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在成人使用时可能是个问题,但在儿童场景中,孩子们喜欢天马行空的故事,幻觉反而增加了趣味性和创造性,成为吸引孩子的亮点。
AI儿童陪伴产品强调的是陪伴而非教育,旨在提供情感支持和趣味互动,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或技能。
实体产品能与孩子产生情感交互,远比手机屏幕上的AI应用更能满足孩子的陪伴需求,避免电子产品成瘾问题。
初心是AI for good,旨在通过AI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而非通过教育产品来缓解家长的鸡娃焦虑。
现有的许多AI教育产品实际上是在满足家长的焦虑,而非真正满足孩子的需求,而AI陪伴产品则专注于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趣味互动。
通过共情、理解和趣味互动,AI产品能够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帮助孩子表达情感,并在陪伴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产品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隐私安全、敏感话题过滤和信息围栏等措施,确保孩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接触到不适宜的内容。
产品不仅作为孩子的玩伴,还能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需求,成为家长的神队友。
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夫妻关系、敬老等领域,成为家庭关系的润滑剂,帮助解决更多社会和家庭问题。
创始人认为自己是资源整合者和商业模式定义者,而非单纯的技术开发者,强调从需求出发设计产品,而非从技术出发。
这是一次发生在“深圳AI春晚”IDEA大会的即兴聊天。会上,IDEA研究院的创院理事长沈向洋(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提到一位入驻创业者的项目——AI儿童玩伴。以儿童为用户的AI陪伴产品,和面向成人的多巴胺、荷尔蒙产品(又称character.ai与它的伙伴们)有何不同?陪伴产品和教育产品又有何不同?这是门儿童生意还是家长生意?带着许多好奇,我和项目负责人郭志聊了聊。
【本期嘉宾】
郭志 | IDEA研究院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入驻创业者)、前微软DPS全球方案创新部门总经理
【时间轴】
01:35 小朋友需要的高质量陪伴,AI可以补充满足
04:57 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在儿童陪伴场景却是加分项
06:46 面向小朋友的AI产品怎么做?
10:26 小朋友成长过程的真需求是什么?
14:42 拿手机当电子保姆非常糟糕,小朋友的AI玩伴需要是个实体
15:40 初心是AI for good,不想做花式鸡娃的产物
18:55 从AI玩伴看到了硅基家庭成员的可能性
21:33 非技术型创业者,关键是要攒一个好局
【很高兴认识你】
⌈先见未明⌋希望与你一起,发掘和记录生生不息的科技创新,探索创新背后的真价值,不人云亦云,不后见之明。
如果你在AI领域也颇有⌈先见⌋,欢迎添加微信ziyuanao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