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 58. 你所不知道的AI产品,哪些正在“闷声赚大钱”?| OnBoard! X 十字路口

EP 58. 你所不知道的AI产品,哪些正在“闷声赚大钱”?| OnBoard! X 十字路口

2024/7/11
logo of podcast OnBoard!

OnBoard!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高宁
Topics
高宁:AI 应用距离现象级爆发还有一定距离,但聚焦细分市场,许多应用已证明自身产品力,其中不乏华人团队。 他们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市场、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以及在产品设计、运营和商业化方面的长期积累。 出海是很多中国AI公司在国内市场积累一定经验后的必然选择,这与AI产品天然的全球化属性相符。 ‘闷声赚大钱’并非指巨额财富,而是指产品找到市场契合度(PMF),找到愿意付费的用户,实现飞轮效应。 华人团队在AI出海领域优势明显,这得益于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等领域的多年积累,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Monica:本期节目重点不在于列举所有赚钱的AI公司,而在于总结其共同点,为听众提供思路和灵感。 华人团队在AI出海领域取得成功的案例很多,这与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等领域的多年积累,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密切相关。 AI产品在海外更容易收费,找到PMF的公司更容易赚钱。 在AI赋能的创意营销工具领域,华人团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得益于他们对Creator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产品设计和运营的精细化打磨。 Koji:本期节目与高宁合作,探讨华人创办的AI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 高宁作为AI领域的专家,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有深入的了解,其分享的经验对听众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Linkcloud作为AI出海社群,为AI创业者提供游学、咨询等服务,促进中美两国科技界和企业界的交流。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AI创业公司越来越看重出海?

出海是AI创业公司扩展市场的一种自然选择,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已有一定产品力后。AI创业公司可以利用全球市场,结合自身优势,如教育、电商等领域的经验,进行全球化扩展。

PictureThis是如何在北美市场取得成功的?

PictureThis通过拍照识别植物的功能在北美市场取得了成功,其90%的收入来自北美。该应用利用小模型的技术,积累了大量用户反馈,提升了识别精度,并在北美市场收费较高。

为什么AI教育领域涌现了许多中国团队?

AI教育领域涌现了许多中国团队,因为这些团队对教育行业有深刻理解,且对海外用户需求有较好的洞察。例如,Answer.ai的创始人Rick曾做过数学老师,并在海外市场有丰富经验,这为他开发AI教育产品提供了基础。

Speak为什么在韩国市场崛起?

Speak在韩国市场崛起是因为韩国人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极高,Speak利用AI技术帮助用户提升英语口语能力。韩国每年在英语学习上的投入占GDP的1%,这为Speak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UMU如何在日本市场打开企业客户的大门?

UMU通过提供一整套企业培训工具,结合AI技术,成功在日本市场打开了企业客户的大门。其产品具有游戏化的学习体验,能够满足企业对员工技能培训和文化培训的需求。

为什么中国团队在AI陪伴类C端产品上有优势?

中国团队在AI陪伴类C端产品上有优势,因为中国在过去十年中积累了丰富的2C产品开发经验,且在情感陪伴和角色扮演类产品上有较强的用户交互设计能力。此外,中国团队在多语言和多国家市场的扩展上也表现出色。

AI图像生成工具有哪些不同的商业模式?

AI图像生成工具的商业模式包括直接向用户收费、提供API和SDK服务等。例如,Fotor通过SEO和良性增长策略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成功,而Cutout Pro则通过2B业务提供API服务,满足工作室和SMB的需求。

为什么AI创业全球范围内涌现越来越多华人?

AI创业全球范围内涌现越来越多华人,主要是因为华人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华人团队在技术驱动的产品开发上表现出色,且在全球化扩展中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 AI 创业公司纷纷出海的原因,以及华人 AI 公司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的案例。嘉宾们认为,出海不仅是市场扩张的自然选择,也是 AI 产品全球化的一个最佳路径。
  • AI 创业公司出海是市场扩张和全球化的自然选择
  • 中国 AI 创业公司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 出海是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实现全球化的最佳路径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OnBoard!,今年是大家讨论 AI 应用最频繁,也是最期待应用爆发的一年,然而回顾海内外无论面向C端用户还是企业级的产品,似乎离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级”仍有距离。但如果聚焦在许多细分场景,回到现在大模型或技术适合解决的市场,也是上期与戴雨森的对谈里提到的“Technology-market fit”,我们仍可以发现不少应用正逐渐开始证明自己的产品力,这里面不乏来自中国人或华人创办的公司。

当我们提到「闷声赚大钱」的「大钱」,并不一定指巨额财富。我们也不打算在节目中透露它们的具体收入数字,因为我们认为,赚钱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产品找到了市场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找到了愿意付费的目标用户,这也意味着飞轮开始转动起来了。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这一期是与 AI 主题播客「十字路口)」的串台,我们与主播 Koji) 一起聊聊身边看到与听到的那些华人创办的 AI 公司,这些公司总部有在国内,有的在硅谷、新加坡、日本等地。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他们都和我们处在同一个社交圈和文化体系中,能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启发和参考,Enjoy!

「十字路口」主持

Koji:关注 AI 的自媒体「十字路口」主理人,「新世相」/「躺岛」联合创始人

OnBoard!主持

高宁:前美元 VC 投资人,Global SaaS 社区及服务组织 Linkloud 联合创始人,公众号我思锅我在 (ID: thinkxcloud) 主理人。| 即刻:High寧

我们都聊了什么

02:42 AI创业,这一次为什么这么看重出海?

06:06 PictureThis如何在北美抓住用户?

08:31 AI教育为什么涌现许多不错的中国团队?

12:06 Speak为什么崛起在韩国?

16:04 UMU如何在日本敲开企业客户大门?

18:14 为什么中国团队适合做AI陪伴等C端产品?

23:24 AI赋能创意营销涌现了哪些高增长的产品?

29:47 AI图像生成工具有哪些不一样的商业模式?

31:52 效率工具类产品是如何“卷”出来的?

37:35 Voice agent赛道上又出现了哪些新兴公司?

38:54 Coding agent公司里又出现了哪些华人身影?

40:40 为什么这次AI创业全球范围内涌现越来越多华人?

44:57 Linkloud是如何服务SaaS及AI出海团队的?

46:21 日本与美国市场的异同在哪里?

51:28 我们能从硅谷AI创业潮中学到什么?

我们提到的公司或产品

别忘了!同步关注主播的微信公众号,看更多干货内容哦:

我思锅我在 (ID: thinkxcloud) by GN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与听友们互动。喜欢 OnBoard! 的话,也可以点击打赏,请我们喝一杯咖啡!如果你用 Apple Podcasts 收听,也请给我们一个五星好评,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最后!快来加入Onboard!听友群,结识到高质量的听友们,我们还会组织线下主题聚会,开放实时旁听播客录制,嘉宾互动等新的尝试。添加任意一位小助手微信,onboard666, 或者 Nine_tunes,小助手会拉你进群。***期待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