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王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著有《碌碌有为》《袍哥》《显微镜下的成都》等。
欢迎大家来到《苗师傅·天真与经验》,我们终于在小宇宙平台订阅破万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天真与经验》的第一季,共20集,已经上线完成,第二季正在策划录制中。为了庆祝小宇宙平台过万,我们将在本期的评论区(仅限小宇宙及“三联中读”app)各精选5位用户,随机分别送出苗师傅的亲笔签名书(共3本)和“宇宙中心是书房”帆布包(2个),多多留言参加啊!
这一期节目中,苗师傅邀请到的嘉宾是历史学家王笛,他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碌碌有为:微观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用通识易读的写法,普及了中国社会中人口变迁等知识细节,如何去谈谈“微观历史学”似乎是这期节目最顺畅的一个开场。
碌碌有为:微观历史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全2册)
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这期节目里,苗师傅和王笛教授却是从王教授的“川普”(四川普通话)开始,打开了彼此的话匣子。出生于四川成都的王笛教授在历史的洪流中,始终更关注那些宏大叙事下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他和苗师傅从四川方言聊到麻将,从麻将聊到茶馆,再从茶馆聊到“袍哥”、中国的“孝”,当历史和文学交汇,其中既有传奇的历史故事,也有不少文学大家的轶事,“我一贯主张,特别是在写社会普通人的时候,我们缺乏历史的记载时,可以去文学中找补充”。
学历史有什么好处呢?苗师傅说“美国有一个历史教授说过一句话,学历史其实就是让我们掌握了一些比喻”,王笛教授则是这样解读的,“我觉得学历史的好处就是让你的头脑更清晰,不会被天花乱坠描绘的乌托邦所迷惑”。那么,你觉得呢?
时间轴
03:13 聊聊用四川话来讲历史这件事儿
11:14 王笛:写了《麻将的力量》但不会打麻将的作者
13:11 “中国第一例因麻将而起的官司”
18:22 “麻将事件”的四个层面
27:16 苗师傅:“一帮北京人要打四川麻将……这算是个文化课题了”
33:02 茶馆为什么流行?“0门槛”
38:02 袍哥等同黑社会吗?
44:08 民国晚期,袍哥的私刑处置很普遍
48:08 “萧红、张爱玲、鲁迅小说里的故事也是社会的实情”
53:09 如何看待《死水微澜》这本书?
58:57 最早“袍哥”记录者沈宝媛家族的传奇故事
01:13:00 历史学者眼中的“孝”是怎样的?
01:21:55 在美国学历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王笛作品。茶馆是成都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书从微观世界出发,通过对茶馆这一公关空间所经历剧烈变迁的考察,重新触摸和审视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与记忆。
**袍哥:**1949年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王笛所著纪实作品。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
**《跨出封闭的世界》:**王笛作品,从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农村经济发展、区域贸易与市场网络、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等多个角度,对1644—1911年间以四川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区域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情况作了系统分析研究。
《傻儿师长》:以范绍增为原型,于1992年首播的电视剧。讲述了川东一代的傻儿经指点进入袍哥会,后被国民党收编抗日的故事。
**雷鸣远:**天主教传教士,比利时人。
**李劼人:**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说成都》等。
**《死水微澜》:**193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图书,作者李劼人。讲述了辛丑条约签订前后四川普通民众的故事,该书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特别推荐
(在“三联中读”app搜索关键词即可获取相关内容)
互动方式
本期节目由“三联中读”编辑部自制播出。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自己对于本期节目话题的想法或问题,并订阅《天真与经验》。
节目双周二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双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制作团队
监制|俞力莎制作人|天健编辑|李昱璇(实习)音频剪辑|张译丹
丨天真与经验丨
其实我不会打麻将,大家肯定就会问,你不会打麻将你一样,这个杀麻将来我承认这一点。但是呢,重点是放在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怎么打法。更有意思是我这两年在北京春节的时候也跟一些人打,结果一帮北京人会说,咱们打四川麻将哎,按四川规则来,那就说已经超越四川了。哎,这就是一文化课题了。你书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在讲父权和族权,这个问题,我是能够时时刻刻感觉到说父权是中国社会一个很怪异的一个现象。那么我不知道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看待笑这个概念我也想知道,您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您怎么看待孝道这个概念,我希望大家多一些爱少就提什么笑啊。这一我现在听到笑,我一点儿都不感动,有的人可能会感动。哎呀,这个人多孝顺啊,我一定要嫁给他或者这个女的多孝啊,我一定要娶她,我觉得是荒谬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美国有一个历史教授,他说过一句话,他说,学历史其实就是让我们掌握了一些比喻。其实我觉得学历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