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049 靠《活着》活着的余华新书发布,感觉正离我远去

Vol.049 靠《活着》活着的余华新书发布,感觉正离我远去

2024/10/20
logo of podcast MacTalk·夜航西飞

MacTalk·夜航西飞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池建强
Topics
池建强在本期节目中主要探讨了余华及其新书《山谷微风》。他从余华以往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中体现的“苦”的主题出发,分析了余华作品中所展现的现实主义和人性的光辉,并指出阅读余华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希望。节目中还介绍了《山谷微风》的创作背景、风格转变以及书中一些文章的精彩内容,例如《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此外,池建强还分析了余华的创作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坚持写作并设定宏大目标;第二个阶段是自由写作,克服了写作障碍;第三个阶段是学习福克纳的心理描写技巧,最终完成了写作的成熟。最后,池建强还讨论了余华创作状态的变化以及他面临的挑战,并推荐了余华的另一部作品《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余华在节目中谈到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创作历程。他回应了“顶流”的称号,并谈及了《山谷微风》的创作背景和风格转变,从以往作品的暗黑、悲剧风格转向了松弛自由,强调对生活的感受和好奇。他还分享了自己在法国参加文学节的经历,以及对法国文学的评价。在谈到创作状态时,余华坦言自己最好的状态是在40多岁到50多岁之间,并表达了对过去时代感受正在远去的担忧。他还分享了童年在海湾游泳的经历,以及创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文的灵感来源。此外,余华还谈到了自己对写作的三个阶段,以及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克服的方法。最后,余华还谈到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一书在国内无法出版的原因,以及他对盗版现象的看法。

Deep Dive

Chapters
探讨余华小说中展现的苦难与希望,以及读者从中获得的力量。分析《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不同类型的苦难,以及作品中蕴含的坚韧、温情和人性的光辉。
  • 余华小说主角生活普遍较为艰辛
  •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展现不同类型的苦难
  • 作品中苦难背后体现坚韧、温情及人性的光辉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主播:

池建强,墨问西东创始人

📝节目背景:

这一期我和大家聊聊余华和他的新书《山谷微风》,以及当下的创作感觉。

有读者调侃自己,说我终于过上了小说里的生活,可惜是余华的小说。这说明余华以前的很多小说里,主角的生活很苦。读《活着》的时候,读出了一个“苦”字,读《许三观卖血记》,还是一个“苦”。那是真苦,苦不堪言,但余华老师写出来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苦后面还有坚韧,还有温情,还有人性的光辉。

所以当你觉得生活太苦的时候,去读一读余华的作品,就会重新拥有力量。我想,这也是余华老师作品的力量。

今年九月,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阅读余华老师的作品了,因为他的新书《山谷微风》发布。在阅读新作的同时,我把他之前的经典作品也找了出来交叉阅读,同时看了他很多采访视频,他的作品和精神世界,充盈了我的生活日常。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余华和余华的新书。

🎧收听提示

00:00  余华:苦后回甘的力量。阅读余华的小说能让人在艰难困苦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02:31 靠《活着》活着的余华,发布新书《山谷微风》,持续创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04:03 《山谷微风》是一本随笔集,汇集了新作和精选的旧作,内容基调从之前的暗黑、悲剧转变为松弛自由,强调对生活的感受和好奇。

12:50 余华的写作成长历程:写作和幻想、自由创作、心理描写。余华的三个文学老师:川端康成、卡夫卡和福克纳。

17:37 创作状态并非恒定,有时需要依靠运气,感觉正离我远去。

26:16 另一个作品:《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联系我们

#微信:492957378

#公众号&视频号: MacTalk

#知识星球:  池建强·让时间为你证明)

#小程序://墨问/Kfjl22yJTJZOxDb(微信搜索墨问)

🔊收听渠道

小宇宙、喜马拉雅、QQ 音乐、苹果播客、微信听书,搜索“MacTalk·夜航西飞”