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 的童年是不幸的,因为她有一个暴躁的父亲和一个软弱的母亲。父亲喜怒无常,喜欢语言暴力,母亲则总是讨好父亲,很少为 Vicky 站出来。这种环境让 Vicky 从小就承受了很多心理压力。
当 Vicky 的孩子开始表达需求并变得有自我意识时,Vicky 发现自己有时会像父母一样训斥孩子,表现出控制的欲望。这让她感到非常痛苦。
Vicky 在产后抑郁期间,通过读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让她开始看到自己的问题,接受自己的痛苦,并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做出改变。
Vicky 和女儿之间的沟通非常开放,她会给孩子讲为何不看视频的原因,并帮她分析利弊。女儿接受了这些观点,并且她的小伙伴们对她的见解很感兴趣,所以她并没有感到与同龄人有代沟。
Vicky 发现每次和父母接触都会受到伤害,他们依然试图控制她,甚至在她拒绝给他们买房后彻底断了联系。为了减少对孩子的影响,Vicky 决定自己带孩子,虽然更辛苦,但减少了冲突。
Vicky 的父母在她拒绝给他们买房后彻底断了联系,这让她的女儿感到非常困惑和悲伤。女儿经常想念姥姥,但 Vicky 无法解释为何姥姥不再联系她。
Vicky 认为孩子在学校已经承受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不想再增加额外的补习班。她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这样可以减少焦虑,让孩子更开心地成长。
Vicky 认为自卑感像一个无法填满的黑洞,她虽然有意识地去改变,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且充满挑战。她时而会被这种感觉控制,但一旦意识到,就会尝试冷静下来并分析原因。
Vicky 认为养育孩子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通过这个过程她学会了如何爱和尊重孩子,同时也反思和改变了自己的一些行为模式。这个过程帮助她从过去的伤痛中逐渐恢复,成为更好的自己。
Vicky 认为孩子需要自主性,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利弊,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这样可以在孩子犯错误时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在成年后承担更大的犯错成本。
本期节目嘉宾是我的发小Vicky,邀请她聊一聊自己是如何打破代际创伤的循环,用爱和尊重去养育自己的女儿和自我养育的。 【本期话题】 05:21 不幸的童年:暴躁的父亲、软弱的母亲和受虐的我 08:56 直到成为母亲那一天才体会到“养儿方知父母恶” 09:55 当孩子开始表达需求,我发现我成为了我的父母 11:12 抑郁之后我是如何从自我孤立,开始走向自救的 13:26 我生了我的女儿,我的女儿也给了我二次生命 15:53 小时候太无助了,面对校园霸凌选择麻木自己 18:32 如果女儿经历校园霸凌,我会尽全力保护她 20:10 面对鸡娃和内卷,家长如何应对来自外界的压力 23:04 我们给孩子只安排了一个兴趣班,没有补习班 31:18 父母的角色是帮孩子分析利弊,让她自己做选择 32:32 如何协助孩子在自主性和尊重权威之间找到平衡 38:13 打破自己代际创伤的模式,我经历了什么? 41:23 等我有了孩子,才终于学会跟父母说“不” 44:51 父母的断联给我的女儿也造成了情感上的伤害 47:24 对父母不断付出是给他们二次伤害我的权利 56:43 自卑像一个无法填满的黑洞,但是我不会放弃 【支持创作】 爱发电 搜索“邱后算账” 【互动分享】 欢迎把你的想法、感悟和问题发至:[email protected] 【加入社群】 添加wx:mollyqiuctb,备注:社群+入群原因,即可申请加入社群信息,有机会和更多小伙伴交流相关话题和参与到更多精彩活动中来。 【节目介绍】 主题曲&结尾曲: Lullaby by Enzalla 其他收听平台: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小宇宙|爱发电 搜索“邱后算账” 邱雨薇: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创始人|关系咨询|媒体人 邱后算账:从对话中去探索爱与关系的不同可能性 公众号: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 微博:咨询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