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偷情文学的前世今生|席地而坐Vol.15

偷情文学的前世今生|席地而坐Vol.15

2021/5/20
logo of podcast 席地而坐

席地而坐

AI Chapters
#literature and publishing#relationship dynamics and dating#exploration of social taboos#literary discussion#female protagonists#modern love#freedom and autonomy#exploration of personal identity#marriage dynamics#self-exploration#british humor#comfort zone exploration#workplace gender dynamics#inner aspirations#experiences in conflict zones#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football#avoiding self-justification traps#power dynamics#online dating trends#fiction#managing fame#addiction in everyday life#emotional resilience during isolation#legal insights#appropriate praise#true crime#overthinking#mbti#romance movies#expatriate life in japan#childhood exploration#east asian family dynamics#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workplace#embracing chaos#career and financial attitudes#travel planning by j/p type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偷情”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古老的题材之一。从东方先秦时期《诗经》里的“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到西方古希腊《荷马史诗》里诱发特洛伊战争的禁忌之恋,处处可以找到“偷情”的影子。

 我们在520这一天谈论“偷情”并非是故作反叛姿态,相反,我们对“偷情”在不同文学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审视。偷情一定是道德失序的产物吗?随着对“偷情文学”的梳理,我们发现,在特定的时期,“偷情”不仅是感官上的满足,也是打破庸常生活,追求爱情的必要方式,也是女性赋权的一种手段。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转变,曾经具有一定反叛和破坏色彩的“偷情”逐渐丧失了原先的反抗意义,更多地表现为在文学传统和社会思潮的巧言令色下,既随波逐流又道貌岸然的行径。

在经济、通讯、婚姻、恋爱更加自由的今天,“偷情文学”的书写也应当革新,以此回应那些一直未被解决、甚至鲜被提出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和浪漫爱的间隙如何衡量?中老年人(尤其女性)的情感生活会有哪些可能性?一个心怀天下的知识分子对“远方”和“附近”的关怀能否达到一致?

本期播客,我们就来聊一下“偷情文学的前世今生”。

【本期主播】

夏周,一个偶尔写点什么的主持

宗城,青年写作者、人类观察员

02:25 重读《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创造爱玛和夏尔这样的形象,是对浪漫主义的精准打击

12:42 “偷情”是爱玛逃离庸常生活,追求浪漫爱的的必然方式

16:08 爱玛的命运悲剧既是性别的结构性不公,也是资产阶级生活异化的牺牲品

18:29 随着女权运动的开展,正面书写女性情欲的文学作品便多了

23:18 当银娣想在香炉前偷情,就对强调女性贞洁的体系形成了讽刺

25:13 《鞋带》反映了“偷情”的另一面向:追求感官的满足和刺激未必能摆脱孤独和虚无

32:29 时代环境不同,偷情在今天已变得廉价

36:13 “怎么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在今天或许是更值得回应的命题

39:11 中老年女性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处于长期被忽略的状态

44:40 需要更多的女性作家来书写女性的生活

49:32 男性对情欲旺盛的女性既迷恋又恐惧

51:41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把日常生活和“浪漫爱”对立起来

56:15 关心附近比关切远方更难,也更重要

【本期书单】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毕飞宇《小说课》

亨利·米勒《北回归线》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D. H. 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阿奈丝·宁《维纳斯三角地》

约翰•克莱兰《欲女芬妮·希尔追忆录》

杜拉斯《情人》

柳美里《命》

王小波《黄金时代》

张爱玲《怨女》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鞋带》

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杨绛《我们仨》

【后期剪辑】小琦、朱丽婷

【封面设计】朵朵

【页面文案】小狼

感谢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