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马,刚刚看完大卫分歧的杀手,前几天阿吴已经聊过这部电影了,当时我还没有看,阿吴对这部电影的判断是比较平庸,他不认为这是一部烂片啊,但是意思也不是很大。
然后另外一个朋友云中,他是大卫芬奇的铁杆粉丝,我看他在播客里面又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做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非常精彩,看得非常享受。
他还打算要用很多次播客拉片式的来聊这部电影。
我的看法是,我几乎要把杀手这部电影视为一部喜剧片了,但是是一部失败的喜剧片。
如果芬奇敢于把这部电影处理成喜剧片,可能还是唯一能够拯救它的办法,因为整个电影都有一种故作严肃的腔调,你看那个男主角像一个冷静的哲学家,但是他的行为好像又让他的思想处处都在穿帮,这个就有一种强烈的反差,一种强烈的喜剧感。
但是我每次觉得比较搞笑的时候,我想笑的时候,就好像看到大卫芬奇在跟观众说,唉,我们这很严肃的在杀人呢,你不要笑噢。
所以他并不是要拍一个喜剧片,他每次都是要接近一部喜剧片的时候,他又退回来了。
所以这部电影让我觉得特别遗憾,他没有成为一部喜剧片,我真的认为他应该成为一部喜剧片。
前面开头二十几分钟是他的精华,确实是有非常精确的视听语言,特别沉浸式的展现了这个杀手的主观世界。
到了晚上他要开枪的时候就开场,这个行动进入到高潮阶段,他来了一组交叉剪辑,他在表现这个杀手的主观观察视角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他耳机里面听到的音乐,然后切到他的客观镜头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是他的内心独白。
这样来回切换,两组声音的音量还会交替的变大变小,非常精确。
这一组镜头有意思是因为他提供了两个维度的主观世界,一个是杀手的眼睛看到的和他耳朵听到的,一个是他脑子里面怎么想的都是主观世界。
这里确实有一种强迫症式的精确,而且观众确实也感受到一种很强的沉浸感。
因为导演在这里用到了一个技巧,就是当观众从这个杀手的某一个维度的主观世界跳出来之后,他立刻把你切换到他的另外一个维度的主观世界,就你切来切去都在他的主观世界里面,给观众一种无处可逃的感觉。
所以道一分歧确实是一个超级控制狂,是崎岖柯柯的门徒。
虽然吧,但这里技术上处理的很好,这样来回重复几次之后,观众还是会觉得挺烦的。
我刚好想起前不久侯孝贤的那期节目里面,我们讲到在咖啡时光这部电影里面,一部电影在剧作上,如果电影里面的时空,我们把它视为是一段生活的切片,那它是不应该负载太多的信息量的。
当然了,杀手是一部类型电影,我也不是要以生活流的电影的标准来要求它,那我们就以类型电影,以一个杀手电影的标准来评价,就是当一个杀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当他需要冷静下来,为什么还会在大脑里面拼命地画痨,拼命地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呢?
阐述自己的那些工作的原则,他的这些类型独白是说给谁听的呢?
他需要说给自己听吗?
那肯定不需要,所以他就是说给观众听的,是在给观众带话。
所以这种类型独白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的用途,这种信息传达的刻意,当它达到一定的强度和重复之后,再加上你后面马上又暗杀失败了,真的就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的反讽感,所以我觉得它距离喜剧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你不拍成喜剧可能都有点对不起观众。
我还搞不懂的一件事是,法斯宾德这个杀手,他到底是专业还是不专业的?
你说他不专业吧,他的这个人设看上去还是挺专业的。
你说他专业,失守了是一方面,还有一路上他处理那些工具,消除证据,还有伪装身份的办法,就真的挺匪夷所思的。
往下水道里面一扔,往垃圾车一扔,往河里一扔,就不会留下痕迹啦,手机踩一脚就坏啦。
这个我是真的是有点怀疑的,如果是放在几十年前,可能还能够成立,但是现代城市里面,以现代的侦破手段,不应该是这样。
当然了,这个片子里面警察就是摆样子的,所以这些破坏证据的动作也是摆样子的,它所有的细节都不是为了达到一种写实的目的,而是为了一种动作美感,为了耍酷。
所以这部电影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警察也好,要杀他的人也好,对他都不构成真实的威胁。
你看从头到尾,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遇到任何实质性的障碍。
所以作为一个正常的类型片来说,他没有给到观众可以看的东西,不论是剧本的悬疑层面,还是动作层面,它其实是没有的。
那这部电影还有什么可以看的?
这里就要说到大卫芬奇为什么拍这部电影的原因,因为说实话,像这种孤独的杀手或者这种报仇主题的电影,我们每个人都看过至少 50 部以上,芬奇肯定知道这一点,拍一个普通的杀手电影应该不是它的动机。
我认为啊,他是想在电影的本体上,让人物的内心独白,让人物的这个哲学观念构成他的结构上的一个主体,然后让杀手的这个行为去印证他的内心独白和哲学思想。
所以芬奇拍这部电影的最核心的动机其实就是像他片头致敬后窗一样,他希望像希区柯克一样实验一下是否可以来调动或者颠覆观众对这样一部电影的观影预期。
因为观众对这样一个杀手题材的电影十有八九是有一个固定的期待的,但是看了就发现落空了,那他又想从你完全想不到,完全不可能的地方来补偿给你。
说白了就是这部电影是希望聚焦在人物的主观的、心理的、思想的这个层面去和他对人物行动和对动作的呈现,在这两者之间造成一种矛盾,一种拉扯,一种张力,这样来让观众有一种颠覆式的反类型的观感。
但是他做的不成功,一方面是他要表达的那个思想实在是过度的依赖了独白给他讲出来,这个过程你要想好看是很难的,虽然他已经用了很丰富的视听手段了。
另一方面,如果对比希区柯克,当稀缺柯克要和观众玩一个认知游戏或者心理游戏的时候,他会把观众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放到一个很微妙的,并不是完全无辜的,不是事不关己的那样一个位置上,这样来让观众以某种方式参与到这个电影里面,也就是观众在这个电影里面,它是拥有自己的一个视角的。
但是杀手这部电影没有做到这一点,观众和杀手这个人物之间好像没有办法建立起某种关系,观众也没有在这部电影里面获得自己的一个观察视角,所以你不能把观众裹进去,这个就和希区柯克差太远了。
这就是我对杀手这部电影的一个简单的看法。
谢谢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