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历史学家王笛:“波西米亚”的成都,生动活泼

历史学家王笛:“波西米亚”的成都,生动活泼

2024/10/22
logo of podcast 如此城市CityTells

如此城市CityTells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王笛
Topics
王笛: 成都作为中国传统城市的代表,与上海等近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其发展脉络深受长江上游地区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成都的近代化进程相对较晚,在1949年以前,经济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缺乏大型工业和对外贸易。1949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政策和工厂内迁的影响下,成都开始发展工业,城市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 建国后的工业化改造对成都古城的影响小于后来的房地产开发。2000年以后的大规模拆迁改造对成都老城区的街区布局和商业形态造成了巨大影响,传统街角茶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模较小、缺乏地方特色的茶楼。城市重建不仅改变了城市景观,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 成都的波西米亚气质是自然形成的,而非政府规划的结果。这种轻松的氛围和包容性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也让城市更加生动活泼。 城市规划应避免过度,保留城市自然生长的空间。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要重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文化元素,例如茶馆文化。 成都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既保留了一部分历史文化特色,又成功地融合了现代商业元素。 对成都而言,挑战在于如何平衡全球化资本主导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城市特色之间的关系。 郝汉: 作为主持人,郝汉主要负责引导话题,并就王笛教授的观点进行提问和补充。他引导王笛教授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成都的城市变迁,包括古城的消失、近代化进程、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成都独特的波西米亚气质等方面。 郝汉的提问也促使王笛教授对成都与上海等其他城市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成都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成都被称为“波西米亚”气质的城市?

成都的“波西米亚”气质体现在其悠闲的生活方式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许多年轻人虽然没有太多积蓄,但他们在成都生活得很开心,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成都拥有众多的书店和自发性文艺活动,这种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使城市更加生动活泼。

成都与上海在城市发展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成都与上海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历史背景和发展路径。上海是近代发展起来的通商口岸城市,受到西方影响较大,而成都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受到西方影响相对较小。成都的发展更多反映了中国内地城市的脉络,尤其是在农业、交通和文化方面。

成都的茶馆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成都的茶馆文化形成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由于成都平原农业条件优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慢,有更多闲暇时间。茶馆成为人们社交、休闲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小街小巷中,茶馆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社交空间。这种文化在清代逐渐形成,并成为成都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的城市改造对茶馆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成都的城市改造,尤其是大拆大建,对茶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小街小巷的消失,传统的街角茶馆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逐渐被现代化的茶楼取代。这些茶楼虽然提供了新的社交空间,但失去了传统茶馆的独特氛围和地方特色。城市改造不仅改变了城市景观,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

成都的独立书店和咖啡馆文化是如何兴起的?

成都的独立书店和咖啡馆文化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主要得益于年轻人的需求。许多年轻人来到成都,寻求社交和公共生活的空间,推动了独立书店和咖啡馆的兴起。这种文化并非政府规划的结果,而是城市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体现,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为城市注入了活力。

成都的太古里项目对城市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太古里项目是成都城市改造的一部分,虽然成为了成功的地标性商业范例,但也带来了文化上的遗憾。项目所在地原本是一片具有历史价值的老街区,拆除后重建为现代化的商业区。尽管太古里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但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这种改造导致了部分城市遗产的消失。

Chapters
本书探讨了成都古城的消失,反思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回顾了成都古城的变迁,并思考如何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
  • 成都古城的城墙、老街区等物理存在已基本消失
  • 作者在腾讯发表文章,后结集成书《消失的古城》
  • 本书反思城市建设中大拆大建的问题,探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消失的古城》中,历史学家王笛深情回忆着成都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魅力。 ©《消失的古城》

然而,今日漫步于成都的街头,书中描绘的老成都景象似乎已经难觅踪影。古老的街巷、传统的建筑与城门,皆已逐渐消失在历史之中。

“谈到中国城市,我们往往会想到上海。百年以来,关于通商口岸城市研究众多,而人们会认识到上海其实是一座特殊的中国城市,而成都是最典型的中国城市。”如果我们真正希望了解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就必须超越对上海的研究,转向对中国传统城市进行考察。

相比节奏极快的“北上广深”,王笛老师感概那种悠闲文化依然在成都保存了下来。“许多年轻人,可能并没有多少积蓄,但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众多的书店与自发性文艺活动,这种波西米亚的气质才会城市更加生动活泼。”

本期“如此城市”,我们将跟随王笛教授城市研究的脚步,漫游老成都街头。 ——本期嘉宾

王笛,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期主播

郝汉,澎湃新闻记者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