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4.《2001漫游太空》的两个传闻,其实是宣传招数

14.《2001漫游太空》的两个传闻,其实是宣传招数

2023/11/1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5min

电影巨辩5min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柏乔
Topics
柏乔:关于《2001太空漫游》的两个广为流传的影史奇谈,即票房惨淡后被嬉皮士拯救以及小孩评价电影是体验而非理解,都是错误的。影片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米高梅公司精心策划的营销策略的结果。 首先,影片上映初期的票房表现并不糟糕。米高梅公司从项目立项之初就希望将其打造成面向主流观众的电影,并采用了当时顶级的宣发方式——路演。路演策略包括在豪华影院限量放映、饥饿营销(一天只放映一场)等,制造出人满为患的抢票盛况,并配合管弦乐团开场、中场休息等活动,将高价位影迷从普通观众中精准剥离出来,从而收割票房。 其次,影片在1968年上映初期,仅在全球11家影院放映,但票房收入已达850万美元,在当年最卖座电影中排名第11位,这远非票房扑街。1969年全面公映后,票房收入再次增长,最终远远超出预期。因此,影片的成功并非依赖于二轮放映或嬉皮士观众。 关于嬉皮士和小孩评价的传闻,源于综艺杂志的一篇报道以及米高梅公司的舆论引导。米高梅公司利用报道中关于嬉皮士观影的信息,并编造了小孩评价的故事,以改变公众对电影的看法,提升影片的曝光度。 总而言之,《2001太空漫游》的成功,在于其在视觉、听觉、特效、叙事等方面的突破,以及对科幻电影类型的开创性贡献,以及米高梅公司精准的营销策略。这并非偶然,而是精心策划的结果。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关于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两个传闻:票房惨败和难以理解。节目嘉宾伯樵指出,这两个传闻实际上是米高梅公司为了宣传电影而编造的。电影上映后,米高梅公司利用媒体报道和舆论引导,成功地将电影打造成文化事件,最终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 《2001太空漫游》首映票房并非惨败,而是通过饥饿营销和路演策略获得了成功。
  • 米高梅公司利用媒体报道和舆论引导,将电影的成功包装成一个故事。
  • 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一期我们邀请了嘉宾伯樵,来分享围绕着《2001漫游太空》的两个经久不衰的传闻。原来,这两个传闻竟然都是片方为了宣传这部电影想出来的招数。这期还一并讨论了《2001》这部影片采用的发行策略,是如何帮助电影取得史诗级成功。

伯樵是播客「边角聊」的主播,也是资深的电影院线工作者,在电影发行和放映领域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