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吾,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大卫波的维尔。
很早就想聊了,但最近事情真的比较多,那今天正好有点时间,就简单地聊一下吧。
因为以波德维尔的分量,对他的学术研究要做一个整体性评估的话,不是一期短播课节目就能够搞定的啊。
首先我想说一句啊,就是那天早上打开手机,看到微信就某个公众号的页面的新闻标题出现 Wifi 四个字,那后面我还没有看到,因为你要点进去才能够看到嘛。
但是我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就有不想预感了,因为中文媒体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这个名字。
点进去之后,果然 bot where 去世了。
我就正式地看到 bot where 去世的这个消息的一刹那,我还是挺难受的,心里面真的挺难受的,也挺感慨的。
一个是 bot where, 岁数还不大,76 岁,他的妻子汤普森,呃,有一个说明是因为长期的肺部疾病去世的。
还有一个就是 whatever, 对我的影响非常非常大。
虽然现在我对它的整个论述的系统,整体的观点也是持保留意见的。
这个我待会会慢慢讲啊。
但还是得说,如果当年没有读过 bot well 老师的书啊,我肯定是另外一个我。
当然了,也也不是因为纯粹个人的原因,个人的情怀。
要聊一下波的威尔,主要还是他的特殊性,他是西方学院体系里的电学科的开创人,是这个学科的顶级学者,是一代宗师。
但是与此同时呢,它对影迷群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任何一位对电影艺术不是仅仅停留在热爱,还有点钻研兴趣的影迷,一定听过波德沃尔的名字,也一定读过他的书。
下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波德维尔的情况。
波德维尔是 1947 年 的僧人,他是在纽约郊区的一个农场长大的,父亲是农场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幼年的时候啊,去影院看电影很不方便,因为周围就一家电影院,所以他小时候大概是 12 岁之前吧,看电影基本上都是在电视上看的。
后来他搬家了之后,他才开始到电影院里面去看电影。
what where?
大学本科读的是英语文学专业,后来他是当过一阵高中英语老师,再后来是因为实在是太爱电影了,他就去了爱霍华大学读研究生。
他的硕士博士跟的老师都是达德里安德鲁。
安德鲁也是电影学科最早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专长是电影理论、法国电影和巴赞。
那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Bodaware 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专门研究 1920 年 代法国的印象派电影了。
波德沃尔是懂法语的啊。
博士毕业之后呢,从 1973 年 开始一直到本世纪初退休, whatever 就一直在韦斯康馨大学任教,他是在这所大学建立了自己形式主义风格研究的庞大学术帝国。
Odwell 的学术著作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最著名的一本就是 1979 年 出版的,叫电影艺术,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教科书,也是早期电影学科建立的指标性书籍。
奠定波动表学术地位的是 80 年代他出的两本理论书籍。
一本呢,是和另外两位美国学者合著的专门研究古典好莱坞美学的著作啊,书名叫古典好莱坞 1960 年 以前的电影风格与制片法则。
另一本是研究叙事学的书,叫剧情片中的定叙述。
后面一本呢,是有中一本的,台湾出的中一本,前面一本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出。
其实是挺重要的啊。
那么在这两本书里面, Bodwear 的学术框架已经搭建完毕了。
最简单的表述是,他是不关心内容的问题,他关心的是怎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他不关心 what 的问题,他就关心 how 的问题啊。
他是只关心电影是怎么被拍出来的,他自己把这个方法定义为师学,也就是电影师学。
在 90 年代末本世纪初, bot where 陆续出版的研究电影风格、场面调度的一系列著作,这里我就不报书名了,大家维基上一查就有啊,基本上都是在丰富强化他的这套研究方法。
再有一块就是导演研究,他重点研究的导演出过专注的有卡尔德莱耶、小金、爱森斯坦,他往年也出过一本研究诺兰的书,不过那本书就出了一个电子书啊。
另外玻德沃尔对侯孝贤也非常有兴趣,他那本研究场面调度的书啊,90 年代初的,花了非常非常大的篇幅写侯孝贤,我们在侯校前的那期长播课当中也提到这本书的啊,大家可以翻一下呃,玻德 VA 研究导演的方法,也是他师学理论的体现,极端的注重影片的形式风格,用一格一格的画面来举例论证导演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接下去呢,我想结合一些学术论战的事情,谈一下 bot where 的学术争议。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它的核心性的方法啊。
那么 bot where 还是一位比较好战,比较喜欢参加论辩的学者,这方面的激情和他对电影的激情是一样的啊。
1996 年, 玻德维尔主编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叫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这本书也有中一本,但是翻译得不太好。
他给这本论文的合集写了一个我记得有长达 50 页的导言,在这篇导言里面, Odiva 是回顾了过去 30 年来电影研究的历程,因为电影研究差不多就是 60 年 代呃中期开始的啊。
在这个大型的学术回顾文章当中呢,它对欧陆的宏大电影理论呢,进行了不留情面的这个批判。
意识形态批评、类型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这些理论在 bo 德 va 看来,那不过就是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方法平移到了电影研究当中,他觉得对于电影的认识并没有多大帮助。
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忠诚理论的概念啊。
而且呢, whatever 对欧陆理论本身也是有批判的,就是说你这套理论哪怕不研究电影的话,这套理论本身 bodywell 是不认同的。
比方说他就认为索需尔德语言学理论完全不靠谱,他认为乔姆斯基的才是正道。
在这方面,他是受到了神经认知科学很大的影响,他是相信时政逻辑可以有效证明的客观性的科学系统啊。
一大群开创性的电影理论学者,在这篇导言里面啊,都被玻德威尔点名批评。
这其中包括了相当大牌的大佬级的呃,法国电影学者联盟贝鲁尔,还有德勒兹尔。
那并且啊,波德沃尔的这个攻击矛头啊,它不仅仅指向了欧洲,它对英美流行的这个文化研究学派,批评力度啊,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尤其是芝加哥大学的汤姆甘宁教授啊,这个 wordwhere 和他是进行了长期的 b 站。
这里面最根本的学术冲突是,甘宁是研究早期电影史的。
那么以甘宁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呢,是认为早期电影的诞生成型和现代性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这种现代性的生活包括了新的城市经验,交通的方式,交流的方式,劳动的模式啊。
那么这些新的变化逐渐改变了一部分人感知和处理时空关系的方式啊。
所以在这套理论基础之上呢,甘宁是认为早期电影是一种吸引力电影,这种吸引力电影他认为能够对观众产生一种本雅明意义上的震惊体验。
波特威尔呢,是最讨厌最痛恨的就是现代性的概念,他认为这种所谓的文化现代性的概念都是虚无缥缈的,没有任何意义的。
指射他是认为早期电影的发展和现代性没有什么关系,就是电影的叙事自身发展演变的一个过程,它是总结了很多叙事法则,非常非常具体来论证。
哎,这个过程就是他写古典好莱坞的那本书,我刚才提到的 1960 年 以前的古典好莱坞那本书啊。
但实际上啊,这里面也是有点钻牛角尖了。
就甘宁后来是给自己写了一篇辩驳的文章嘛,他是有点受不了了,他就反复地强调说,现代性对早期电影的发展,它不是唯一的影响。
就是它自己也不是这么认为的,它只是认为是一个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唯一的影响就是他后来还补充了,他说单纯地强调电影和现代性的关系,并不是揭示电影风格变迁的最佳途径啊。
他是承认波德维尔那套叙事研究的价值所在的。
但是波德威尔并不买账,他还拉着他的学生查理卡尔一起作战,这个就是让甘宁非常后来非常难以忍受的,就是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来,就是波德维尔本人的这种形式作风。
还有一个就是他对于这种自己研究方法的坚持啊。
whatever, 晚年呢,他尤其是痛恨文化研究学派,他是认为啊,你们要谈女性,谈种族问题,那就直接谈就可以了嘛,为什么一定要把电影拉上啊,什么那种影评就是阿甘正传是克林顿后冷战时代孤立主义的表现,认为这种文章啊,话说得好听一点是什么新闻记者们写作时间限制的最后避难所,说难听点就扯淡,纯粹扯淡。
诺德维尔市认为艺术形式有那么多的门类,音乐,美术对不对?
建筑,他就认为在其他的艺术形式当中并不存在这种现象,唯独电影是这样的。
为什么大家一聊电影就尤其在美国现在他就认为主流的趋势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大家一聊电影都是这种方向呢?
就是大家为什么对电影艺术形式本身不感兴趣呢?
这有点类似于哈罗德布鲁姆对憎恨学派的批判啊。
呃,当然了,这两个人布鲁姆和布德弗尔的研究方法也并不完全一致。
布鲁姆不是那种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
从艺术学从艺术这个学科来说,和 board where 最接近的其实是工布里希。
那么以我的认知水平来说,我是觉得 bury 的整套电影师学方法在研究大片场体系之下的类型电影的风格 10 演变这一块呢,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工具,它的问题解决模式啊,非常有效率。
因为大片场体系下,导演呢,其实是没有自由自主的个人意志,要表达很难,就是你有也没有用,你没有办法去表达,就很大程度上是要满足市场观众的需要。
不得不要总结了呃,很多很多电影风格演变过程当中的一些特征,像加速剪辑,短焦透镜变长焦透镜,对单人镜头的依赖,对自由运动摄影机的依赖,哎,人物总是居中的这种摄影方式啊。
其实这些手法的演变过程,很大程度上确实是技术和市场互动的一个结果,但是问题在于呢,这套方法用在作者导演的身上,用在导演研究上呢,就很不管用。
比方说啊,布列松非常喜欢拍画外的空间,那他这个拍画外空间是因为他在二战的时候,他是福禄,他是被关在牢里面嘛,那在牢里面他就有一个画外空间的想象嘛。
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去派华外空间,和观众的需求,和拍摄过程中的技术困境并没有什么关系。
戈道尔用跳街的手法,这个呢,确实是偶然的,是问题解决模式的。
就是说,但是呢,哥德尔后来用了深化分离的这种实验的手法,这个就不是问题解决模式了,也不是技术的原因,也不是偶然性。
就是戈达尔受到布莱希特的影响下啊,喜欢用这种尖利的表现手法。
呃,在这个手法的基础上,它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要表达的。
再比如埃森斯坦的剪辑方式,这个肯定跟它的辩证法思想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再比方说小金的取景镜头啊,很特殊的空镜头啊,包括他拍人的时候一定要让人坐直了,正对的对不对?
那这个肯定跟小金个人的意识形态也是有关的。
所以呢,就是如果执着于形式层面啊,将导演的风格完全纳入到一个体系化的时代风格的演变当中去呢,就完全抛开这些创作者个人的意识形态构想,个人的思想概念就很容易空中楼阁。
这是我一个个人的看法啊。
还有一点啊,实际上法国电影学界的宏大理论,精神分析啊,意识形态批评啊,并不是像英美的文化研究学派啊,就完全抛开电影本体的,像是联盟贝鲁尔的成名作影片分析嘛。
啊,这本书是也是像 border where 一样的,就是拿这个电影的这个画面一格一格拿出来分析的。
只不过这种分析确实指向的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精神分析的理论。
Woodwer 1997 年 出版的论电影风格时这本著作,这本著作的第五章的开头痛骂德勒斯,但实际上,德勒斯那两本电影理论书,虽然他自己在课堂上说最终的落脚点是哲学,这是一本哲学著作。
不过啊,德勒兹的这个阐释过程实际上就是互动型的,它不是单纯地把电影拿来解释哲学的,它用运动影像时间影像的二分法来区分古典电影和现代电影,其实还是牢牢抓住电影的本性来谈的,就不是像齐泽克那样的,齐泽克真的是不看电影的,直接就是呃,看了电影的剧情简介就上场了。
德勒兹是本身是一个影迷,然后它跟电影手册的那些编辑是长期厮混在一块的,他是为了写那两本电影理论书是有一个很长时期的准备的。
最后呢,我想说一下波多威尔和华语电影,华语电影圈的一些关系啊。
Oadwear 是西方当代顶级电影理论学者里面,罕见的对香港电影抱有极大兴趣的一位。
就是那本很著名的书嘛,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啊,几乎所有对香港电影有激情的影迷,那至少是应该翻过的就是。
不过这里面有个搞笑的事情啊,我我还是要再说一下这个事情,我发现这个事情一直一直出现到现在为止都是会出现,就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一句话,这本书进阶过火尽是癫狂不是波多威亚说的。
我就一直没有搞明白,这句话在华语的媒体上,中文的媒体上,尤其是内地的媒体,怎么会经常性地被安在波动外的头上。
那这本书里面其实写得是非常清楚的, buttery 是写得很清楚的,这句话是纽约时报的一个影评人说的,这个哈哈,很有意思啊。
那到今天为止啊,我依然觉得这本书是最好的研究香港电影的著作之一,因为我刚才也说了,就是 Photowhere 的电影师学方法特别适合研究片场类型片电影,那么香港电影其实基本上就是一个东方好莱坞嘛,小型的好莱坞嘛,它也有大片场嘛,以前邵氏啊对大片场,后来大片场解体了嘛,就是高度商业市场化的这样的一个电影体系啊。
但是呢,这个香港电影很发达,在香港的这个学院的环境啊,完全没有这个电影研究的空间。
香港本地的影评呢是有的,但是呢,这个媒体环境决定了对不对,它就更会偏向媒体向,它就没有办法写那种很深入的就是文章,所以等于是浪费了非常好的资源啊。
我以前和九常也讨论香港电影的时候啊,也一直感叹一点,就是那么多写香港电影的中文文章啊,搞到最后居然是一个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美国人才总结出来香港动作片存在着停打停的节奏技巧,这个节奏技巧呢是来源于精细,这个真的是令人很无语的一点。
就是 whatever 本人有一阵阵呢是经常去香港的,就是 90 年代吧,90 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时候,主要是因为香港国际电影节,因为当时去香港国际电影节,你去一次,就是说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亚洲电影你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了啊。
呃呃,香港本地媒体呢还有报道过 body where 总是坐在第一排,当出现无厘头笑话梗的时候,全场笑得最大声的就是他。
这个也也也也有点搞笑啊,他他居然还能看懂啊,因为他后来出的这个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这本书的增订版啊,增订版里面有写周星驰的以前的那个版本,旧版是没有周星驰的,登顶版写了周星驰了,但是他主要讲的是周星驰电影的电脑特效,就是少林足球啊,还有后面功夫里面他主要是谈了电影特效,他没有处理文化的议题。
Butwell 生命当中的最后十几年,基本上是告别了他曾经无比心爱的香港电影。
他当时还接受过铭报周刊的电邮的访问,对香港的影迷,他有过这样一段话,也算是一段寄语吧。
他说我希望香港影迷继续吸收最好的国际电影文化,同时忠于本地电影传统。
香港观众应该为他们电影人的显著成就而感到自豪。
那说完香港, border 威尔是来过大陆参加学术活动的,最早呢,是 80 年代的时候,当时呢,是北京电影学院组织过一次规模很大的暑期研讨班啊,是找了一些西方顶级的电影学者来讲述电影理论和批评。
像我刚才提到的 Bodwear 的导师达德里安德鲁,还有尼克布朗啊,这些学者基本都来了,其中就有 Bodware。
再之后就是本世纪初了,应该是 2004 年 吧,波德威尔来上海参加过一个学术研讨会,呃,是上海大学组织的,叫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这么一个研讨会。
再往后靠呢, Butler 还担任过一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星单元的评委,那年他还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个学术论坛。
这里面也还有一个小八卦,在那个学术论坛上,他是和日本著名的影片人左同中南发生了一次很有趣的争执吧,甚至争执都算不上,就是一个小花絮。
佐藤呢,是批评好莱坞大片破坏地球生态,那玻德沃尔就很轻微地反击了一句,他说日本不是也拍了一堆哥斯拉嘛,还挺有意思啊。
Butwell 的中文著作,简体版、繁体版,呃,都出了很多,包括目前正在推进的一些。
它的总数量应该是所有西方学者里面最多的一位,就是引进过来的最多的一位。
啊,啊,不对,不要最后几年,他主要还是沉醉在 40 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面。
他出版了两本相关的著作,很厚很厚,500 多页厚那种,呃,也是专门研究 40 年代的好莱坞电影。
那么纯粹从个人趣味来说呢,它还是偏向保守主义风格的,很讨厌电影小子那一代人啊,痛批过斯克塞斯的无间行者,直接说是 bad film, 就是大烂片。
他最喜欢的导演是小金二郎。
戈德尔和艾森斯坦呢,他也喜欢,但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关注呃这两位导演的形式风格的创新。
对小金,他是全盘的接受。
最后我想说的是,以我今天的立场来说, bot where 最让我敬佩的呢,有两个地方,一个呢,就是对电影持续性的热爱,另外一个呢,他能够将这种热爱转为思考与写作的激情。
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今天的电影学者所缺乏的,就是对于电影的爱消逝了。
好,那我今天关于 double Bodware 的个人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