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的话】 说到食物教育(简称“食育),你会想到什么主题/内容呢?大家心理的预设大多会和营养科学相关,比如什么食物富含哪种维生素,如何避开高油高盐高糖,怎么合理分配卡路里。但是,食育的主题远比这个丰富,个人健康也只是食育开展的目的之一。本期,我们从热门新闻#中小学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切入,邀请“妈妈”和“一线教师“的声音加入讨论,聊一聊学校食育和家庭食育,分析食育开展的难点,分享成功食育的方法论~希望家长和教师们在食育上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 ̄)↗ 【本期嘉宾】 浅之 — 美国注册营养师,美国营养学博士 老A — 江苏重点高中语文老师 【本期配料】 1、禁止小卖部、超市进入校园:保障学生营养?太一刀切? 2、小卖部v.s.食堂:抢生意?各司其职? 3、食育不只是为了健康:为什么要关注、重视、推动食育? 4、食育方法论:不好吃怎么办?挑食怎么办?我对营养懂得不多怎么办? 5、食育 X 育儿经验分享:儿子惊人的解决问题能力、大运动小运动锻炼 6、食育 X 劳动教育:参与进去!”教育主要不是产生理论,而是产生情感“ 7、食育的涟漪效应:孩子的食育,家长不直接参与,也受益! 8、一线真实案例:老A班上,他想让孩子少吃薯片、碳酸饮料,但...... 9、”光盘行动“的优化:如果知道食物背后的故事(eg.食堂食物从哪里来?) 10、食育怎样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本期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