《走进非洲》(Into Africa)、《亚洲棋盘》(The Asia Chessboard)、《中国力量》(China Power)、《贸易人士》(The Trade Guys)、《聪明女性,聪明力量》(Smart Women, Smart Power)等等。你可以在iTunes和Spotify等主要流媒体平台上收听所有这些节目。访问csis.org/podcasts查看我们的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