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对陶艺的触感和泥土的回应特别着迷,认为陶艺的入门门槛低,但能打动她很久,且是她目前创作中最顺手的材料。
小新认为死亡可以很浪漫,古人相信灵魂会再生,因此她为自己做了一个“魂瓶”,象征着对死亡的正向期许,并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表达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小新的“魂瓶”有三层设计,第一层放骨灰,第二层放珍藏的物品,第三层是集水器,象征着她既想远走又想留下的纠结情感,最终通过风和水与自然融合。
小新认为重复制作会失去创作的意义,每件作品都应该是独特的,代表着她当时的情感和想法,重复制作会让这种感觉消失。
小新希望人们能够经常使用她的作品,并通过使用了解和爱护它们,她认为器物不仅仅是装饰品,而是应该融入生活的实用物品。
小新认为一套完整的器物会限制使用者的审美自由,她更希望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不同的作品,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氛围。
小新通过多看、多吸收外界的灵感,然后再将这些灵感转化为自己的创作,她认为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感受。
小新认为手艺是专注于单一材料的深入研究,而创作则是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想法来实现,她更偏向于后者,尽管她的创作中也包含了手艺的成分。
小新计划将工作室搬回厦门,因为她觉得厦门有更强的在地文化认同感,并且她希望在那里继续她的创作,尽管工作室的规模可能会比上海的小。
小新认为创作中的自由精神体现在艺术家对在地文化的表达与探索,她希望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上个月在上海上生新所的“早春市集”,面对琳琅满目的摊位,我把脚步停在了一个陶艺摊位前。
被一本作者的作品集所吸引,那是她为自己做的“魂瓶”,挂在树枝上,在风中飘摇。
小新,一名来自厦门的陶作者,与泥土做朋友,用泥土创作。
除了做日用器皿,她也做用陶做乐器,甚至为自己做魂瓶。泥土是她的朋友,陶创作是她的路。
在小新要搬离上海的工作室回福建之前,约她在朱家角的工作室里录了这期节目。我们喝着茶,跳着舞,玩乐器,聊陶。
本期节目,跟随陶作者小新一起,走进一个梦幻的陶艺世界吧。
【本期嘉宾】
小新|“不土陶室”主理人;陶作者
(小新为自己的“灵魂”做的器皿)
【时间线】
00:02:11:陶艺师小新的创作之旅
00:06:07:创作的触感:陶瓷与手工艺术的深度对话
00:12:15:质朴、自由与奇妙:一件艺术品的多重感受
00:18:22: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纠结:魂器中透露出的情感奥秘
00:24:31:音乐之旅:从萨克斯到灵魂的瓶子,探索创新乐器的奇妙世界
00:30:36:面对死亡的思考:探寻生命的意义与意义的多样性
00:36:44:释放内心的创作风格:陶瓷与玻璃创作的奇妙之旅
00:42:53:创作中的自由精神:艺术家对在地文化的表达与探索
00:49:01:或许我喜欢的只是老东西
01:01:17:你所雕塑的不仅仅是泥土,更是你自己的独特性
【联系我+听友群】
xialousanbu(备注:下楼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