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小树 嘉宾 | 邵斯凡 剪辑 | 阿汤 设计 | 咩咩 如题,本期节目聊的主要内容是法国的表演教育与戏剧节,是第41期《法国的剧院与戏剧出版》的后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演员教育与戏剧演出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戏剧文化的重要入口,也是了解其地域文化和时代风貌的重要路径。 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最触动我的地方有两点: □ 一点是嘉宾斯凡提到的两所学校的演员教育都与演员实践紧密相连,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便开始练习真正以一个演员的身份在台上或镜前演出,同时也为日后的个人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 另一点是当我问及斯凡在接触中法两国演员的时候,感受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斯凡说其实不在演技,而在艺术修养,还举了例子,说在法国逛艺术展像在国内去饭馆吃饭一样日常,朋友约会见面很多都是约在展厅的。 这两点让我想到,无论任何专业,校园的职业(专业)教育终究是有年限的,那么毕业后如何真正进入行业,并在行业里走得更深远,就需要一种将所学运用于日常生活,同时又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的自觉与能力。做到这一点,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数千个朝朝暮暮的积累。 所以对于一名演员来说,除了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属于演员的生活方式,这里既包括技术方面的(身体与声音的训练),也包括艺术甚至生活方面的,比如广泛的阅听、深入的观察、独立的思考,等等。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和同事一起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聊天的一则小事,当时学院的老师建议后浪给表演学院所在的B楼二楼的图书阅览室推荐一些后浪出版的读物,当时除了选择“后浪剧场”与“后浪电影学院”系列图书,我们特意加入了一些艺术甚至人文社科类的图书,比如《世界艺术史九讲》《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毛以后的中国》等,用心自然也出于此。而每次与中戏的老师聊天时,大家推荐给我的书,除了表演向的,也大多为社科、文史向的,理由是,表演向的像工具书,其他大类的则是诗外的功夫。 在准备这期节目上线的前夕,我有幸去国家大剧院观赏了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音乐剧《生如夏花——致香颂女王芭芭拉》,该剧改编自法国香颂女王芭芭拉(Barbara)未完成的自述体回忆录《曾有一架黑色的钢琴》(Il était un piano noir),用极度诗意的方式讲述了芭芭拉的一生(心灵史),自然也包括承载她悲惨遭遇的童年——德国占领巴黎时期(社会史)。 除了钢琴,台上唯一的演员便是朱丽叶·比诺什,一个生命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短暂一生,要在不到100分钟内讲述完,除了依靠比诺什的形体与台词功底,更依赖于她对芭芭拉一生的心理流变及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理解。 翌日,我看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李浩老师发了这样的观后感:一个人必须要了解历史,否则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历史是由正史、野史(厚黑学一类)和心灵史构成的,而所谓“演员”(包括教师),所治的应该是“心灵史”。 扣回到本期节目,节目中当我问及斯凡在法国佛罗兰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时印象最深刻的人事时,他提到了一位对他启发良多的良师,在那位老师身上,他看到了一种关怀并陪伴个体生命成长的意愿与能力,他认为那是高明的育人方式,是善意而智慧的,而非强制而粗暴的。自己当导演之后,他也会继承恩师的某种精神,用陪伴的方式来与他视作家人的剧组同事一起工作,并在意创作过程中某种令人舒服的空气。而他的作品,也大多更倾向于关怀人物内心的表达,而非外在的戏剧性冲突。如此看来,也是一种修治心灵史的自觉了。 就在我写完这篇文案的时候,在豆瓣看到斯凡的新戏——音乐剧场作品《告白》将于2018年10月2日—10月4日在北京蓬蒿剧场演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售票地址:https://www.douban.com/event/31209145/ 斯凡在导演阐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可以略窥其平日里观察与思考的角度,与大家分享: 在《告白》的开头,有这一段话:“人借由说话表达心里所想,但说话往往只能诠释一部分自己。说话是为了表达,人却甚少用心聆听。人以自我度量世界,世界便是你以为的世界,你也只是被旁人误解的你。若言语不能表达真相,沉默即是最快的解决,一并隔绝歪解、口角、话中有话、言下之意等系列问题。直到内在欲望足以打破这道沉默,言语才演变为告白。” 我想激发出这埋藏在心的内在欲望,打破这道因为惧怕而生的沉默。我想成为那一个用心聆听的人,他们的第一个聆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