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席地而坐」的第四期,我们邀请到青年作家双翅目、慕明,常驻嘉宾**宗城,**和我们一同从具体案例出发,对谈推想小说。本期是我们对谈的第一部分,以《刺杀小说家》为例,来谈论推想作品的影视化改编。 《刺杀小说家》是今年春节档备受争议的电影,它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短篇小说。宗城认为它是春节档中相对最好的作品,但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双翅目认为对推想小说影像化时,还要考虑视觉和听觉的推想,考验的是整个电影团队对小说的重构。 慕明谈了双雪涛的作品,并深入谈论了该电影口碑两级化的原因:导演路阳用拍「敏捷型英雄」的手法拍「智力型英雄」。双翅目接着该观点,认为它更像奇幻电影,其叙事技巧没有达到运用整个情节的结构性推进把故事和人物建立起来。慕明也认为电影套上了类型的壳子,没有将「小说家构建世界」的过程表现出来。 最后,宗城从中国青年导演与编剧的话语权,和电影商业性等方面为路阳进行了辩护,接着谈论了《刺杀小说家》改编中的一些其他问题。 【本期主持】 赵一静,一个幕后的幽灵 【本期嘉宾】 双翅目,科幻作者,喜爱理论与幻想的连续体,出版作品有《公鸡王子》 慕明,科幻作者/程序员,以小说搭桥,作品集《宛转环》筹备中 宗城,打酱油的 01:32 宗城简短讲科幻和推想 02:24 以电影《刺杀小说家》为例,开始谈推想小说的影视化改编 02:49 宗城谈电影《刺杀小说家》中值得商榷之处 11:52 双翅目谈《刺杀小说家》的影视化改编 13:50 慕明谈双雪涛,以及电影《刺杀小说家》口碑两级化的原因:路阳用拍”敏捷型英雄“的手法拍”智力型英雄“,消解了原著里“小说家改变世界”的核心设定 24:18 双翅目:电影《刺杀小说家》更像奇幻而不是推想电影 29:35 慕明:要在电影中表现出“小说家构建世界”,必须演出构建的过程,而不是套上类型的壳子 30:18 宗城为路阳辩护:① 中国当下编剧和青年导演话语权较小;②难以在商业性和作者性中保持平衡 36:56 宗城:①电影缺少留白余韵;②路阳选择了双雪涛作品中较不适宜进行改编的《刺杀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