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减肥的短期效果可能显著,但长期来看,身体会适应新的运动习惯,每日卡路里消耗量会逐渐恢复到不运动时的水平。研究表明,即使每周进行剧烈运动,一年内体重也仅减少1.4至1.8公斤。
运动有助于身体更合理地分配能量,提升代谢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大脑健康,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并能减少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和关节炎。
运动可以减少血管炎症,提升心脏的最大摄氧量(VO2max),这是衡量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长期运动者的心脏发病率显著低于久坐者。
运动可以释放令人愉悦的内啡肽,减少压力激素皮质醇的释放,提升心情和活力感。一些研究还表明,运动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善心情和工作能力。
运动可以提升记忆力和专注力,长期运动习惯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降低了90%。
久坐时可以通过踮脚运动来锻炼比目鱼肌,这种运动可以提高氧化代谢水平,改善全身的代谢健康,降低饭后血糖升高的幅度。
根据WHO的建议,每周进行150到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到15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研究表明,每周运动600分钟以上与更低的死亡率相关,但超过600分钟并未显示出额外的好处。
二区运动是指以最大心率的60%到70%进行的运动,通常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这种运动强度下,身体主要通过有氧方式分解脂肪和糖,被称为脂肪燃烧区。
HIIT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更高的热量消耗,且研究表明,HIIT在提升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改善胰岛素耐受性方面可能比二区有氧运动更有效。
肌肉训练可以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即使是有氧运动爱好者,也需要进行肌肉训练以保持肌肉质量和力量。
健身博主层出不穷的现在,即使你不太运动,也一定听过2区,HIIT,也一定了解有氧和肌肉训练的重要性。不过,你真的懂运动吗?运动时你身体这个庞大机器到底在发生什么,运动之于健康,究竟是灵丹妙药,还是也有它的局限性?这么多复杂新潮的运动方式,本质上到底该如何区分选择?
本期播客,咱们就聚焦这运动的灵魂三问:我们为什么要运动,每周该运动多久,又有哪几大类的运动,怎么选择。不同于健身教练的训练日志,我们这次一起来从生理层面看看,运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而如果一定要一句话总结这期播客的话,那就是运动很重要,非常重要,而且我们大部分人的运动时间,都不够。所以... 别躺了,一起来运动:5,6,7,go!
【时间轴】
02:52 为了减肥而运动的你,大概率会失望
10:40 长期运动的本质,不是为了燃烧热量,而是更好的分配热量
17:16 运动与心脏健康
19:03 运动提升心情,并且辅助抑郁症治疗?
21:26 运动改善记忆力和大脑健康
25:40 运动与慢性疾病,以及,抗癌!
29:00 坐着的你,踮踮脚也可以运动
33:24 每周最佳运动时长要多久?
39:59 2区运动,到底是个啥?
52:30 2区有氧 vs 4区HIIT?
54:32 肌肉运动,我可不可以不撸铁啊
62:18 100年前运动科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 本期播客提到的文献素材传送门:
封面设计特别鸣谢 💝: wow lab
本期音乐:刘畊宏女孩是我!
小红书账号:梦妮爱读文献) (ID:41965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